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kiygb 于 2021-10-14 13:36 编辑
3 R* D) s- x% p3 R! B
1 j7 W" E5 L o) j& h 本技术简介讨论了IC封装的热设计技术,例如QFN,DFN和MLP,它们包含一个裸露的散热垫。5 |+ N' L& |# u; ^; M7 j
. v G8 | t. |3 @大多数设计人员现在都非常熟悉集成 - 除了元件的电源,接地和信号连接外,还包含“裸露焊盘”或“散热焊盘”的电路封装。这些导热垫与各种封装缩写相关联 - QFN(四方扁平无引脚),DFN(双扁平无引线),MLF(微引线框架),MLP(微引线框封装)和LLP(无引线引线框封装) ,仅举几例。) i* w2 c% p3 d. l3 b( l: i
F- i; v" B0 V' f$ |, s
1 q9 z$ X, x$ H, {% W* y以下是一个例子:ADI公司的LFCSP(引脚架构芯片级封装)音频功率放大器(部件号SSM2211):
2 g" Y! a6 f' Y8 S' K; m+ d% \+ P. Z- M* `; t
热垫组件的一个主要优点是,不足为奇的是,提高了热性能。- M5 H: L1 l2 y+ S* J% o& F' X
! g( Z& F' |7 C$ ^0 |. ?8 d: P: U) W
包装内部是半导体芯片,该芯片包含在工作期间产生热量的电路。在模具下面(并连接到它)是导热垫;热量可以很容易地从芯片流到导热垫,因此芯片可以在不超过最大结温的情况下耗散更多功率 - 当然,假设PCB设计人员确保热量可以很容易地从导热垫流到周围环境环境。
: |% j- @' w) R* N' U( s, |, Z8 F
b1 t' \ P: VQFN封装的正确热设计通常基于在PCB焊接到导热垫的部分中使用过孔。如果您有足够的可用电路板空间,则更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大型铜区域,其中包括与导热垫的连接。不幸的是,这只适用于双行包:
8 F+ ~; {9 i" u2 v5 v; t. ~1 ~! Y4 J+ |% c; Y9 y0 W- X1 c v. t4 `
/ \# H7 w* C& r
+ v( }" h1 z3 S1 b当你的组件有所有四个端子(通常情况下),您唯一的选择是过孔。 (顺便说一句,端子最好称为“焊盘”,因为封装底部的扁平裸露金属不能精确地描述为引脚或引线。)过孔将热量从导热垫传导到其他PCB层,从那里到周围的环境。但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J) d, |; c. r9 ^. B/ U
, J+ G$ q7 l8 _' Y5 v9 y& ]
有多少个过孔?
/ Q: h* V& N% V3 ~$ |( X2 c6 @; W7 h9 ]" f+ V. c6 A
通孔间距应该是多少?
3 `0 A% Q. f. r7 f" T: `" z0 S
t, i4 j2 ~) S h9 _) z我如何确保过孔不会干扰焊接过程吗?: p- S; W7 z8 z% i7 X
9 k/ w! t9 r; L* n% T4 u' H过孔的数量当然取决于导热垫的尺寸以及您对热传递的关注程度。如果您预计没有高温应力且没有显着的功耗,您可以完全忘记过孔并假设典型的封装到环境热路径就足够了。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过孔是有帮助的;如果您的操作功率高于最初预期,它们就是保险,它们可以通过保持零件的内部温度更稳定来帮助提高性能。
m: l% s- U& O4 A* n
! \$ _- }6 p$ h4 v% D专家们的共识似乎如下:过孔应该是间距为中心距约1.2 mm,通孔直径为0.25至0.33 mm。
6 X1 G% Z- D3 j- v1 O. p: \ C/ U4 _+ f7 O
: ~. j8 F( m3 q) d& X& u
2 p. h+ q4 I- x# @$ {3 {, X8 {* Z0 E1 Z) \5 w
如果想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散热性能,过孔的数量就会成为几何问题 - 也就是说,在保持建议的尺寸和间距的同时,您可以选择多少过孔。
, @- l. Y+ L1 ]! Z, h* |. \& s' ~6 o
否QFN布局的讨论将是完整的,不会出现焊料芯吸问题。毛细管作用将熔化的焊料吸入通孔,可能会使元件焊料不足或在PCB的另一侧产生焊料凸点。& X: t3 Z+ G3 q, p* ^! A
8 Z9 I# @9 O8 N; q6 j, }& r$ [
您可以通过使用最小的推荐通孔尺寸来缓解问题,但是真正的解决方案是改变通孔本身,以阻止焊料流动。这里的选项,以提高性能(以及因此成本)的顺序,是帐篷,封盖/堵塞和填充。与PCB工厂的对话可以帮助您确定哪种方法最适合您的应用。- S# c$ F4 R* r3 r0 q"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