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11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于FPGA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9-7 11: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为了满足国家重点专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中"量子存储板"高速串行数据传输的测试要求,提出了一种以Nios II嵌入式处理器为控制核心,TLK2711、RS422、USB2.0和千兆以太网为传输接口的高速数据传输解决方案;系统采用 TLK2711完成高速数据的串并转换,采用 RS422完成命令和控制信号的传输,实现与"量子存储板"的高速数据传输;利用 Xilinx 公司 Zynq一7000 芯片独有的 ARMFPGA架构实现千兆以太网完成数据的高速传输,利用 EXAR公司 XR21V1414 USB 转串口芯片实现命令、遥测等数据的传输;采用Labview编写上位机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实现命令发送、指令解析、运行状态显示、数据帧产生、高速数据传输、解析和存储等功能;实测结果表明,此系统数据传输速率高达600 Mbps∶满足高速串行数据传输的要求,目具有稳定性高、可靠性好等优点。
4 L7 Y! f! z9 ^/ L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蓬勃发展,在雷达信号处理、遥感数据处理、无人机实时监测、卫星通信、量子通信、航测等众多领域,复杂、庞大的数据传输 和处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日益剧增的原始数据、庞大的实时运算量和高度复杂的算法都对处理、传输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稳定、安全、高效的数据传输方案成为整个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和技术难点。
1 ]% W# d/ _  C$ a  Q) S) ]/ `% LTLK2711是一种基于串行/解串技术的高速收发器件,单路传输速度高达 2.5 Gbit/s。TLK2711 采用VML 差分信号,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采用自同步通信方式,利用时钟和数据恢复技术实现串行代替并行传输,有效解决了传输中信号和时钟的偏移问题。此外,串行技术充分利用传输媒介的信道容量,减少所需要的连接器的引脚数目,设备及电缆布线更为简单,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更强。! v9 ?: b9 T) v" W7 \
千兆以太网是在以太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完全兼容大量使用的以太网,除了具有高效、高速、高性能等优点外,还能实现电气完全隔离,在数据传输中有显著的优势。& A' p( u! {) s, N5 D: l2 E
NiosII是 Altera公司推出的32位基于 RISC指令集的处理器软核。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定制具有特定功能的嵌入式处理器。随着技术的发展,Nios II功能日益完善,处理能力逐渐增强,在 FPGA 中内置软核的数据处理方式已经应用于各种领域,并逐渐成为一种研究趋势。1 ]: x" t0 F' t' ]7 C
本文根据国家重点专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中"量子存储板"的测试要求,以及 TLK2711、Nios II和千兆以太网的众多优点,设计和实现了一种新型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以定制的Nios II嵌入式处理器为控制核心,通过TLK2711和 RS422 与"量子存储板"完成数据交互,将接收的数据通过千兆以太网、串口传输给上位机,上位机完成数据实时解析、存储,显示"量子存储板"的运行状态;用户将数据包、指令通过千兆以太网、串口下发给系统,实现对"量子存储板"的控制。
, V( G. ]" x6 `$ B7 n5 d- P8 |- ^* t3 y! s* D  O- k, H* _3 W
1、系统硬件设计
0 e( f; a! {( F) ~% H2 j  \本系统以Altera公司的Cyclone V系列的EP5CGXFC3B7F23C8N芯片作为控制核心,内嵌 Nios Ⅱ嵌入式处理器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通过 TLK2711 和 RS422 与"量子存储板"对接,TLK2711用于高速数据传输,RS422用于传输控制信号和命令。FPGA将 TLK2711传来的数据通过千兆以太网传输给上位机;上位机将数据包通过千兆以太网发送给 FPGA,FPGA将接收的数据通过 TLK2711 和控制信号发送给"量子存储板"实现高速数据的传输。上位机将命令通过串口发送给 FPGA,FPGA完成命令解析和下发,接收"量子存储板"回传的遥测数据,将其发送给上位机。FPGA 控制AD完成对供电接口电压、电流的实时采样,上传结果,实现对电源的实时监测。系统硬件结构图如图1所示。5 U7 F+ G( y( ?# A$ s$ q
7 b$ ~; J" k. r6 p0 k  F* ^/ B+ N& w

+ h' f) b' J) s) v9 p: j1.1 千兆以太网模块设计
4 q+ X7 ?% w7 m千兆以太网模块采用Xilinx 最新的Zynq一7000 芯片实现,它将双 ARM Cortex一A9 MPCore 处理器系统和可编程逻辑紧密集成在一起,实现了ARM和 FPGA的无缝连接,设计者可以灵活选择,并且其性能完全不亚于传统的 ARM+FPGA组合。本设计中将 TCP/IP协议栈移植到 ARM中实现千兆以太网功能,其 FPGA 部分用于时序控制和数据缓存。. M! |; g7 U( ^, E+ u3 d" ~
为了降低维护难度,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该模块只完成高速数据的传输。外部传来的上行数据在 FPGA侧先用 FIFO 缓存,当 FIFO中的数据满一帧后,将数据读出、打包通过以太网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按照固定的协议完成数据的解析、显示、存储;用户将需要下发的数据包通过以太网下发,该模块完成解包并将数据写入下行数据缓存 FIFO中,外部数据接口监测 FIFO中是否有数据,一旦有数据就将其读出,控制TLK2711和控制信号将数据按照固定的帧格式发送给"量子存储板"。数据传输方案如图 2所示。
2 w2 i& P* D2 b9 F0 t& ^
' d. C# X: X% t) H: j5 y1 Z* c2 H, V  v/ Z
1.2 定制 Nios I嵌入式处理器
) P3 q" h8 ?/ p" hNios II嵌入式处理器用于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代替传统的 DSP+FPGA架构中的 DSP,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减小了系统的体积。该处理器的结构如图3所示。系统中Nios II 嵌入式处理器主要用于接收上位机通过 USB转串口发送的指令,完成指令解析将结果用 Status 输出,FPGA根据Status的值是能系统;当产生 AD读取上升沿中断时,Nios ⅡI读取 AD 采样结果,按照固定的帧格式将数据打包通过串口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按照协议完成解析、显示。7 A$ ?/ j4 p) d' r  P9 {* G0 i
4 |- J( a  B1 j  e9 {9 {
# J" S% }' O3 N4 t$ v/ O
3 |  C; ~! ]" I* W0 [8 m6 O7 H1 s

2 o9 N+ {( _$ |; v

基于FPGA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pdf

4.08 MB, 下载次数: 0, 下载积分: 威望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2-9-7 11:28 | 只看该作者
EP5CGXFC3B7F23C8N芯片作为控制核心,这个芯片怎么样?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10-2 15:42
  • 签到天数: 118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3#
    发表于 2022-9-7 11:59 | 只看该作者
    真是不错,很是美味和地道,琢磨琢磨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22-9-7 14: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ack_are 于 2022-9-10 10:21 编辑 8 G& s+ `0 K$ _4 C' }/ ?

    ; z; Y7 \5 u1 F" R) _真是不错,多多分享实际的例子、有实际用处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0-6 11:15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