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2-1-29 15:04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BUCK电路对于大多数电源工程师来说并不陌生,都是耳熟能详的拓扑结构,资料也是一搜一大把,但是为啥我要在这里再次谈到BUCK变换器这种结构呢?可能大部分的资料内容细节上有遗漏,这篇文章从最基本的原理入手,一步步讨论BUCK变换器的工作模式、器件选型、案例分析。
$ ?4 I- Q- J( w. f( H6 j# s- V 一个降压转换器,基本上是一个方波发生器,后跟一个 LC 滤波器。 为了完善我们对转换器的理解,我们可以将开和关情况分开。 我们假设转换器采用电压控制。 在图 中,我们可以看到开关闭合时间内的电流。! _/ {& a+ L9 X6 a5 R
开关闭合期间的导通电流路径:
# \0 b% t5 Z0 {9 P8 h. u* \8 R, z7 M+ ]7 E/ m& {( A2 y
在关断期间,电感电流保持同向循环:9 n" t" U2 E Q1 e9 K
. o# q2 g0 j: s& V& Y1 c
导通期间:$ O, ~: h7 M0 O9 K
一旦 SW 闭合,L 中就会发生电流上升。 将电压 V 施加到受串联电阻器 rLf 影响的电感器 L 通常会产生一个指数电流,其变化遵循等式:) e7 G% ?: x, ?! C9 }& U f
8 t4 R. s* j6 ~' m( Q, |. |
其中 VL 是施加在电感两端的电压,rLf 是电感串联电阻。由于串联电阻 rLf 显然很小,我们可以尝试展开上述公式。 我们得到常见的方程:
; f; f9 y1 t- d( r. g
7 z8 v0 U* u V. _% Z3 t 如果我们分析导通期间的降压,电感端子之一Vin(假设 SW 压降为零),而另一个直接连接到 Vout。 应用方程上述方程对这种情况意味着电流达到峰值,这是由 SW 闭合储能,即导通时间,表示为 ton。 就会得到以下方程:* B* C" C# l! E) f, M: ^
0 S J" n" g$ r4 }" r6 i 当电流 IL 在电感中流动时,它还穿过电容器 C (IC) 和连接到输出的负载 (Iload)。 正如我们已经表明的那样,在平衡状态下,所有交流电(交流部分)将流入 C,而直流部分将流入 Rload。 了解这一现象将有助于我们评估输出电压纹波幅度。
3 K R' `4 a1 M关断期间:
' B* ~9 L3 ?1 t, E8 p 电流已达到 ton 施加的值,PWM 调制器现在指示开关打开。 为了对抗其即将饱和的磁场,电感器需要将其电压反转。 由于感应电流仍然需要在某个地方流动,在相同的方向上,二极管被激活。 如果我们忽略二极管压降,电感左端接地,而右端是Vout。 电感谷电流 Ivalley 可以用方程来描述。
8 m. | C5 I" Y, {7 ?# p Q9 t) u4 U5 b! ~( _% y# c
当新的时钟周期出现时,SW 再次关闭,我们最终在公共点 SW/D 上得到一个方波信号,在 Vin 和 0 之间摆动,并由 LC 滤波器进一步积分。 现在让我们通过仿真来揭示所有波形。( }( f" B5 u) H7 d
BUCK——CCM:- m7 s9 m) A3 x6 r5 }7 v6 ]
为了全面了解降压操作,通过仿真波形进行分析:
1 ]5 m9 L" v/ I6 j, V: u7 m! ]" B& B0 D3 \, P, o7 Y
波形 1(曲线 1)表示 PWM 模式,激活开关。 当开关 SW 导通时,Vin 出现在公共点 SW/D 上。 相反,当 SW 打开时,我们预计该节点会向负摆动。 然而,由于二极管 D 的存在,电感电流对其进行偏置,并出现负压降:这是续流动作。
) b0 u9 n" X' W2 }/ V( @, ]# k波形 3 描述了电感两端的电压如何演变。 根据上述方程,L 两端的平均电压在平衡时为零,这意味着 S1+S2=0。S1 对应于开启伏秒区域,而 S2 代表关闭伏秒区域。 S1 只是矩形高度 Vin-Vout 乘以持续时间 DTsw,而 S2 也是矩形高度 -Vout 乘以持续时间 (1-D)Tsw。 如果我们将 S1 和 S2 相加并在 Tsw 上取平均值,我们有
% Q9 s; h+ y# v- K4 K' T9 \) r
% R( d0 s; U+ A E0 t" B如果我们重新排列方程,我们将获得 CCM 中众所周知的降压直流传递函数 M:
' V' z2 S0 Z& S \! Q! e1 ?
5 E% |8 F$ _7 M7 e1 B9 E; O在 CCM 中运行的降压转换器的直流转换比:& R; H5 X" c* U/ {; l6 b6 B
( d, r, O6 m: u" h5 A 如果我们绘制此函数,以查看 Vout 如何随 D 演变,我们可以看到上述图中所示的线性变化。理想状态下,传输特性与输出负载无关。 稍后我们将看到它并不完全正确。
# \9 v3 }) D: `0 f$ U! S+ J 另一个基于零平均电感电压的简单技巧可以帮助加快传输比的确定。 首先,让我们写出瞬时电感电压VL: N5 n* {7 G4 z5 s3 Q, v& a" a
* g/ i# N% d8 }3 A0 j$ U# \" T+ k
一个周期内上述等式可以表述为:" G0 \2 \0 r" _* L& q7 B
/ y( B( z0 [0 H$ D( l
根据定义,Vout 由反馈回路保持恒定。 然而,公共点 SW/D 在 Vin(导通期间)和关断期间的 0 之间摆动。上述等式因此可以重新定义:
f4 t) I' ~* U7 o4 r! j3 `/ W4 }" d3 ^ J2 @
对底部波形的仔细观察显示了几件事。 首先,打开 SW 时会出现一个大尖峰。 这是因为开关通过将 Vin 施加到其阴极来残酷地中断二极管导通周期。 如果我们使用 PN 二极管,那么我们需要将晶体恢复到其电中性以阻止它。 这是通过去除所有少数载流子来完成的:二极管清除所有注入的电荷,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其阻断作用。 这段时间称为trr。 在二极管完全恢复之前,它表现为短路。 对于肖特基二极管,我们有一个金属-硅结,没有恢复效应。 然而,可能存在较大的寄生电容。 一旦放电(当二极管导通时),SW 迅速将 Vin 施加到该放电电容器上,并出现电流尖峰。 努力减慢开启 SW 转换将有助于降低尖峰幅度。
, |$ f8 q# V I5 o* k. E 第二点与当前形状有关。 您可以在输出上观察到一个很好的纹波。我们说输出纹波是平滑的,“非脉动的”。 它意味着下游电子电路更好地接受,意味着线路上的污染更少。 另一方面,输入电流不仅具有尖峰特征,而且看起来像方波。 如果 L 增长到无穷大,则形状将是真正的方波。 事实上它是一种“脉动”电流,携带大量污染频谱,比几乎正弦形状更难过滤。: ~( N. }) d- h. S |6 k/ Y! C) e6 e
作为总结,我们可以写一些与 CCM 降压转换器相关的评论:# d2 X& X) J1 e; l0 t
• 由于D 被限制在1 以下,降压的输出电压总是小于输入电压(M<1)。
( Z4 Y! s: C: ]6 F- H N- G• 如果我们忽略各种欧姆损耗,转换比 M 与负载电流无关。
( o( i6 C- x1 O! m- q) I9 L• 如前所述,通过改变占空比 D,我们可以控制输出电压。1 P p6 A: M$ V; |
• 在 CCM 模式中降压会带来额外的损耗,因为需要排出二极管反向恢复电荷 (trr)。 这被视为功率开关 SW 的额外损耗负担。
$ A- N# ~& e; ]3 ]$ t• 有非脉动输出纹波,但有脉动输入电流。
- w* S' h# C0 y* P• 除非使用P 通道或PNP 晶体管,否则N 通道或NPN 的控制需要特殊电路,因为其源极或发射极浮动。9 n& e8 m3 y5 m) k5 q
• 短路保护或浪涌限制是可行的,因为电源开关可以中断输入电流。& X0 \0 n( N' P7 L/ [( M$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