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电路板设计步骤
( w j2 _. e u* Q% ?/ }% e2 ]/ D! g- U' Q$ g/ O
一般而言,设计电路板最基本的过程可以分为三大步骤。; [; s8 y% i, d
8 ^) Z u5 L- ](1)。 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 G$ e( p; T
3 [1 o- ?. U- B0 _3 c+ V+ X( S/ E电路原理图的设计主要是protel099的原理图设计系统(Advanced Schematic)来绘制一张电路原理图。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利用PROTEL99所提供的各种原理图绘图工具、各种编辑功能,来实现我们的目的,即得到一张正确、精美的电路原理图。
- m: e P. V" u8 l3 _! R, @
1 K: t9 c$ f4 Q# i% \+ T2 L; F(2)。 产生网络表
) c' x0 d0 s" ^4 g z
6 R& A$ n9 B i网络表是电路原理图设计(SCH)与印制电路板设计(PCB)之间的一座桥梁,它是电路板自动的灵魂。网络表可以从电路原理图中获得,也可从印制电路板中提取出来。6 K, t( g0 |: C' l Z- W! r- v
& z( a0 Y6 @! I* Y- C(3)。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 X) ]8 [9 z! I0 Q1 n
) Q6 `* a* \9 z5 @, C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主要是针对PROTEL99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部分PCB而言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借助PROTEL99提供的强大功能实现电路板的版面设计,完成高难度的等工作。
7 m6 X1 R* u- J! `2 Z
& [* Q; b) y. S8 t# f' ] i( I6 I( ^, z2 ?
6 E$ p9 V- n! i: N( a4 {* ~二。绘制简单电路图
1 K* Y, L* R( n1 X
2 ]+ w' k" O/ n0 v! C2.1 原理图设计过程/ Y' g" O2 d+ K- d$ U
5 g5 v0 ^& X A" e4 C9 f
原理图的设计可按下面过程来完成。
; A( ~$ t* g0 M; p# E6 r/ H2 k- ^+ S9 ^0 {' I
(1)设计图纸大小 Protel 99/ Schematic后,首先要构思好零件图,设计好图纸大小。图纸大小是根据电路图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而定的,设置合适的图纸大小是设计好原理图的第一步。( u5 v4 S4 _ D5 x; Y" A0 L# {1 A0 i
. K6 u, b4 h8 _
(2)设置Protel 99/Schematic设计环境 设置Protel 99/Schematic设计环境,包括设置格点大小和类型,光标类型等等,大多数参数也可以使用系统默认值。
% q7 N' P4 Q; @, H1 i$ E0 k7 y# y, h7 {% |+ T( o
(3)旋转零件 用户根据电路图的需要,将零件从零件库里取出放置到图纸上,并对放置零件的序号、零件封装进行定义和设定等工作。) v! n8 C5 H3 t% Y
( |& m* [0 z- K0 k$ Y5 l* i) \
(4)有原理图布线 利用Protel 99/Schematic提供的各种工具,将图纸上的元件用具有电气意义的导线、符号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原理图。
: F5 t7 a; N: v6 f! f* F' C* u. b& V- W, s% Z+ n2 }- A
(5)调整线路 将初步绘制好的电路图作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改,使得原理图更加美观。
+ K& |* g6 I, c/ p1 ?5 w/ b! B! i3 ^* L3 H. c! f- A5 C! o# W. J
(6)报表输出 通过Protel 99/Schematic提供的各种报表工具生成各种报表,其中最重要的报表是网络表,通过网络表为后续的电路板设计作准备。
# W, }+ B8 O+ E- }- f# V: F. k( d0 @, ~4 {: l" v
(7)文件保存及打印输出 最后的步骤是文件保存及打印输出。7 q0 a$ B% A- z" X2 @
" h& L6 z X- |- A1 \单片机控制板的设计原则需要遵循的原则如下:; Y3 t& r, q' q! E9 z
: C/ }2 X, D( q+ h4 I$ {2 V(1) 在元器件的布局方面,应该把相互有关的元件尽量放得近一些,例如,时钟发生器、晶振、CPU的时钟输入端都易产生噪声,在放置的时候应把它们近些。对于那些易产生噪声的器件、小电流电路、大电流电路开关电路等,应尽量使其远离单片机的逻辑控制电路和存储电路(ROM、RAM),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将这些电路另外制成电路板,这样有利于抗干扰,提高电路工作的可靠性。
8 t$ |- \' n6 i: y- B7 \) c- B1 G, x
(2) 尽量在关键元件,如ROM、RAM等芯片旁边安装去耦电容。实际上,印制电路板走线、引脚连线和接线等都可能含有较大的电感效应。大的电感可能会在Vcc走线上引起严重的开关噪声尖峰。防止Vcc走线上开关噪声尖峰的唯一方法,是在VCC与电源地之间安放一个0.1uF的电子去耦电容。如果电路板上使用的是表面贴装元件,可以用片状电容直接紧靠着元件,在Vcc引脚上固定。最好是使用瓷片电容,这是因为这种电容具有较低的静电损耗(ESL)和高频阻抗,另外这种电容温度和时间上的介质稳定性也很不错。尽量不要使用钽电容,因为在高频下它的阻抗较高。 在安放去耦电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5 R W- K4 S F: C7 i0 e5 k
( U t) O. {; d在印制电路板的电源输入端跨接100uF左右的电解电容,如果体积允许的话,电容量大一些则更好。
+ i+ ]( o6 g1 W1 P5 t4 H7 Q7 y$ V
原则上每个集成电路芯片的旁边都需要放置一个0.01uF的瓷片电容,如果电路板的空隙太小而放置不下时,可以每10个芯片左右放置一个1~10的钽电容。/ T( o$ y6 |( j7 H# v
' I; e7 y4 l1 ^+ o* W; F! e4 S对于抗干扰能力弱、关断时电流变化大的元件和RAM、ROM等存储元件,应该在电源线(Vcc)和地线之间接入去耦电容。: c1 i6 s8 u6 Y
- G# y* ~( ]* \4 x/ p& l. R+ i* l
电容的引线不要太长,特别是高频旁路电容不能带引线。
; ~; \" W1 }& }+ W3 Q1 C' [! C6 K! q8 z- p% F6 q+ |9 O) t
(3) 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地线的种类有很多,有系统地、屏蔽地、逻辑地、模拟地等,地线是否布局合理,将决定电路板的抗干扰能力。在设计地线和接地点的时候,应该考虑以下问题:1 a+ V$ r! c4 j8 U) N" p
6 ]# [- G( R+ o: I9 x, N) Z5 G
逻辑地和模拟地要分开布线,不能合用,将它们各自的地线分别与相应的电源地线相连。在设计时,模拟地线应尽量加粗,而且尽量加大引出端的接地面积。一般来讲,对于输入输出的模拟信号,与单片机电路之间最好通过光耦进行隔离。
. e: b* X' V9 Z7 d% h/ K! B0 R' p4 A6 c7 n" A C
在设计逻辑电路的印制电路版时,其地线应构成闭环形式,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Y+ r/ f( f8 F- q
# h* c' }* h8 F& k- x
地线应尽量的粗。如果地线很细的话,则地线电阻将会较大,造成接地电位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致使信号电平不稳,导致电路的抗干扰能力下降。在布线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要保证主要地线的宽度至少在2~3mm以上,元件引脚上的接地线应该在1.5mm左右。- N8 N2 e* M8 K0 R5 W
. W% @, g# x. B1 Y0 u3 o& r) |
要注意接地点的选择。当电路板上信号频率低于1MHz时,由于布线和元件之间的电磁感应影响很小,而接地电路形成的环流对干扰的影响较大,所以要采用一点接地,使其不形成回路。当电路板上信号频率高于10MHz时,由于布线的电感效应明显,地线阻抗变得很大,此时接地电路形成的环流就不再是主要的问题了。所以应采用多点接地,尽量降低地线阻抗。$ J1 k* {: {- \4 K% D
8 X- d7 [3 i$ c$ {: o( R5 q0 W5 Z
电源线的布置除了要根据电流的大小尽量加粗走线宽度外,在布线时还应使电源线、地线的走线方向与数据线的走线方身一致在布线工作的最后,用地线将电路板的底层没有走线的地方铺满,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增强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5 X7 u; p; Y9 \7 k7 Y: k! c3 ]" [
数据线的宽度应尽可能地宽,以减小阻抗。数据线的宽度至少不小于0.3mm(12mil),如果采用0.46~0.5mm(18mil~20mil)则更为理想。
- S, L* X0 P9 A8 N- F3 H+ ~' x: o3 c+ O6 B4 C+ K& N
由于电路板的一个过孔会带来大约10pF的电容效应,这对于高频电路,将会引入太多的干扰,所以在布线的时候,应尽可能地减少过孔的数量。再有,过多的过孔也会造成电路板的机械强度降低。
Y2 T" A* \4 m8 Y0 L; a% P: M* Y9 J/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