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0-7-31 15:46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许多企业都在说“去管理”,也有人说“最好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那么,是不是真的就是要把管理给去掉呢?其实,除了大家提倡的去层级制,推行扁平化管理之外,它更多强调的是激活个体,通过激活人去实现真正的自我管理和组织管理。7 ~8 M/ P1 _6 x$ j' u6 c
/ ]" o) e- O: ]8 a) ] S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个体成长时,会比较希望得到扁平化,或者直接得到资源,这需要拿掉管理层级或者消除某些管理概念。但我更加倾向于对管理本身的强化,而非淡化或去管理化。因为个体价值崛起,更需要平台与导引;更需要推动创新与创造力转换成真正的价值;价值观演变剧烈,更需要明确价值判断。
6 @1 l8 H/ G- Q7 {" V) A* X3 o( o& s: {+ p0 L, m' I: ~# G
9 D7 A6 ]9 ?! h& M) T# A- t3 {9 N
$ h; b2 w! d% e# e$ |' `5 E
管理本身的核心是激活人,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只能说明管理出现了问题,而非管理价值的丧失。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未能发挥管理的效率,主要是因为大家将管理看成一种管控,一种限制。) f2 b3 \) F5 i2 b% |9 H
: ^* P' j M$ ]* f1 M
H4 P4 `: t- i, m U2 m* \7 Q 如果说“去管理”,我们应“去”的实际上是简单的KPI、简单的一种管控和权力概念,然后认真回到管理价值本身——如何去驱动人、激励人,让不能胜任的人胜任。
m0 K' R- N/ k9 |% K
) Y: E6 n0 U" h) p V5 Z 3 e# w7 C+ u. A7 b" ^
- p4 J! @0 G) X" P
以中层管理者为例:
, o6 H }1 Z- `5 T8 y/ I6 _/ W
, v5 U/ \) Y3 l 现在有取消中层管理者的现象,我们需要一些设计来让原本很重要的中层管理者能够继续发挥作用,并且让被调整的中层接受这些调整。这些设计包括:$ x, B) G3 `) D# d6 b3 |3 C
$ ]8 j# }% N' O- x5 y" j! r/ b把平合的机会释放出来,让大家公平得到;
9 P$ B+ R# ~5 x5 u5 z- g6 ~3 t. [
* I: V0 C, \) j8 S7 J( A把新的事业单元规划出来,让大家可以转移到新的事业单元里面;# h0 W( O; b1 s9 C* P
5 M0 j$ u8 x, P' _, j2 X把原有的事业更细分,提供出更多的机会出来;$ d( K: a7 ~3 e, K8 h
7 }# N& O9 }! |% J8 L. c( |1 J. A. v* @
采用内部创业或者创新机制,让中层有机会释放新的能量。8 v: q" E/ Z( u7 c; G
; r/ m. G$ V- l) t! T. I一、成为变革领导者
9 X9 w1 y8 M' @5 Q$ {
: w: l* X& j. X1 o企业中,领导者的作用不仅仅是激励,也是明确任务的手段。最重要的是,奋斗的目标产生于群体的期望和活动,是大家的共同目标,不是个人目标。在此基础之上,管理者应成为变革领导者,打造新的领导力,为组织灌输全新的价值,带领组织接受巨大挑战。
! f9 E1 ?' j! p: P! o1 g0 `% ` M8 G+ n8 @$ n) ?4 [; t
' ^. Q& l. M7 s1 x* H! ^( z8 R
! F( `) \6 p2 O8 l" N, _9 x8 t- G
而成为变革管理者,需从五个方面去调整。
8 [0 y; F, R' l. F; ~/ _) `- |* A9 G* V: X6 q
8 X5 S/ A$ u5 E3 W/ e F' C( f% F v9 H
1、转变思维模式
% o `0 Y) q, i% d% V5 l2 i* R" ?# j* E! H5 L9 F& [
# h k8 }# V! @
2 r+ J' A w) a& O' t2 ?7 H
别人能做的事情,你应该正常去做,比如产品、品质、服务;但也要做一些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其中包括转换思维——理解全连接和零距离。这是IBM得出的结论,指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核心企业是一个全连接的企业。可以看到,近来腾讯、阿里巴巴、IBM都并购了很多项目,连接了很多企业。因而,变革领导者一定要学会,与更多的人在上下游、不同地区合作,真正在合作中做事,转移思维方式。1 d/ w4 U. g3 g4 k3 s6 y7 V7 v/ j; u
0 _8 G- n9 _' \" e3 ?8 m' B4 f
: h4 b! z+ G3 M! C" W7 \, [% p1 j
0 ~: S. e. i1 f+ a2、明确真正的客户导向
3 w' b1 D, m) m& A ^ y5 i: K, ?3 f F4 |- G- V: b! J8 B
+ M# M i- V# J% H$ \0 \4 P0 A* q% B# f3 X1 u9 Q3 E; Q! @: O' r
新希望六和的禽肉事业部一直在进行调整,无数人为此付出努力。为什么要转型?因为是消费端在评价农牧行业,而非农牧端在评价。
0 }: D) c6 b: A& l: K2 q5 H
. M W2 ~7 J; A/ ? ' z+ U$ h& I) m
( w- i1 v& G! ?7 y/ Y* T5 g/ t农贸市场超市化的进程速度会非常快。我第一次认识永辉生鲜,就是因为它把农贸市场改成了超市。永辉生鲜选择做超市,正是基于客户导向的选择。而客户导向就是你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知道谁评价你,你在为谁创造价值。在这之前,你的料好不好,是养殖户在评价;今天,你好不好,是消费者在评价。当评价体系改变时,我们就必须知道怎样去创造客户价值,怎么去设计和行动。/ h2 ]$ g1 a; Z D
6 t* S5 x" `4 i) w: Z' e' Z# y 8 p+ [7 }- Z/ Y
" _2 o" i- O$ B, A4 t2 N4 Z
3、让人活性化
& M# V5 X1 w6 w
( T! @/ L& b/ j1 d4 H
) U8 n* W) R! K! r+ t1 V u. i: m- G% ]5 k* X( R& G0 ~
硅谷的一份PPT里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人们以更大、渴望成长的欲望创造了增长。”这就像新希望六和一样,以强烈要成为世界级农牧企业的欲望,成为了中国第一大农牧企业,世界第三大饲料企业。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公司体系变得很复杂。* M2 V F. B8 \6 B ?( @' K
0 a& X% r+ M: i0 C V! B1 s
) Q' q3 z) f! M
! ^, u$ [) ~& b' ^1 Y! U1 B) w# m) R复杂性对人的要求很高,会导致高适应人才的比例下降,增加人力资源部的压力。我非常希望通过盈利和增长保护大家,但盈利和增长一定来源于高素质人才,所以需要让更多员工成为高素质人才。我们可以帮助大家提升能力,把管理变得简单,培养阿米巴经营概念,知道如何有效经营。不要怕现在的行情和市场,不要固守过去的成功,就会获得成长。
- ]( O% \3 M! Y4 a) c4 }0 ?
8 Z, X( K; {% X2 U, [
! f3 I2 ]* d l1 b) h2 c/ ~% h3 o8 [9 H, C5 ^1 n- p1 {2 c7 r
4、整合资源
& J, F7 S4 x5 _2 Q+ V I' A( d
5 [& z9 W& k* m2 J: f, v 7 X7 T1 K! u* A9 D5 o. g
9 ~, [7 y5 L, S. H3 q. L2 x) r我们需要在企业内部、行业内部、行业外部、国际市场、国内市场、跨行业寻找资源整合的机会。我们公司就是在整合和合作中成长起来的,整合资源对其而言具有一定基础。所以我一再要求大家有新的管理能力,即在机会中解决问题,不要从寻找原因中解决问题,而整合本身就是最好的机会。. f* K+ n: g. k! u) _
0 ]' c2 D) q8 M
: D" r3 j, f. m$ s& K/ q
* P: f- D5 B7 q) \5、内部改造系统思考0 u0 r5 O1 R# x) ~: T8 g3 j! ~
! I0 X7 D2 v2 ] # [4 g3 O! w% {" X$ m
4 f2 V- f H5 O0 T$ p) `系统思考的原则是整体最大。其内部改造可以称为结构效益,所有的结构一定要调整到位,包括产能结构、规模结构、市场结构、人员结构、站类结构。
* D: Q _- F: t: H. H K- I7 U0 F, x
4 R' o2 |9 `: s! j. q5 i& P' n
7 p+ ^6 w6 j3 X- L+ c' E- h
系统思考的内部改造也可以称为端到端的效率。$ X* y, E6 O+ s: x
4 U3 \" R( @) Q' s( ? V# J
+ x3 k2 D" G, t* d/ ?$ h) T; R" S. _# c7 u; y+ i9 ^
例如,对新希望六和而言,要把最终的食品效率做到最大化。一家公司最重要的是什么?做可持续经营。如果要做一个可持续的企业,就是要改变行业的生态,就是让行业能够在一个生态环境中发展。农牧行业需要做价格竞争下的食品安全,所以新希望六和必须想办法实现“基地+终端”的战略,必须表达整个产业链的生态能力,这就是根本性的要求。
& v( S' F/ |3 v- O$ z% x8 a. p+ \6 z$ t* i; P
{3 o: a, D! |. A5 \/ q1 |二、找到“对的人”
4 S4 v8 E. {# f) _/ \$ M- K, H1 k! D2 M/ I
面对企业内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领导者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想方设法在企业内部构建更多的可确定因素。同时,一名合适的领导者,还应该帮助组织成员明确:外部环境变化时,我们知道如何做才能应对。$ q5 {2 `4 \3 N# h6 I. U y
9 p8 _4 Z9 W4 [) _/ x7 J 因此,我提出“对的人”概念。& [0 q. m/ ~! ]. }
( \7 p6 O6 T% E. A- T0 \ X, e
: z" i+ }# I- F4 f
+ R' B {/ Z5 D4 r& ~9 P1 {* q1、Where:组织内+组织外
w1 _& ?7 H% |. H3 c! \9 u( n- A6 w) P/ \( H! Q2 `
, o$ h$ I+ h0 C& ~ ]# T( O0 G5 m3 w* K* s; b( L2 t8 o
我过去在公司做战略转型时,发现传统业务当中有几个领域需要增长新的能力,但内部员工没有相应人才帮我解决。在全球范围内扫描后,我们找到几个合适但很难请来的人。为此,我设置了一些特殊职位,直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干,然后在我们公司的体系上实现。/ W Y; D+ N8 d! T. x* w$ F) [! S% `1 A# _
! H- w" \! j9 T6 @$ N- u6 ` ' t% ~* [3 C3 S9 }" b' Q& \
% D" e0 `8 _! u( o( Z5 ]
这种做法给了“能人”最需要的自由,也促使他们承担责任、主动创新并自觉自律。他们更在乎自己的价值体现,自己的贡献和声誉。今天对组织的要求,并不是要拥有这个人,而是必须理解人的天性是向往自由的,才可以真正跟对的人在一起。1 z* ~3 w# b# L3 f' f3 [& u) b7 Y
7 ^' [& S/ ] Q- ^6 J; R: H
/ M7 ~( |& {1 H. @3 L, }
% J: ]3 P0 p+ I& u同样,在做公司组织变革时,特别需要能够理解组织变革的内在逻辑,并有能力推动变革的人。我在组织内部也找到了这样的同事,大家齐心协力投入转型,克服各种困难,抛开自我界限,快速恢复区域竞争能力,深入了解产品力的结构,从品质、成本入手,从协调和约束着力,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己经幵创出了全新的局面,因为他们坚信聚焦区域的发展、聚焦顾客价值的创造,一定会获得市场的认同。
$ D- |( d# E* Y2 y8 Q: j
8 ?0 l5 Y: ?: p6 P+ p, H & _ N1 v$ j: j; \/ u
" ]& `8 ?# c4 _! M' T
“对的人”可能是在组织之外,也可能是在组织内部。只要把目标和责任明确下来,就会发现“对的人”,创造出全新的价值。当我们试图寻找对的人来解决公司面对的挑战时,需要在公司内部实行新的措施,需要能够激发出对的人,或者能够吸引到对的人,以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价值释放。8 H! `/ f" x8 l4 L6 \! |2 T5 r
4 U e; h ~, h7 c* S
" b( b9 O+ e, s% @
. i- x3 `. A" D I
2、Who:用“对的人”,而非“能人”
1 g- c5 w6 A2 }7 ?
3 ^& E6 r) r. `6 Z
' V7 i1 ^2 ^7 ~! d4 f$ E/ y% v1 `% @* y3 A' Y
在一个极具变化的环境下,更需要合作和协同,而能人却往往做不到。“能人”的第一大特点就是经验丰富,因其经验太丰富,有极强的能力,所以比较难接受新的东西,往往喜欢凭经验去行动;第二大的特点是不擅于合作和协同,总是希望自己解决问题,总是不放心授权其他人去做事情。
+ V* Q& u( t' Q8 ]- \
2 F8 e( I7 s# ^! x; O" B. B
, G5 E# O+ [% a3 E( u; [
4 _% k2 I) Y1 T2 f! C# s所以我更提倡用“对的人”,而非“能人”。“对的人”主要具备三大特征。& c) s3 q. k6 w, I
4 B9 X0 p, B. f4 \# [
7 f6 k3 A3 W" B0 i: ?
2 l: B2 K" \& f0 h+ s1 H$ k·不固守经验% U: z* w6 O1 Y' }
2 a' y9 ]9 P. ?5 \4 \8 D$ _ , i X# V3 Y! y, {+ z S# l
$ f0 ?& ]! m; G2 i, S9 B在目前的形势下,大多数企业都需要用新的办法来完成它们目前的所有工作,这是快速变化的环境提出的要求;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全面接受互联网技术对行业的改变,并重新认识行业的规律。
; k; x% O) j& q
; w, O; w3 _- E/ T3 V 9 J3 F$ W( }% k# V. N* V1 d
: O% r% u* q- ~8 R m$ b
所以,“对的人”首先具有的特质就是不固守经验。他应该总是用全新的角度看问题,总是提出新的想法;同时,也能够坚持引领他人接受新的想法,使其得以贯彻和落实。
6 f- g5 ]' P4 R8 }9 n) @ c1 Y! o+ j" x/ U/ W( a1 @6 f
4 N( z4 T" r! r8 p
3 o! ~( F' r) K2 K7 T1 b·创新并承担责任
5 A- M' c0 l4 k+ | C/ n1 j( `' ]4 ]+ [, c/ k0 T7 {
1 K0 X% t9 d6 q$ S0 H# r/ z7 [
N8 ?; X, ]. K“对的人”在工作岗位上,淸楚自己的工作任务、时限要求、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具体的衡量标准。因为变化的要求,使得管理者需要创新性地工作,组织对创新的鼓励和期待,也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创新已是对一个成员的根本要求,自然是“对的人”的一个基本特征。
0 H1 a1 {- { z. b
7 e+ S) j. z6 s( A3 O3 S. ~ , b' D( ^0 \! D' Q: w3 H
g1 Y$ n, P" ] e! o
但是光有创新还不足够,因为核心特征是能够承担责任。创新在很多时候会带来不确定性,或者带来更高的成本。而“对的人”会把创新与责任组合在一起,让责任非常明确,并能够发挥创新的功效,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责任,这是极其重要的特征。
) E$ s! s0 G- D- d/ m; s0 w$ s2 F$ h# y# N" I$ ]8 Y7 J% Z" d
+ e( D0 _$ v( } F7 S+ f- X1 T/ b4 g: E8 c9 e9 n& R' S, x1 @
·强调自由但注重价值实现
" W* P4 L( |$ P$ l- c* r8 l Z1 V j5 \
) w6 U! X% ?0 ^1 e& A. h3 E& f. b7 E) j1 g. l0 s
“对的人”也是热爱自由的人,因为他们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专业的技能,并被证明是有价值的,所以不受约束。崇尚自己几乎是他们的普遍特征。 }3 l H# C( n4 Q& @
% s! S6 f7 f+ c9 O$ C
9 t# H& X" K: p; @- B( Y/ g
. C# |4 M* o. A9 Y2 s4 F+ {% ^同时,“对的人”又有着另外一种普遍特征,就是注重价值贡献。他们会有明确的自我角色认知,会以更高的效率工作,其努力的结果,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他们非常清楚工作中的关键任务是什么,因此,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实现工作目标本身就是他们的工作重心。
% f6 m$ M5 ^- w: G' r# `3 `4 ^' Q4 t# M3 Q5 G6 z/ @0 W. @; u
8 f4 P6 ]" \% W, ^1 G
/ }. A- ` g2 N Q, E* q' v& E5 [他们绝对不会让根本无关紧要的事情凌驾于重要的工作之上,确保自己的所作所为一定会真正增加价值。当他们为此而努力时,也希望得到信任和尊重,希望在一个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