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Ace99 于 2022-4-18 10:41 编辑
7 Z. i- i' r8 G8 h# m* j$ B) X: J7 H* @. c+ V
现场工艺是PCBA工厂产品制造环节的中坚力量,现场工艺人员要提前识别产品制造难点,对各种潜在设计缺陷做好预防管控,确保产品以最经济的方式生产是现场工艺的核心工作。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轻薄化、微小化,元器件焊接端子及PCB焊盘也越来越小,现场工艺审查越来越重要、审查难度也越来越大。
$ P4 V7 I5 R" W- a. m1 r$ qSMT的工艺难点有哪些? - 印刷锡膏是SMT的核心,锡膏印刷质量决定焊接品质,所以钢网开口是关键,钢网开口设计应结合PCB焊盘、阻焊、丝印、器件焊接端子特点、临近器件分布、临近露铜分布、焊盘处于大铜箔区域等综合考虑。
( H9 E3 @* c. o9 R
- 密间距器件印刷、贴片、焊接难度相对较大,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密间距器件焊接质量决定产品质量。密间距器件不但要考虑印锡稳定性,还要考虑印刷、贴片后连锡,贴片微小偏位导致的假焊。消除密间距器件微小的印刷间隙不容忽视,此乃印刷锡膏工序的核心(贾忠中老师称此为SMT工艺中的工艺,可见其影响之显著)。
4 Y$ i0 o4 b6 v2 E5 T! p
- SMD印锡焊盘与裸漏通孔间距近容易发生焊锡流失导致假焊、少锡,必要的避孔、缩小开口、微调开口位置可避免问题发生。
2 W# Z9 ] \8 d5 Z
- SMD印锡焊盘间距小容易发生印刷连锡、贴片后连锡,必要的缩小开口、微调开口位置可避免问题发生。
* ?% F1 i( \% d' R9 P( c7 W
- 面积小、间距近的SMD焊盘会让钢网开口变得困难重重,此时不但要考虑开口面积比、开口间的安全间距,还要考虑微小印刷间隙、阻焊定义的焊盘焊锡熔化时焊锡溢流风险,阻焊定义的微小焊盘很容易发生焊锡溢流导致连锡。( e0 D! O) j4 P* J9 q+ A1 M
- SMD印锡焊盘上有Via孔是不良的设计,特别是BTC类器件。焊盘底部用阻焊堵塞的Via孔焊接时气泡往往会失控;裸漏的Via孔会使焊锡流失导致假焊、少锡,由此导致的焊接不良数不胜数,所以必要的避孔不得不为之。) {8 C+ a; S p3 p' N; y3 x
以下以常见的微小焊盘印刷问题为例,简述其工艺难点、改善方法,及高效审查方式。 工艺难点:微小焊盘,印刷难度大,潜在漏锡/少锡问题
9 G1 @# y. \+ V# x' u m" @% _/ T
- D0 m8 m$ ^7 D& Z( ^
0 L+ D. m9 L6 ?% i
问题根源:微小焊盘与钢网间存在印刷间隙
. b9 z3 q* X5 S' b N
' o4 H2 @% H- Q0 O- W1 I
$ e7 A; f- J" C/ r5 m% _9 g改善方法:
5 x* h. c) l' i4 U, q1 [- 焊盘设计:增加焊盘直径(0.27改变0.31),减小焊盘周围深坑的面积,使原先处于深坑上的开口区域变为处于焊盘铜箔上,使原先处于深坑上的开口区域与钢网底部的间隙减小(已验证OK)。
- k& D v5 f+ y {, {
- 阻焊厚度:减小PCB阻焊厚度,降低焊盘附近线路上高度较高的阻焊层的影响,建议PCB阻焊厚度小于 25um。, L1 ]' C7 h# o9 `- k
- 采用新型PH钢网,最大限度消除印刷间隙。
0 K$ T2 x3 ~, f# }/ E
说明:本案例归根结底是阻焊引起的印刷间隙惹的祸,此类问题最容易被忽略。消除微小焊盘印刷间隙特别是消除因PCB走线及阻焊引起的印刷间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点。
3 e9 {3 G" D' T3 e- z Q5 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