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近几年,我国电子元件业的快速成长对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建设电子强国的进程中,电子元件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_! k5 j, z8 h* j
/ |" I. Z$ H" ^; q* S7 J; D电子元件已成为拉动电子信息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7 G+ Q- [7 v6 ~1 A5 }: {( i- ~ x2 d' d/ e. B( o
2005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全行业销售收入达到3.8万亿元,同比增长24.8%;工业增加值9011亿元,同比增长28.4%;产业规模位居各工业行业之首,占GDP的比重达到4.9%。对外贸易继续排名第一,进出口额为4887亿元,同比增长25.8%,占全国外贸总额的1/3。6 Q; n/ k: _& d2 | K
& |9 C2 d3 I; F其中,电子元件行业以高出全行业平均水平的速度发展,成为了拉动整个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主要表现在:! B8 z. m H! v9 q. F
r1 E2 ~' i# X' ]5 x' ^6 W; R0 ~7 W第一,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共实现销售收入5735亿元,同比增长了40.2%;工业增加值1535亿元,同比增长41.9%;二者增速分别比全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5.4、13.5个百分点,占全行业的比重均比上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 d" @8 a/ s% B! @& k
- W- H$ ~$ |1 s' w+ S9 P第二,经济效益快速提高,2005年实现利润309亿元,在电子信息各行业中数额最大,占全行业的比重接近1/4;同比增速达到32.7%,比电子信息产业平均水平高出了27.5个百分点,在各行业中也保持了领先水平。& p1 I* P! m0 W- ^
3 S1 s4 ?' f! x1 y7 } s! ~
第三,部分产品生产和出口持续增长,在全球产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电子元件行业规模在世界位居前列,电容器、电阻器、电声器件、印刷电路、磁性材料等部分产品产量排名全球第一。产品出口也在大幅增长,2005年电声器件、印刷电路、微特电机、电容器出口额均超过10亿美元,在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中排名前列,合计占电子元件出口的一半以上。
. P$ e) B9 w7 ], C
+ C& b7 m" \7 \第四,行业集中度日益提高。一是优势企业地位越来越明显,2005年电子元件百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800亿元,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15%;其中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有26家,比上年增加了7家。二是地区聚集效应日趋显现,电子元件行业发展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部分省市逐步形成了一些产业链较为完整的生产基地,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5 g+ M- W2 [6 g) M; k, O
; J3 A& T1 R/ s( h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电子元件行业在做大做强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如技术开发能力薄弱,进口依赖局面仍未改变;企业规模依然偏小,整体竞争力相对较差;出口面临壁垒增多,行业安全不容乐观;价格竞争较为激烈,行业赢利空间缩小等。
2 f5 B B/ p; A* `6 c: `) C! Y2 ]# Q3 h
促进电子元件行业
( s `' Z( \( m0 G/ B8 u9 z
* J( ]9 Q- e5 i6 g3 }& }做大做强的思考
* o1 T5 W/ B5 G& r# h: \+ Q. i: Y; T
当前,电子信息产业步入一个关键的转型调整时期,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迫切,这为电子元件做大做强创造了重要的契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下一步,我们将从加强自主创新、促进贸易平衡、完善产业链条等方面促进电子元件行业的发展,为建设电子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应该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8 S: p9 e5 E8 K6 ~
$ E2 U1 E% I2 i& p第一,促进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大对关键领域研发的扶持力度,集中支持新型片式电感电容、新型电池、汽车电子元件等高端产品开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新型材料上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无铅化材料的开发,从源头上提升产业的创新性和环保水平。扶持片式元件生产设备发展,在引进基础上加强吸收创新,争取在部分领域取得突破。
+ [. p1 E; E; T+ Z# _+ j7 w; b+ p1 O d' b
第二,鼓励上下游合作,推动优势企业发展。我们将深化实施优势企业发展战略,从研发能力、国际经营、资本运作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鼓励企业深化与整机行业的配套合作,推动优势领域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推动有条件的大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开展各种形式的企业并购与对外投资,为发展成为综合性的行业巨头奠定基础。我们也将研究制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园区的配套措施,鼓励有条件地区建设电子元件生产基地,为上下游合作和产业链完善创造良好的条件。& i3 ?, `1 E% |# n Y5 N2 M, f4 D0 [
, b" t; L8 x# |: V4 B# S, x
第三,推动国际合作和产品出口,促进贸易平衡。继续创造条件有效利用外资,鼓励跨国公司在华加大研发和配套力度,带动国内行业优化升级。推动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积极与国外企业开展竞争合作,推动出口与投资多元发展,促进贸易平衡。加强行业预警监测,推动安全立法工作,将保护国内企业利益工作前置化。
3 D; ]8 s% ?( f, J7 w- } q; p; X9 g. F9 ^$ _
第四,开展政策研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商,争取国家将部分国产化率和技术含量高的电子元件纳入出口退税率17%的产品范围。在现有软件和集成电路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领域发展的政策体系,并将电子元件纳入其中。进一步加强税制研究,争取增值税转型在产业率先试点,推动两税并轨方案尽快实施,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环境。4 B* b# {! L2 c0 i1 f% f- c
$ T$ [0 ~) |& `+ r: Q; O1 J
第五,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制定规范恶性竞争的对策措施;发展循环经济,以电子元器件为突破口,推动有毒有害物质的替代产品开发及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鼓励行业协会发展,有效发挥其协调市场秩序和应对贸易摩擦的组织领导作用。
5 @# P7 a& e, ]' { z _" U
9 P& x7 B, e) j1 Q- Z0 A* I( I对电子元件百强企业的几点意见
8 P6 P) S, q) y, s' F, K1 f( u/ L6 m
电子元件百强企业作为行业发展的排头兵,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推动行业做大做强的光荣使命。; L1 V: n5 O. I( h9 T8 R
/ _# N0 U* s1 y% \* ^7 K首先,电子元件百强企业应加紧修炼内功,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要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加强自主品牌建设,争取在核心技术及专利方面有所突破。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升级的趋势下,紧跟整机发展的技术市场方向,及时开发与整机配套的新型元件产品。要完善市场差异化策略,针对一些专业的特定领域,开发出独具优势的新产品,成为行业内的“专项冠军”。' C g9 u# t" o: k) L L
$ ?6 y: W3 ?3 Z! b* ^3 A$ _其次,要加强合作,整合资源。要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和企业购并,实现行业规模整体扩张,争取在全球产业链发展中形成加工制造的成本与规模优势。积极开展技术合作,对共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加强技术成果共享。有条件的企业还要加大与上下游的合作,在对准市场方向的基础上,提高资源整合的优势和化解风险的能力,争取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巨头”。
9 V4 @, |' ?* [5 K" \
+ W# {3 d5 @3 r3 M4 ~再次,应加强国际规则学习,共同维护行业利益。要加强对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学习研究,联合应对国外贸易壁垒,还要通过多元化投资布局化解贸易摩擦。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联合应对海外专利收费谈判。要提高维护行业利益的意识与能力,主动运用国际规则保护自己,化解来自进口及其他方面的恶性冲击。* [6 d9 u% t5 k+ J. p
4 ?7 I# p% z2 @
最后,要提高环保意识,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保投入,积极开发有毒有害物质的替代产品,促进电子元件的无铅化,从源头提高企业的环保水平。还要将安全生产和节约能源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共同把电子元件打造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行业。0 E) O* [& u$ Z/ |, D! J ]6 w
/ O O) }% \0 l2 z, y% Z' K ]+ \当前我国已进入“十一五”规划的新时期,国家确立了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变增长方式的战略方向,并将继续推动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因此,电子元件面临新的机遇,行业发展仍将大有可为。/ p, g2 a4 d6 R' P) F) x( |6 N(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