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31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人所长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备的素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9-1 1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有效的管理者能使人发挥其长处。他知道只抓住缺点和短处是干不成任何事的,为实现目标,必须用人所长——用其同事之所长、用其上级之所长和用其本身之所长。利用好这些长处可以给你带来真正的机会。
. n6 I, @/ N. R' h
   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才是组织存在的唯一目的。要知道任何人都必定有很多缺点和短处,而缺点和短处几乎是不可能改变的,但是我们却可以设法使其不发生作用。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运用每一个人的长处,共同完成任务。
, ~: q# P1 @& d' V- O/ `( T2 q
1要用人所长8 |! y9 c+ e: ^0 s5 b) J7 r
* v5 }/ ?0 M! X' h( o- Y3 @
   管理者要运用人的长处,面临的第一关即在于择人。有效的管理者择人任事和升迁,都以一个人能做些什么为基础。所以,他的用人决策,不在于如何克服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U3 }" m" K( c  s( a
   美国南北战争时,林肯总统任命格兰特将军为北方军的总司令。当时有人告诉他格兰特嗜酒贪杯,难当大任。林肯却说:“如果我知道他喜欢什么酒,我倒应该送他几桶,让大家共享。”林肯总统并不是不知道酗酒可能误事,但他更知道在北军诸将领中,只有格兰特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格兰特将军的授命,正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这是一个有效的任命,因为林肯以“取得战役胜利的能力”为标准来选择将军,而不求其没有缺点,是个完人。
7 a6 b$ F* U) c4 J( S( `3 a7 t9 D  当然,林肯最终懂得这种用人之道,也是经过了一番周折的。在这以前,他曾先后选用了三四位将领,选用标准都是他们必须无重大缺点。但结果是,虽然北军拥有人力物力的绝对优势,在1861~1864年间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 ^0 X2 e, q: w; [$ y2 Q2 Y+ z    反之,南方的李将军手下,从杰克逊起,几乎没有一位将领不是满身都是大小缺点。但李将军经过深思熟虑,发现这些缺点无关紧要。他知道他所用的人,每一位都各有所长。而李将军正是善用他们的长处,使他们充分发挥。所以,在那段时期,林肯麾下每一位“无缺点”的将领,一个一个都被李将军手下拥有“一技之长”的将领击败了。+ `$ h3 r6 p; f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之所以用人,是用人来做事,而不是用人来投主管之所好。有效的管理者从来不问:“他能跟我合得来吗?”他们问的是:“他贡献了什么?”他们从来不问:“他不能做什么?”他们问的是:“他能把什么做好?”所以在用人时,他们用的都是在某一方面有所长的人,而不是在各方面都过得去的人。
; p7 M+ F" s* k* F2用人所长的四项原则
9 {( K" W1 b' H. C: m   识人之所长以及用人之所长,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本能。所谓的“完美的人”或“成熟的个性”,这些说法其实都忽视了人最特殊的天赋:人本能地会将其一切资源都用于某项活动、某个领域,以期取得某个方面的成就。换言之,类似“完美的人”的说法是忽视了人的卓越性。因为卓越通常只能表现在某一个方面,最多也只能表现在个别的几个方面。7 a' p6 [0 S* W
   现在我们要问,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究竟该怎样用人,才能既发挥他人的长处,又不致陷入因人设事的陷阱呢?" E0 g% h8 s$ H" L) Q
大致来说,不外乎下面4个原则。- R" X: T( o3 h
1.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会认为职位是上天或上帝创造的。
( X" X! L. c4 }" v6 I& Q   职位是由人设计,是人都可能犯错。因此,他们绝不会设计一个“不可能达成”的职位,换言之,不会设计一个“常人”不可能胜任的职位。但是那样的职位却很常见。
* i2 Y' j; [/ ^9 G! Y   有些职位设定了,写在纸上,看起来非常合理,却永远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一个又一个颇有才能的人都尝试了这个职位,但是没有人成功,一年半载之后,所有的尝试者都失败了。! z) U4 F$ i2 M$ v
  总之,这条原则非常简单:一个职位,如果先后由两人或三人担任都失败了,这就肯定是一个常人无法胜任的职位,这个职位就必须重新设计。
9 i  w" t; P/ U3 y1 H( ~2. 职位的要求要严格,而涵盖要广。
3 J2 Q" N% R/ j+ v   合理的职位,是对具有才干的人的挑战。同时因为职位的涵盖很广,所以人们可以把与任务有关的优势转化为切实的成果。( p% t0 A6 V) l  N
   对于初级的知识工作的职位,这一原则尤其适用。尽管一位新人的能力不高,但他出任一项职位后,应该使他能有充分展现其长处的机会。一位知识工作者在初任某一职位时,其职位的标准,应能作为他日后发展的引导,应能成为他衡量自己、评估贡献的依据。7 Q" B6 c0 Q& }! {
  知识工作者在尚未担任一项成熟的职位之前,通常没有表现才能的机会。他在学校念书时,最多只能显示他将来的可能成就。而实际的成就,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表现。研究所的工作,学校的教职,企业和政府机构的职位,莫不如此。对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同事及其上级主管最需要了解的,便是他实际上究竟能做些什么。6 Q( @7 K8 E9 V+ @8 M) u6 U
   知识工作者职位的设计,还应该能够使人及早发现自己是否适合该职位,甚至是否适合此类工作。3 b" }# I6 L: J5 Q: b' q
   有关测试一个人是否适合某一职位,在体力工作方面我们已经有了相当可靠的方法了。例如,某人能否担任木工、某人能否担任车工,我们都可以事先测试出来。% P7 W3 ^# {; S5 \5 ^- h% ]
   可是,在知识工作方面,我们还找不到一套事先测试的方法。这是因为对于知识工作,需要的并非这种技能或那种技能,对于其具体的工作要求最多只能大概描述出一个轮廓。
3 N: w; U+ |' p/ E; m   因此,知识工作者是否适合某一职位,便只有靠实际的工作绩效才能印证了。木工或车工的职位属于技能性质:这家工厂的木工或车工,与那家工厂的木工或车工,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 \. O9 I/ {2 z. a" k   可是知识工作者则大不相同:某人在某一组织能有什么贡献,他本身的知识和技能是一个因素,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也是同样重要的因素。一位年轻人在某一组织也许颇有贡献,而换到另一组织后,说不定完全不行了。而前后两个组织,表面上看来也许完全相同。因此,一位知识工作者出任某一职位时,该职位应使他能够衡量他自己,也应使他能够衡量他的组织。
; U% q# h3 H0 N6 i, n% W. ~3.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时,会先考虑某人能做些什么,而不是先考虑职位的要求是什么。
1 ]* E' d9 r; M* I$ [   有效的管理者早在决定将某人安置于某职位之前,会先仔细考虑这个人的条件,而且他考虑时绝不会只局限于这个职位。
% L0 p1 K1 C3 N0 K7 G  V5 l2 ?   大家都广泛采用今天这种定期的评估程序来鉴别人才,特别是知识工作者的理由。其目的,就是帮助管理者在决定某人是否适宜担当重要职务前,先对其有个正确的评价。有效的管理者,通常总有他自己的一套与众不同的考评方式。这套方式,第一步是列出对某人过去职务和现任职务所期望的贡献,再把某人的实际绩效记录与这项期望贡献相对照,然后检讨下面的4个问题:1 e) \9 N6 g2 L6 l
  • 哪方面的工作他确实做得很好?
  • 因此,哪方面的工作他可能会做得更好?
  • 为了充分发挥他的长处,他还应该再学习或获得哪些知识?
  • 如果我有个儿子或女儿,我愿意让我的子女在他的指导下工作吗?7 n0 R, L% ^; w

4 [) F( R6 j. I; m0 \0 R; i! P1 Ma.如果愿意,理由是什么?b.如果不愿意,理由是什么?这样的考评方式,显然与通常的做法不同,能更加客观地看待一个人。1 S- u: B' F" s7 ~  i9 E6 r
这套方式以当事人的长处为重心,以当事人能做些什么开始。而当事人的缺点,只是视为他发挥长处和力求成就与有效性的限制而已。+ B4 U: q# q6 T7 q5 S  X* C
4.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在用人之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 o8 Y% ?% N1 a! ^; A8 h
   古来许多军事名将,几乎没人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自高自傲的人物(但是反之却不尽然,自高自傲者未必能成为名将)。同样地,一个政治家如果不胸怀壮志,不立志成为总统或首相,那他就很难成为伟大的政治家,他最多只能成为一位优秀的人才。人要向上,必须有大志,自视甚高,以天下为己任(同样地,反之也未必尽然)。) T' V, Z6 L9 N! p( F+ w9 x
   所以,如果需要的是一位确能履险如夷、担当重任的人物,我们就必须接受像迪斯雷利或罗斯福那样的人物,而不必去介意他们的态度缺少谦恭。# A$ Q1 [) @6 D4 b9 ?1 N
   西方谚语说:仆从眼中无英雄。有效的管理者会问:“这个人在某方面是否确有长处?他的长处,是否确为某一任务所需?这个人如果担当这项任务,是否确能表现得与众不同?”如果答案为“是”,那就不必犹豫,而继续聘用此人。
' ^* d9 L# P7 W: k4 }
! Y( z( {) H/ r
   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是有效的管理者却不这样想。他知道,三个臭皮匠,往往还比不上一个臭皮匠,因为他们会各行其是。有效的管理者知道,要说人的能力,就必须具体到能不能完成任务。' w' W9 X$ k! Y# K, r

2 A2 J5 \- K3 ?0 h( ?0 b    总之,只有经得起绩效考验的人,才是可以提升的人。这应该是一条用人的铁律。不管别人以什么理由反对,说“少不了他”,说“调到别处怕别处不能接受”,说“他年纪太轻了”,或者说“他在第一线的经验不够,所以不宜调任”,都不必理会。要知道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一个职位需要最适当的人选,也是要让有绩效之人能赢得机会。: A! }. R: w  g
   用人应着眼于机会,而非着眼于问题,这样做不但能开创一个有效的组织,也能够激发热情和忠诚。反过来说,对一个没有突出表现的人,尤其是一个没有突出表现的主管,应该无情地调职,这是管理者的责任。任他留下来,必将影响全体人员,而且对于整个组织也是不公平的。对他的下属,则尤为不公平,因为主管无能,则不啻剥夺了下属发挥长处的机会。而且,对于他本身,也是一种残忍。$ R% D% d9 D9 U) `# ~0 {
   不管是否承认,他肯定自知能力不够。结果此人不是饱受压力和痛苦的煎熬,就必是默默祈求早日脱离苦海。日本所谓的终身雇用和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都不主张撤换已被证实不胜任的人,这的确是个严重的问题,我们没有必要再去犯这样的错误。
% X; g0 d( q" B  y. E   总结一句:用人所长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是一个组织工作是否有效的关键,也是知识工作者和社会不可或缺的素质。. v# y  P; ?" q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2-9-1 13:22 | 只看该作者
额,人是很复杂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8-1 15:17
  • 签到天数: 114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3#
    发表于 2022-9-1 14:2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很是专业和深度地道,学习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5 15:3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4#
    发表于 2022-9-1 16:02 | 只看该作者
    结果说明一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8-3 00:5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