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EDADZE365 于 2023-6-12 14:19 编辑
3 T: @# L+ M; i6 L. |. i$ ^+ M- h4 P: i2 x2 v8 q$ V
+ r6 e4 J+ x9 N8 v# i( n) w
+ d' r& C; r1 ~) R
4 R. ^& C' i# ]& q5 d D: C4 }: `: X3 ^$ k
Z& k% J; o. {8 i) {1 [# K; w$ N. _$ P6 V% k* \# _( ]6 m# Y
6月8日,欧盟委员会批准并投资了一个名称为“IPCEI ME/CT”的项目,这项投资,其技术生态以传感器为首,分为“Sense感知”、“Think处理/存储”、“Act执行”、“Commuicate通信”四个部分,形成完整的微电子/通信技术产业链。
+ j2 l) c; O6 k' @; o6月6日,苹果正式发布MR,23个传感器带来的革命性操作系统和用户交互界面,全面将用户体验感达到极致,传感器将迎来新的机遇。
: w' d4 q Y* Y6月4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宣布,将召回逾14万辆林肯MKC汽车,此次召回的原因主要是电池监控器传感器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 ( C0 p5 ^* a8 X# N. c* D
5月30日,西湖大学发表最新虚拟现实交互领域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开发了“高保真主动机械触感交互系统”,为元宇宙带来了全新的触觉感知维度。
: k; W- N' \2 I4 `1 i3 q; a5月,全球MEMS传感器领导者意法半导体,推出了市场上第一款具有 10 年使用寿命的高精度高稳定性MEMS 防水/防液绝对压力传感器。
& _/ p* F8 G: y, P4 }7 M9 t. W: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传感”前沿交叉研究中心,在用于人工嗅觉的传感器腔室流体行为控制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3 U* `- b- G2 @3 x" o! O2 T
虽然近年来传感器发展迅速,但目前我国传感器产业仍然处于“卡脖”之中,且短期内这种情况将继续存在。本文中,大家将从多个角度了解到:传感器是什么,传感器市场情况和面临的严峻局面及在国产替代浪潮下,传感器背后的思考! % `: I" {7 W; c# u. O! p' n$ L
- m- b! D+ v3 j7 W1 K3 T# L% i& f
. k* ?9 Z9 U0 M& D! t9 r* o' [$ s. W7 |1 P+ [/ b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 e, N+ ~8 u% q5 p0 {% z- z随着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智能传感器作为外部数据的接口,在工业制造、新型农业、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应用不断优化升级。作为 物联网产业领域的前沿技术,传感器也成为国内外公认为最具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产业。 ; o s% X. M5 {4 q! {' f2 A
6 i( u5 y; I$ A1 R3 d+ u* ]
7 r9 d. r3 Y. A9 Q: A- W3 e% d! D3 M
7 H) N0 J6 I/ t6 Y0 x/ X4 K# s5 U/ b, [: L3 p1 |
3 L. C0 e- I* N
& M9 ~# a2 H( R6 q- w据赛迪顾问的统计,2020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近1,606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6%,预计 2023 年将增长至 2,032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8%以上。
: \$ Q$ D1 u8 C0 n8 @; Y% }4 S2 ~( E/ w' n, @- S+ g
& f) \* m( i( J) [* R7 U
8 X' D1 L) J" d" i; @, R全球所有传感器类别中,有15种传感器表现出高增长,传感器营收将达到790亿美元,其市场份额预计从2020年的30.74%跃升到2023年的34.68%,将以14.9%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不断成长。 0 Z1 q, A6 W/ U! A5 q2 y) p' u5 W
( ]' ^4 v) E& @7 w$ w, ?0 V$ _$ T( }0 s. r# T
, n3 h6 E% v8 Z8 C6 e. f
据权威研究机构统计,中国当前传感器产值规模约在1300亿左右,但与传感器直接相关的各种下游产业,如物联网、数字经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产业,传感器撬动着中国制造30多万亿的产值。 # C5 _ C- f8 q: r
据赛迪顾问测算,2016-2019年,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CAGR约为16.4%,预计2026年中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082亿元。
5 r, W& E0 U8 S' Z) {- h% h$ @/ i( g$ R: W8 M
% i& o9 G2 [& X. _ Z
K% p0 J/ s! ~. H/ e
9 ^: }6 X1 T, Z! J5 H6 _
* _' }# H' [/ ^0 \+ Y; L
$ q0 L3 b% [, U7 R' p+ `截至目前,距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对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进行摸底调查,已过去3年,这对于极其考验技术沉淀,需要厚积薄发的传感器产业来说,11个重点“卡脖”技术我国突破有限,仍需努力!
/ q* J9 s# o) s9 _1、MEMS 技术与 IC 技术的集成与融合,国内本土MEMS发展目前面临高端研发人员缺失、产业链尚未形成、企业盈利难等问题。 1 ]* }& x* r3 o( t0 o. T
2、MEMS 陀螺芯片,国内具备 MEMS 陀螺芯片自主设计和量产的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且产量和市场占有率都非常低,保守估计MEMS芯片进口率达80%以上。
* ?1 J2 e6 c; {8 z O7 s3、高性能磁传感器,目前中国市场销售的车辆,磁传感器全部被国外厂家垄断,严重依赖进口,国内磁传感器制造领域研发基础非常薄弱。 ; T& w1 I' U# F! J# N
4、MEMS 微型超声波传感器,目前市场上该技术主要被日本企业村田垄断,国内没有具备设计和量产能力的企业。
3 A% T [) f0 G5 p% `! Z; y5、宽温区硅压力传感器芯片,是传感器领域里面出货量、使用量最大的类型之一,尤其是宽温区硅压力传感器和芯片,这也是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比较大的方向。 ; K$ y1 W; M0 U) Q% X2 ~
6、红外阵列传感器,被 ULIS、FLIR等欧美厂商垄断,国内厂商在晶圆级封装技术、信号处理专用芯片技术等方面有较大差距。 - j5 N, V( F+ s- F' ^- P3 v
7、智能光纤传感器,我国起步较晚,且目前相比其他传感器领域,关注度不够,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少,与国外的研制水平相差较大。
% l( B# p9 i% B, o+ t8、小型化集成式气体传感器,国内气体传感器领域产品多为单独的气敏元件,落后国际平均水平一代,落后德国先进水平两代,存在较大差距,亟待提升。 0 R5 ]* }* K" O* M0 o w
9、集成式智能传感器和微系统模组,我国在单体传感器上已经远远落后欧美日等国家,而在集成式智能传感器和微系统模组方面我们和国外处于同一起跑线,我们要把握机遇,加速发展。
1 p B: X, a+ e8 ^* Y* I$ Q10、传感器网络技术,许多场景下需要获取多个参量数据对测控的设备、环境进行判断,主要存在网络协议技术、功耗技术、无线 射频技术等难点。 ( l5 v8 |3 z+ G+ K7 i
11、传感器智能处理算法,在智能传感器里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将广泛应用于越来越复杂的检测中,并且实现自校准功能。
3 F$ a! I, f8 q F' F0 n但就目前来看,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浪潮的发展,传感器也开始由单一的测量功能,逐渐向带有微处理机,具备逻辑判断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智能传感器演进。 ! o7 |, ]; X9 t9 R! [& }$ m) B6 W
这种趋势,在现今火爆的汽车领域——特别是自动驾驶汽车,更为明显。随着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不断推动传感器产业的快速增长,包括环境感知传感器单车搭载量的持续增加、激光雷达、电磁类传感器、高精度定位传感器将成为车载传感器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 W" Y! \9 e$ N6 I5 Y5 @8 z# {1 W9 Z S
) x8 c3 z$ d7 W/ g. H) }
. ~6 [- S0 t9 y8 `
“传感器企业没有敏感元器件就没有核心技术,没有应用就没有经济效益。“用传感器的不知道传感器制造过程,造传感器的不知道具体应用,这是中国传感器行业存在的最大问题。”等道破产业链关系和产业发展特征。这是在郭源生相关演讲内容中,针对于传感器,比较赞同的观点。 ( b. X& o% }# Q0 G
近年来,国内工业软件受到限制的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传感器软件设计也是中国制造业的软肋之一。
7 A l' ^9 v4 A3 f' C I1、产业规模偏小,龙头企业不多 目前,国外传感器产品种类已超过20000种,而我国仅能生产约6000种,产品品种和系列约为国外的 30%~40%,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高端传感器进口占比达到80%,传感器芯片进口更是高达90%,国产化缺口巨大。
3 v; n* C% h, G2、技术水平较低,先进制造工艺不足制约产品性能 传感器制造技术,其中最为核心为晶圆制造。国内绝大部分厂商以无晶圆厂模式居多,委托国内外专业晶圆加工企业代工产品。 Z% W) m. a6 P5 t7 f
3、产品严重依赖进口,研制以仿制跟随为主 目前,我国 MEMS 市场中高端传感器进口占比达 80%,传感器芯片进口率达90%。国内传感器企业以跟仿国外同类产品居多,很多企业直接引进国外传感芯片进行封装加工,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自主研发产品。
+ x' T1 u( ], N! W$ Q/ @/ [& o4、品种、规格、系列不全,性能指标不高 国内传感器产品往往形不成系列,系列中比较易生产的某些规格尚能生产,且重复生产,恶性竞争,给用户造成很大不便,使传感器应用的显示度大打折扣。
) J# D$ W: R8 X& r O, B6 I2 N0 |6 l5、共性关键技术尚未真正突破 传感器技术发展快,工艺和制造设备更新快。绝大多数厂家靠自身积累很难购买新型设备,致使在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方面无法跟上国外传感器飞速发展的步伐。 & s/ Z5 [( }# X' n, }2 Z7 _
6、中国传感器(技术、产业)的位置与国外差距较大 从设计技术、制造技术、产业化技术、应用技术四个方面与国外进行比较,差距明显。第一梯队当属美国、日本为首,第二梯队由德国引领之欧洲国家。 , n7 v4 N J9 Z3 D
由于该产业中的应用场景多而杂,结合部分上市公司2022年报及2023年第一季度,对其研发、产销量、应用场景、毛利率等信息,传感器领域的上市公司里,大部分都还面临着营收、利润双下降的情况。不过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汽车、新能源车市场规模的“暴增”的确给传感器企业带来了不小增量。
1 I4 N% X# n6 b$ m9 H- m8 U$ Z& `在当前挑战与机遇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着力推动技术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力度,通过关键技术突破进一步提升高端传感器的供给能力,国内传感器想要走在国际前列,分割更大蛋糕,还有很多路要赶。 - k E3 D9 k p8 Y9 N; g
, i+ X2 n0 ^1 z/ H' r, P8 Y) N
' |0 `0 z6 t; V; ^& L0 A" l
7 \3 f) v3 D! j _9 S F* |% H
从上述可以看出,国内传感器主要依附于进口。但是近年来,这种局面正在逐步改善。中国制造整体实力的增长,也给国产传感器的发展带来了新曙光,进一步形成传感器发展新动能。
: x8 u2 {, q6 Y" F# b# r$ Y$ n3 I2023传感器国产化研讨会是以“传感器产业技术与应用”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电巢将邀请行业专家、企业,展示最新的传感器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共同探讨各类传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 n% W! L& @$ T! K& |2 G
西安励德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聚焦于MEMS工艺领域,已建成了完整的硅基MEMS制造、封装平台,具备成熟的光刻、刻蚀、镀膜、键合、封装等微纳加工技术,可提供专业的定制化MEMS设计、代工等服务。 ; ^' | |9 K3 A/ Q
深圳玩智商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智能传感器及解决方案的新“小巨人”企业,其自主品牌YDLIDAR涵盖了三角、ToF、线激光、超声波测距等多类智能传感器产品,应用覆盖了扫地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数字多媒体互动、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
' q5 A R4 z0 A+ ]6 }' p* k北京中科银河芯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温度、湿度、水分、压力、等传感芯片以及单总线类芯片的设计开发,目前的主要产品线为温度传感器系列、温湿度传感器系列、单总线系列、压力与信号调理系列。 " R$ `8 C: w3 ?7 y$ `: ~
中航电测公司,聚焦于技术同源、产业同根的“智能测控”领域,业务涵盖航空军品、传感控制、智能交通、工业软件四大业务板块,是国内提供军民用智能测量和控制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的领先企业。
* Z$ r+ p9 c& @航天科技四院44所,我国最早从事力敏传感器及测试仪器仪表研制的科研单位之一,目前主要从事传感器、工业测试系统的研制生产及工业过程自动化、智能化装备集成等工作,是一个产学研结合型的测试技术专业研究所。 8 a$ c- ~& p& m; |' p8 I
" S( Z: G3 ]+ e
% _$ o: w$ c# s- v# F4 a+ o: ~% g, x7 g2 J) p4 ?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重要的资产,除了人输入产生的数据外,物产生的数据几乎都需要靠传感器获取,谁掌握更多的传感器,谁就能掌握更多的数据。 ; a: X. Z% }. |
中国传感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计会朝着智能化、高性能、多功能、低成本、高精度、小型化、集成化和环保等方向发展。
9 \" ^, l4 i5 r+ D& u$ y( S" f总体来说,数字中国,50万亿市场,国产传感器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8 p) j! b+ n9 H& I1 V( N
附国产传感器厂家汇总 : T, V8 P; d8 t: Z( T. i
在本期内容中,电巢特意整理并分析了国产传感器厂家,以供大家参考! 4 y) a' X3 l- q' a: s
) a) C! z) R/ f7 ~7 q/ @
; n d4 c; _/ j$ i/ j
1 h- Q, V$ i8 l& u7 O) g4 z. v3 S5 |' Z
4 Z: F' D/ R6 ~1 ~& ^$ g5 h8 X/ B# ~# g) ?& n. |; v; C
9 E P4 o+ z( Q, U" t+ [
6 m# h- s( l( M(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