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95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不平等就是坏事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6-11 09: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人们厌恶不平等。社会科学中对于不平等的研究浩如烟海,人们希冀通过研究研究不平等的机制以降低不平等,但在现实中,不平等一直存在。
* J6 z) ?$ `) ^' \  K+ G' d: v: G; `& \9 W
以往,人们认为个体间资源不平等对于团队合作和社会福祉是有害的。换言之,只有消除了个体既有资源的的不平等,才能将团体利益最大化。最近,这一结论受到质疑。本周四哈佛大学一个团队发表在《自然》杂志的报告称,一定程度的不平等有利于团队合作。' b. ^# v' t8 T6 I
1 Q# `+ u& p7 l9 n# V% C7 I
9 |" ~  _4 b; L9 p6 X! F
) v+ n. j* p# R2 Z" ~1 @
该研究基于这样一个社会困境:只有当所有个体都乐于合作时,社会总体的福祉才能最大化,而个体往往希望自身少出力、他人多出力,自己从公共利益中获利。这一困境存在于各个层级的社会团体中,例如家庭、公司和国家。团队合作产生的前提则是团队稳定、以及个体间持续的互动。具体而言,个体间的互动包括两方面,一是个体对他人产生影响,二是个体对他人给自己的影响给予适当反馈。唯有如此,团队合作才能持续进行。7 u0 b  U2 K( I4 g# F% ~
: V- y6 `2 @$ s5 ?% y
8 _/ j* M6 P: C6 b9 o; n

/ d2 p+ [4 M- \0 R  I以往对于团队合作的研究模型大都默认个体是一模一样的,而现实中并非如此。个体间存在着差异,且差异是多方面的。行为经济学实验表明,团队中个体原有资源的不平等不利于团队合作。也有实验表明,即使最开始时大家都是平等的,随着游戏的进行,不平等会逐渐产生,那些更乐于合作的个体会渐渐处于不利地位。( M2 E: |! I( s  e9 @  q9 I
  E& f# ^+ u$ r  t: {& \) t

$ l+ @5 B1 J, J( ?! K. y) V
$ G; v. ]" _, R5 R) ^哈佛大学的研究则试图探究当个体间存在差异时,差异如何影响团队合作。研究者们区分了两种不平等:生产力的不平等和原有资源的不平等。
4 _# m1 Q  _. `3 E2 Q. j* {; V- O2 o9 o

( P  X, _( Q0 R: D8 U$ o2 x- Z; J" G( n
过去的研究表明,单单是生产力的不平等对团队合作几乎没有影响;单单是原有资源的不平等不利于团队的合作。当生产力和原有资源两者的不平等同时存在时,会有什么结果呢?6 Z1 J" O5 P, J2 O: y% q2 v0 C

4 c4 J& z2 o3 u3 Z
0 j- Q* F1 x3 X& F+ _! s8 m3 ]/ d3 F4 I4 Q: c) T$ e* e
研究人员区分了五种可能的情况。首先是个体在生产力和原有资源上完全相同;然后是个体仅存在一方面的差异,生产力或者原有资源;最后,个体在生产力和原有资源上都存在差异,具体分两种情况,原有资源多的人生产力也高,或者原有资源多的人生产力却低。! _  r6 s1 t8 f' ?; a& ]: N
' G& v% D3 S& n7 k
% q+ C/ S' e  E1 Y

+ }- K* [1 H7 g  E研究者采用了三种方法,分别是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和真人实验。
+ k  K- m% X6 z, S. H. K
( `" H) j) o( {; z* h; k* ~8 ]6 R
4 K# M2 I" M% \) o3 {
5 ~$ U" [7 z$ y在真人实验中,研究者简化了复杂的现实情境,把团队合作限定于两人之间。每一个志愿者玩家都和另一人随机匹配组成一队,每一队都被随机分配到上述的五种情境中。玩家的目标是最大化自己的最终资源数。玩家在游戏开始前被告知自身和队友所拥有的资源值和生产力值(生产力数值小于2),具体数值视所属情境而定。游戏一开始,双方都知道彼此的原有资源和生产力值。玩家需要在每一轮决定自己贡献的资源数用于生产公共财货(public good),所贡献的资源乘以自身生产力为其为团队所赢得的资源分数,公共财货在每一轮后被平均分配给双方,两人资源数则相应增长。需要指出的是,玩家在每一轮自己做出决定前不知道队友所贡献的资源数,但每一轮结束后会被告知知道对方的决定。游戏一共进行20轮。. a$ u! G, O( X5 w4 G
$ G/ @, u+ M  J7 d

: q1 I. l# M: ~' A4 k6 i# E# Q& F  {
这个游戏的关键在于每个玩家愿意贡献多少自己的既有资源用于生产公共财货。在游戏双方生产力和既有资源都相等的情况下,他们间的地位是相等的。即便如此,对于个体来说也不是贡献越多越好。玩家会陷入一种困境,首先猜测对方会贡献多少,相应的,自己该贡献多少才能使得自己从公共财货中获利最多?一个极端况是,对方一点都不贡献,由于设定的生产力数值小于2,那么最后公共财货分配到自身身上时肯定少于自己所贡献的,而对方却能获利。但假如双方都是乐于贡献的人,那么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双方都能得到比自己贡献的多的公共财货。当双方既有资源或生产力不相等时,情况就更加复杂,决定自身贡献值时还需要考虑双方既有资源或生产力的差异。) V% i; @4 m0 b) n# x2 b- t

9 B: Y2 d: k' H5 k* }; b3 `
: f2 H1 Q3 ]6 d! @/ h4 e9 S; `( E3 x6 y* l5 B9 ?% [4 v( N
对于合作是否成功,研究者们考察两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平均每个玩家每轮贡献的资源数占自身资源总数的比例,这个比例越高,说明玩家越乐于贡献。第二个指标是游戏结束时玩家赢得的资源数占原有资源数的比例,这个指标意味着合作的效益。
  B5 D( ^0 U* i$ g% a6 f) `; p6 y

' ~* {4 h; [. u( K" M! R
( b! G; k: c* k在统计了实验数据后,研究者们发现,在这五种情况中,有两种情况的玩家贡献值显著低于其他三种情况,分别是,仅存在原有资源不等,以及资源、生产力均不等且不相匹配。其余三种情况下,玩家们的贡献值差不多。就最终合作结果而言,这两种情况也是最差的,玩家所赢得的分数占自身原有分数的比例低于其他三种情况,其中,资源、生产力均不等且不相匹配的情况下,合作的结果最差。在另外三种情况下,合作结果最好的是原有资源和生产力都不平等,且生产力高者原有资源也越多。其次是剩余两种情况,他们之间则相差不大。此外,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中,研究人员们也得到了一样的结论。, ]2 A( ?' @7 \0 Z5 V# I
& T% k) d1 ]9 M! ~* g4 A5 b
" c, _# m7 g7 O$ S4 Y4 n
" d! ~2 c% r9 I7 F$ a9 j
这意味着,一定程度的不平等是有益于合作的。但这种不平等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生产力较高的人也拥有较多的原有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团队合作最成功,整个社会的共同福祉能得到最大化。换一个角度来说,当社会成员间存在生产力的差异时,假如他们所拥有的能用于生产的资源人人均等反而是不利于合作和社会福祉的。一定程度的原有资源不平等能促进合作、使得个体贡献更有效。3 Z* T0 L  T! a/ d) |  ~8 ?. J

% X9 [5 I9 `, m: c
; \8 l; N1 `5 w; Q
3 h4 u; x* E6 i- ^+ f; A作者们也指出,要小心使用这一结论。现实生活中,个体生产力的差异是很难衡量的,并且原有资源不平等的程度也要相对应调整以使合作结果最优化,原有资源不平等过大也是不利的。另外,现实中社会合作还受制度影响,不同的社会成员可能会支持不同制度,而占有资源优势的成员经常对制度有着更大的话语权。0 L4 S% t( Q) v) A% A6 V

( D8 H7 o$ K2 k) u4 B- |' h0 W最后,作者们认为人们天生厌恶不平等,甚至愿意不惜牺牲自己的部分财富来使得整个社会更平等,而此次研究的结论与这一理念相背。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指出了当人们天生存在生产力等方面的差异时,一定程度的资源不平等对于团体合作而言是有积极作用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1-6-11 10:54 | 只看该作者
以往对于团队合作的研究模型大都默认个体是一模一样的,而现实中并非如此。个体间存在着差异,且差异是多方面的。行为经济学实验表明,团队中个体原有资源的不平等不利于团队合作。也有实验表明,即使最开始时大家都是平等的,随着游戏的进行,不平等会逐渐产生,那些更乐于合作的个体会渐渐处于不利地位。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21-6-11 11:27 | 只看该作者
这意味着,一定程度的不平等是有益于合作的。但这种不平等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生产力较高的人也拥有较多的原有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团队合作最成功,整个社会的共同福祉能得到最大化。换一个角度来说,当社会成员间存在生产力的差异时,假如他们所拥有的能用于生产的资源人人均等反而是不利于合作和社会福祉的。一定程度的原有资源不平等能促进合作、使得个体贡献更有效。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21-6-11 11:28 | 只看该作者
只有当所有个体都乐于合作时,社会总体的福祉才能最大化,而个体往往希望自身少出力、他人多出力,自己从公共利益中获利。这一困境存在于各个层级的社会团体中,例如家庭、公司和国家。团队合作产生的前提则是团队稳定、以及个体间持续的互动。具体而言,个体间的互动包括两方面,一是个体对他人产生影响,二是个体对他人给自己的影响给予适当反馈。唯有如此,团队合作才能持续进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0-12 07:55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