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88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干部选拔] 年轻干部提拔,为什么总是被质疑?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6-17 0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近年来,不少年轻干部都陆续走上重要领导岗位,一些甚至得到火箭式提拔。每当报出一些80后和90后担任了乡镇的领导干部,甚至是县处级及以上的领导干部时,总会引起人们的热议。5 A7 s: r# V. u* T7 L( l; w

1 w$ C$ g" d5 I+ `# V5 y这些年轻干部常常被贴上“暗箱操作”的标签,经历着民众的“习惯性质疑”。那么,民众在质疑什么?如何解决质疑年轻干部的问题?
  d7 d! Y4 N; h# O7 P4 r" v4 x5 t, Q. \0 w
民众在质疑什么?+ a; J0 y* E' Y6 V5 F( I
" D0 s5 V+ h  b8 [  j# K
其一,年不配位。可以分两个层次:一是他们的年龄远低于担任同等职位官员年龄的均值,会让人觉得这些人太年轻,因为同样年龄层次的公务员很可能仍然是科员,他们则已经担任科长、甚至处长。二是他们在每个岗位上的任期远低于均值。他们可能在一个岗位上任满一个周期,甚至不满一个周期就升迁,这与普通公务员任满一个甚至多个周期才升迁相比,形成鲜明的对比。
$ }) q, f/ I% ?+ b6 O* a& q& ?/ G
* v; F4 p( A! ?' @其二,能不配位。这些火箭式提拔的官员皆有某些共性,或来自985高校,或者来自于某个系统。但无论是哪种晋升方式,人们都觉得这与其担任的行政管理职位所需要的能力不匹配。人们怀疑他们具有的能力,和真正的行政管理岗位要求是不一样的。按照现有的官员晋升惯例,升任某个地方的行政长官,一般在行政系统中有长期的历练,甚至有的规定在下一层两个岗位分别干满一个任期。  W! m- [- q5 D( [

7 a2 B, ^: i9 d- _其三,德不配位。无论是党的法规还是有关公务员的法律,对官员的伦理规范都作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在官员的升迁中也把群众评议列为必要的选项。就这些年轻的官员群体来说,在某任上工作很短的时间就调离。其中暗含着的意思,他的晋升不仅仅在于能力与职位的不匹配,也在于德不配位,既没有在当地取得一番政绩,也没有在官场和群众中赢得声誉。" R  v* g: Z5 ~. B8 H; a" h
为什么年轻干部更容易受到质疑?
% H# h- ~7 o& Y% ?1 _% o$ p9 u
由于怀疑与信任有密切的关系,只要搞清楚政治信任的来源,怀疑的来源也就清晰了。有关政治信任的来源有三种解释:一种来自社会化的解释,认为政治信任系长期的教化而成,政治信任作为一种基本的人格在起作用。政治信任来自于人际信任,来自家庭、学校等的长期互动。第二种来自于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强调公民参与各种社会组织,相信人们的善良意图,进而就会把这种信任感推及到政府以及领导者。第三种认为来自政府的反应,政府推出的各项政策、领导的各种决策行为、道德素质等都会影响政治信任的水平。
: S1 I- s( n1 b2 A' Z' h) X# \$ U" b1 Q3 Y* ^0 \- p
政治社会化的解释主要涉及到民众从早从小的培养,进而形成稳定的政治态度,体现在各国的政治文化差异。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的水平一直比较高。因此,从宏观角度来讲,已有的政治文化会影响对官员的信任,但在中国来说,对年轻官员的质疑与此关系不大。
. e  C) I; [: X& B2 j  F  V
/ M: r0 r9 g! Q9 T+ H1 @社会资本丰富与否,直接影响着政治信任程度的高低。公民参与社会中的各种志愿组织,在参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对他人的正面态度更能够信任政府。这些年轻的干部最初是在基层锻炼,大多数是在县或乡镇。对他们的质疑有其必然性,这种质疑可以从两点解释:
; n. j0 y) J  T- @% ~: {+ x+ W5 |, V1 o8 k
一是社会资本不足的问题。在传统社会、农村社会有着良好的社会资本传统,人们的婚丧嫁娶以及遇到的困难等,宗族、邻里都会互相帮助,这种义务性的帮助为社会资本的培育提供了条件。但随着城市化的到来,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青壮年农民涌入城市,老人和小孩留在农村地区,出现空心化的现象。即使留在农村地区的人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与人之间多受利益的驱动,过去的婚丧嫁娶、邻居们的互帮互助,现在均交由市场来运作。可以说,人与人之间信任的降低直接影响着对基层政府,以及对这些年轻官员的信任。
- c7 r9 n8 X) j% i0 b3 X$ I9 y# l* p1 a# Z
二是差序信任的影响。与多数国家存在政府信任的“距离悖论”(政府层级越低,其信任度越高)相反,多数中国公民对不同层级的政府持有不同的信任水平,形成了差序信任的格局,即强中央政府信任和弱地方政府信任的结合体。越到基层,民众对政府和官员的信任度越低。这些年轻的官员,恰恰处于基层的位置,被民众质疑也就不奇怪了。. K, q3 D% ^) s6 l. F
! A9 j% N8 r+ l* q+ Q8 }
对年轻干部的质疑反映出什么?: h) Z+ _2 L# }0 d3 i; {
: k, x/ n  X2 |* @1 {
5 c; r9 K2 K" X5 ~1 a
对年轻干部,尤其是火箭式提拔干部的质疑,反映了公众对分配正义和程序正义的期待。分配正义指结果的公正;程序正义指决策程序是否公正,决策者是否没有偏见、诚实、值得信任和尊重。程序的正义与否往往对分配正义有影响,即因程序的不公正质疑分配。同时程序的正义与人们是否参与决策也相关,如果人们能够参与决策、影响政府,就会感觉程序是正义的。4 Z& D! P7 r. H1 k9 ]" r
# K& X9 a8 J  x0 H( I
具体到这些年轻的官员来说,质疑他们火箭式提拔,可理解为对分配正义的质疑。对分配正义的质疑来自于对程序正义的怀疑。不少情况下以领导赏识或其他因素替代了严格的选拔程序。
% M6 o2 O& B) M# A  \# ~! A2 j0 m7 K# |
我们选拔官员的方式,基本上靠领导推荐、组织部门考察,这种特有的选官制度导致官员的上层压力加大,除了取得相关的政绩外,还需要与上层部门搞好关系。  J& n; U0 y2 u" w# p  s' L6 @
  v; t9 i; s4 _( J0 K- E$ [
火箭式提拔的官员中,有不少来自选调生,他们与普通公务员的选拔以及晋升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的政治命运受上级的影响更大。他们的人事关系往往列入另外一套系统,由上级部门掌握。尽管与该干部一起工作的同事甚至是领导对他的评价影响他的升迁,但是上级部门的决策是最重要的。当地的官员也知道这些干部来此地镀金,走过场,因此当地的群众评价也往往走过场。; \/ b/ b" y5 _  G
( Z5 m# ?, Y. D3 C
由此看来,年轻干部被质疑并不完全是因为年龄,年龄只是民众质疑这些官员的一个方面,如果符合正义的原则,则年龄的影响因素可以忽略。
7 ~! p% x/ Y8 [4 o5 S
. }, y9 }& g4 X0 P. x# j总体来说,应将火箭式提拔官员放在官员的常规选拔系统下来考察。这里不是要消除火箭式选拔官员的现象及制度,而是要通过完善相关制度规避掉不合理的选拔,保证人岗匹配,确保合适的人被选拔到合适的岗位上。
7 W6 O9 H" w0 z3 n, j/ ?5 C3 f- r0 f+ k
其一,对火箭式提拔的干部应该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既然突破了年龄和任期上的限制,就应该在能力和道德上有更为严格的要求。这里所谓的严格,是与一般的干部群体作比较。以能力为例,其必须在岗位上做出真正亮眼的成绩,才能够被提拔。换言之,制度保证的是不让人才埋没,但首先必须保证他是人才。
5 N# s% t5 r* \4 T/ x
* L) d  W  L" Q9 O其二,在同等条件下,应该选择其他干部而不是这些被火箭式提拔的干部。与上面的建议相适应,他们的能力和道德水平应该是突出的,如果和其他候选的干部差不多,那么应该选择其他更合适的人员。) A8 e! b1 ], O" S% M

* m( ?/ q' u# y3 V其三,严格程序正义的执行。要改进现在的群众评议流于形式化的问题,要使群众敢于评议,同时评议的声音真正发挥作用。
* t" Y6 N* ?/ X+ H  J4 Z/ Q
& `) U) ~( t$ L# s$ _5 y其四,对选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干部要严格实行奖惩制,真正使能力和道德水平高的干部得到提拔,而那些素质不高的干部则进行惩罚。譬如,既然是越级提拔的一些干部,如果发现其能力确实不高,应该回到原有的级别,甚至降级。对负有推荐之责的干部也要进行相应的惩罚。
2 b8 Y. ?" l0 m8 i; h. L. U  s9 B; \& u: M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7-28 15:35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2#
    发表于 2021-6-17 11:18 | 只看该作者
    德不配位。无论是党的法规还是有关公务员的法律,对官员的伦理规范都作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在官员的升迁中也把群众评议列为必要的选项。就这些年轻的官员群体来说,在某任上工作很短的时间就调离。其中暗含着的意思,他的晋升不仅仅在于能力与职位的不匹配,也在于德不配位,既没有在当地取得一番政绩,也没有在官场和群众中赢得声誉。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21-6-17 13:52 | 只看该作者
    年不配位。可以分两个层次:一是他们的年龄远低于担任同等职位官员年龄的均值,会让人觉得这些人太年轻,因为同样年龄层次的公务员很可能仍然是科员,他们则已经担任科长、甚至处长。二是他们在每个岗位上的任期远低于均值。他们可能在一个岗位上任满一个周期,甚至不满一个周期就升迁,这与普通公务员任满一个甚至多个周期才升迁相比,形成鲜明的对比。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21-6-17 13:54 | 只看该作者
    能不配位。这些火箭式提拔的官员皆有某些共性,或来自985高校,或者来自于某个系统。但无论是哪种晋升方式,人们都觉得这与其担任的行政管理职位所需要的能力不匹配。人们怀疑他们具有的能力,和真正的行政管理岗位要求是不一样的。按照现有的官员晋升惯例,升任某个地方的行政长官,一般在行政系统中有长期的历练,甚至有的规定在下一层两个岗位分别干满一个任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0-12 07:55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