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259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仿真讨论]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计算电磁学实验室简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9 0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团队成立以来,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863”计划项目4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5项、其他省部级基金10余项;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1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被SCI收录180多篇,其中,本学科重要学术刊物IEEE/IET系列杂志论文50多篇。 1 X- B% Q+ c" t0 _1 H
    目前团队研究方向有:
4 u% B; J' m4 Y7 O: @- j    (1)计算电磁学
; ^6 B: X7 ]; U2 ~+ b    本方向主要研究电磁场数值仿真算法、电磁问题建模方法和电磁问题优化算法三大内容,特色内容涵盖 “三维微波集成电路的电磁建模方法及新型器件研究 ”、“复杂电磁问题的数值仿真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超高速集成电路互连封装结构电磁特性研究 ”等方面。在数值算法方面,主要研究改进FDTD法、空间有限差分时域矩量法、特征基函数法以及无网格法;在电磁建模方面,提出了知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新型传输线方法;在电磁优化方面,研究了跳跃基因遗传算法和空间映射等方法。
4 @% G9 ^. o0 ?3 P2 E    近年来,该方向以王秉中教授、洪劲松教授、邵维副教授、赖生建博士、梁锋博士为主,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出版的专著《计算电磁学》入选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该方向有两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入选得四川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N1 W# ^; c9 O; {- L3 n" X; I    (2)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
0 b+ I4 q# `8 g3 f    本方向以微波毫米波理论及其电磁传播特性为基础,研究新型无源/有源电路与元部件,进而开发新型微波毫米波功能模块、子系统及系统。研究内容涉及微波毫米波精确制导技术、系统级封装技术、片上系统技术、高效功率合成技术、高功率条件下的无源互调机理等方面的相关理论与关键问题。研究成果在面向民用如毫米波通信、汽车防撞等应用背景下,更注重为我国的国防建设提供核心技术支持/技术储备,这对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维护我国国防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8 ^% H" C6 m9 ?3 d5 b/ z    近年来,该方向以王秉中教授、李家林教授、王晓华副教授、邓建华副研究员、张巧利博士为主,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IEEE/IET系列3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获国际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次。
4 Z7 b! `* L& x1 v+ {    (3)新型天线理论与技术
4 i# S3 p. ^' |" ]) l6 K7 U% l; P% v0 y    天线是军民用无线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现代无线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天线技术进步。本实验室瞄准天线理论与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在新型天线理论与技术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包括:1)在国内率先、与国际同步开展了可重构天线、阵列及其应用研究;2)基于异向介质等新概念的宽带、高性能、电小集成天线;3)共形天线及其阵列;4)天线阵列快速分析与综合。 0 Z$ U: {% J$ E. f1 ?6 A# M
    近10年来,该方向以王秉中教授、肖绍球教授、杨雪松副教授、李华博士、熊江博士为主,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武器装备预研重点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及其它横向研究课题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近100余篇,其中IEEE/IET系列期刊论文20余篇,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 3 c7 p1 `" A. H) C
    (4)时间反演电磁学 " f" B. m" X' E* V+ \1 W8 k
    利用时间反演技术可以实现电磁波的时空同步聚焦,据此特性,可以构建性能优异的新型电磁波应用系统,用于超宽带无线通信、目标探测与成像、无损探伤等领域。本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时间反演电磁学研究,验证了时间反演电磁波的时空聚焦特性,分析了时间反演电磁波的超分辨率特性,开发了一套基于时间反演的超宽带无线通信仿真工具,建成了基于时间反演的超宽带测试系统,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时间反演的新型MIMO超宽带传输方案、基于包络的时间反演法、无线网络的新型节点定位技术和新型反侦测反截获技术。 4 b  O; }0 O% D
    近年来,该方向以王秉中教授、洪劲松教授、赵德双副教授、欧海燕博士为主,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课题、国防创新科技基金等重要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近10项,1篇博士论文入选四川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3-5-3 16:28 | 只看该作者
为啥子发这个介绍呢。都是偏理论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3-6-26 10:36 |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的1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3-7-12 19:04 | 只看该作者
科大天线很厉害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9-12 12:03 | 只看该作者
这不俺们物电学院的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8 03:29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