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信息
2 k* w4 o! Q: c/ o4 ]" ~6 G信息存在于外部,一切可以观察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信息。
/ E* n% P+ Y+ t( c6 Z* N所见:文字、图画、实景、虚景
) j: \7 X5 Z$ W ?$ q. e所听:声音、音乐
4 \# ]' k8 T0 U) F r所闻:气味5 _6 u+ _1 g9 q( ]6 \
所味:味蕾感知到的信息,酸、甜、苦、辣7 J! V. `1 l3 R# K
所触:触摸觉察的信息,温、热、凉
- K- q5 W3 Z( w% B2 w所意:通过以上刺激产生的觉察,也算意会信息! B: }7 C* P9 Y! X' L6 s
接地气获取优质信息的方法
/ b" H( d+ ?) s1、关注自己喜欢的公众号、微博、知乎、豆瓣% e7 }* P/ h3 ]( p8 f2 E8 J' ?
2、多看一些经典书籍* y O1 b% ]) Y8 p m' {
3、善用搜索引擎* t% F! D5 ]& p) ?5 Q% K1 p0 ^
$ @, o: Q1 _* C4 t W# a/ B+ x
|记忆
" {5 I! D: o7 O4 W# `& q把外部的信息输入到自己的大脑中,并保存下来,称之为记忆。根据保存的结构不一样,又分为短期记忆、长期记忆。
# Z- h$ C7 S1 N& p% Q生物化学解释:人类通过五个感受器接受信息,最终信息汇集到大脑里,刺激大脑的神经元,神经元受到刺激发生生化反应。短期的刺激产生的关联较少,形成短期记忆;不断的重复刺激,会使神经元的突出细胞生长,发生关联,形成永久记忆。
! ]8 n* ~, D8 k+ ?0 U, y7 O. X4 B5 M3 T5 I+ s$ O" k1 I
形成长期记忆的几个关键因素:7 O" ?' B& Q" z
1、信息要有一定的编码规则,杂乱无章的信息无法有效的进行记忆存储。
/ |0 m* z2 s' _0 b/ y2、新吸收的信息要和已有的信息产生关联,才能被联接起来。
! q9 c& }/ K$ e" }2 J3、要进行大量的重复刺激,保证细胞突出不断生长,形成新的记忆网络,否则要从头开始。1 p* B9 M r: f+ u1 Y
4、前三步是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第四步就是高效的内化吸收,通过实践应用、传授分享达到最大效果。
2 D/ F1 P- p1 ~% Q
' F) a7 [5 W% U5 B6 \# ~|知识
0 G+ T5 e& E/ B( q% X d1 ]通过吸收不同的信息,存储于自己的大脑中,形成记忆;通过逻辑关系把信息可以调用、关联起来,我称之为知识。% J" y8 P+ G! A- L+ f& Z8 Q# b6 X
你通过学习,记忆了很多语言词汇、语法结构,这些信息存储于你的记忆里,通过你的理解和吸收,你可以把这些信息在说话、写作调用出来,这些就是你的知识。( ]! u0 `- A, B, y( m
而写作的这个过程叫做写作能力,能力有高低之分,是对知识的反复应用和总结,才会让你的能力更加娴熟。/ }* r' w4 X( v- `) F
# D; o# Y2 k; }3 V! E
虽然你获取了知识,但是知识包含的类别非常庞杂,要想把自己的知识高效的利用和发挥出来,需要以下几个操作:) `; e/ X3 L& j! A
1、已学到的知识要在实践中应用,才能发挥知识的最大作用。) r+ j/ c0 B, ^( N( p
2、知识要进行归纳总结,系统化的学习和再提炼,才能保证知识的高度凝练。
) ^5 j4 w" ?2 P3、知识一开始是学习别人的,自己总结抽象出自己的知识,就形成了自己的思维体系。
) I$ ^7 f. C0 u+ Q, H' @+ U! @% z6 k
|能力, A$ I& U' b3 ^. Z8 z/ E
能把已知道的知识熟练的运用,这种行为称之为能力。3 _: C5 B. {2 i. I% \; ^5 \
能力分为两种,隐性能力和显性能力。再职场工作的人,多数靠隐性能力决定你的胜负。
( o2 e- x4 e: s" W; ]$ J ?1、显性能力:驾驶、游泳、英语、射击...4 t9 F& @! ~; Z5 K' ?
2、隐性能力:逻辑思维、系统思维、沟通能力、演讲能力、组织能力、理解力、策划能力....
5 s5 a, L6 d1 D- r. L" }5 b# o
$ s% p4 I' r2 h, W4 H r2 ]显性能力的学习过程:模仿—记忆—重复模仿—加深记忆—习得(形成永久记忆、肌肉适应)—创造
3 z7 H+ m# m! j! o: d0 L隐性能力的学习过程:输入信息—记忆—理解—应用—习得(形成永久记忆)—创造& a9 u% V: F: P% H# Q4 b% a
以上是学习能力的大致过程,但是能力既然高中低,就有不同的运行规律在里面,大部分人都具备一定的初级能力,成功的人区别就在于他们的能力更高级。
; I3 r$ E5 t b) u- N$ a1 A
* p- [/ Q$ P: X- D2 u3 l1 w如果想快速的提高自己的某方面能力,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8 y! e. e% j, L% {3 ?9 }( |- I8 N1、解构:把一项能力进行拆解成基础的单元,让你足够轻松的理解和记忆。
( |( M( \. w8 l2、过滤:找到一项能力成功的钥匙,也就是20%的key。过滤掉其他干扰因素,减少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这也就是高效的人抓住事物的本质,洞悉事物运营的本质规律。
' G" x0 ?3 W$ X" A3、排序:关键的要素之间有没有逻辑关系、依赖关系;如果有,请排列出优先级和先后顺序。( B' ^1 ?& H! L: h- A
4、重复:ok,以上准备就绪就开始刻意的训练吧!一万小时定律也好,反复训练到你吐为也罢,一定要反复刺激自己的神经元,让他们联结成网。! s/ e$ S0 M6 \
重复训练的时候有个关键要素:别在舒适区待太久,尽快让自己进入恐慌区,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否则就是一个技能反复用十年,而自己毫无成长。8 F( n- G6 f) y, q- E
$ t/ z' R) ~! o) @7 }7 W
以上四个步骤可以让你快速掌握一门技能,严格遵守也能让你达到高级级别。如果你想达到下一个级别,还需要进行以下修炼。4 p# ^ l( e3 ^) k/ v* M$ i
5、领悟:技能熟练之后,自己的理解就会不断加深,开始领悟本质的规律,开始寻找各种事物之间的关联。# ^0 C# C+ w( j- I
6、重构:根据你掌握的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反复的应用,并不断的理解和领悟;最终你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自己的哲学观、自己的理论基础。- z9 ^8 N- u6 v, T
% X6 W; \2 H! N+ r|智慧 d4 ~/ `4 u: c! ?$ [) i4 }2 s
百度百科了下智慧的解释:7 a$ ]; H# {9 T3 |" r2 g
智慧(狭义的),它是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物质基础)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包含有: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中庸、包容、决定等多种能力。智慧让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会、宇宙、现状、过去、将来,拥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与智力不同,智慧表示智力器官的终极功能,与“形而上谓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处,智力是“形而下谓之器”。智慧使我们做出导致成功的决策,有智慧的人称为智者。
4 T+ Q1 a" V, W' C智慧是由智力体系、知识体系、方法与技能体系、非智力体系、观念与思想体系、审美与评价体系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遗传智慧与获得智慧、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直观与思维、意向与认识、情感与理性、道德与美感、智力与非智力、显意识与潜意识、已具有的智慧与智慧潜能等等众多要素。
- Y3 [& H: g+ b5 X& U% x
9 y1 F+ Y) H; c3 l8 e( s% ]智慧超出我的能力范畴,再次不多作解释,只总结一句。
; A# j% X+ u6 |7 t智慧就是自己总结的哲学观、方法论、理论知识,通过验证证明了世界本质的运行规律,普世大众,形成可留传的智慧。
j' z$ _6 ]6 q5 h& L' Y# Z. S; j+ U3 [+ E( K
第二章:如何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先附上一张图:《简单的信息吸收和转化的效率》9 e% {! S- `& s! _9 N
希望大家了解知识的吸收和转化是层层精进的,越往后越难,也是很多人无法坚持的,也是大部分人无法获取到真实的能力。你总想躺着听课、躺着减肥,那只能说你痴人说梦!
" b& g* w: F' p. F; g4 J g6 q 首先来说下知识转化为能力要经过那几个流程:
/ W. C# D. i1 n第一步|吸收*输入
; I9 y$ i$ c( w+ J; i这个过程我们每天都在做,无论是被动的吸收还是主动的吸收;比如你每天接受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网络新闻、同事八卦、电视、传媒,还有一些主动吸收的信息,就是自己看书,参加培训,听广播,看视频,总之就是通过看、听来接受信息。至于感和思我们后面再说。
* d! O4 R" o o* D) V当然,被动吸收的信息基本对你职业生涯没什么太大作用 ,只是在生活中起到调和和娱乐的作用;如果提高自己的知识,只能主动的学习,可以看书、看视频,网络教育、和高人聊天、培训、有机会去读个MBA,出国留学更好。
/ N# m7 l$ z6 E' t) J$ J( B- D很多牛人,光通过看书就可以达到很牛逼的地步,太多成语和典故了,不再说了。当然如何看书,提高效率,看那些书什么的,我就不说了,自己领悟。
; J A2 [& B M2 i4 K
5 z- G4 S1 m. J另外还有一点,现在的人喜欢收集信息和知识,这有点像吸收的前奏,比如:微信、微博把好的文章收藏下来,转载分享出去,而自己永远没有时间去看,去消化。还有我之前在当当经常因为促销买了很多电子书和不错的书,认为自己将来会好好看完。其实很难去看完,因为缺少时间和动力。: T R& `: Z+ O: \7 K; G6 ~) p9 }
$ c( p6 G- j! o! s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吸收、消化知识,而不是收集;要尽可能的主动吸收信息,过滤垃圾信息,因为你的时间很宝贵。) Q9 A$ U" X$ A
4 `+ E6 f# O# W+ `) Q& t% M第二步|解构*理解
C4 L3 k) E9 O: z. W% `% C第一步很简单,到这一步就很难了。举个简单例子,中学上学的时候,老师总是强调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要举一反三什么什么的,可当时我就是那么笨,只能理解那一定点。虽然老师也多次强调,上学时的我们记忆里是最好的,理解能力最好,其实理解知识没那么简单。, L( D; \, x& d7 y
. v8 `* \* n1 z2 p" t' U E9 U4 g
要能理解书籍里的知识,牛人的观点和理论,就要知道形成这些知识、理论背后的原因。他们是谁,为什么写这些东西,给谁看,目的是什么,处在什么样的环境等等。挖掘背后的东西才能理解当事人的思考方式,才能理解这句话真正的含义。 z/ }# Y7 v o6 p
当然了,以上说的很简单,做起来真的很难,因为你没形成习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学习到的知识和自身体会去结合,才能更好的理解。就好像别人说的再美好,自己没有亲身体会,永远无法理解那种美好之处。
$ d( m' n t5 S
: `( I5 p) Q) g4 q* k/ {% w第三步|总结*输出
+ Y( U/ S5 \+ @+ J% N% R在开始这章之前,先提出两个概念。- S/ D5 J3 ~) z) p
显示知识:显性知识其实就是可以看得见的知识,可以量化和直接获得知识。比如,开车、游泳、编程、绘画。这些技能可以通过学习培训获得,别人有,你也可以有。0 n( O5 _3 C/ O
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更像一个人的标签和特质,比如:毅力、理解力较强、还有一些通过经验、感觉获得的能力,这些能力属于个人特有,别人无法直观的看到。
/ s, R- X1 B' ]) f- U2 m8 b( q4 f4 X0 \' ?# U
输入:指人通过五官接收信息的过程,这过程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是接收,输入到自己的脑子里。
, o: q8 Z1 J$ l& e" U' O输出:通过写、说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和信息整理出来。常见的就是作家写小说。输出比输入更重要7 Q$ h/ `5 w( z8 |$ q2 D
在开始总结,当你看了很多书、每天关注很多信息、听了很多牛人的分享,你也能理解这些信息的含义,知道这些理论的意义,但是你仍然无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因为这些知识没有转化成你自己的,没有消化,我喜欢叫内化。" l6 x) s, H/ p9 j! F
* y5 q1 H: Z5 s& I; o. l
如何内化,第一步就是总结,总结其实是一个输出的过程,不能光看,光听,在脑子里琢磨下就完事了,要总结出来,形成白纸黑字落实到纸上才行。一开始总结可能没那么系统、也会废话连篇,就像我现在写知识转化这样,废话很多,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重要的不是写了多少,而是你究竟写了没有,输出了没有。4 c6 t% a O: y8 X
! L3 r2 h2 B% b1 w; ?在举几个生活常见的例子,有些人经常说我要减肥,说了几年了也不见她减肥。或者经常说我要学习什么、什么,我要转行成为产品经理,可是从他说这个事情已经好久了,不见任何输入的东西。比如:你为了达到你的目标付出了什么,看了多少书,写了多少文档,跑了多少步,画了多少画?没有输出的言论都是扯淡。
! s' p6 A( b! v. a/ R! j
0 m5 ~% @- ?6 R6 T& s8 n$ c: r最后,来说下如何总结,常用的一些方式:
3 |' L d3 X# |' S3 X比如,看了很不错的书,那么你写书评、写读书分享,输出《某某书的读书感悟》;
7 q- s, A1 p1 a9 P5 ]; T5 I8 T& }8 E比如,看了电影,你可以写影评,哪怕几百字,配上一些图片、海报,输出《某某电影的观后感》;
4 o% f! p$ a; v比如,你出去旅行了,常规的输出是拍照,但是光拍照不够,你要整理出来配上文字图片和感悟输出《某某去处的游记》;
( p! V B0 s/ h0 ?& F* W8 y说点工作常用的,比如你在公司待了一段时间,会常用一些文档,把这些文档模板整理出来,输出《某某文档模板》;
1 A( _" H' {2 w& F! R" V$ s还有就是大家常看到的各种管理理论“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OCOSA分析法等等系统理论输出自己的管理体系;3 n0 P: B# ~9 @, c) e4 K0 F, U% F
把积累的知识、输出的成果分类整理出来。2 s/ p/ m- c1 K9 O o8 C+ j
N. f) @& Y. A; X C
输出:系统知识体系的建立
: g% h4 t2 x2 _通过以上步骤,加上坚持的结果,你可以获得初步的《个人知识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分类:$ N& @7 a- G7 x$ b
4 G$ Y2 P1 P* X+ L. d8 U- 《生活技能知识体系》如:游泳、羽毛球、唱歌、吉他等等;
- 《工作技能知识体系》如:行业知识、产品管理、项目管理、如何市场分析、战略分析、战术制定等等;
- 《隐性知识体系》如:如何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从紧张、惧怕到从容不迫;持久力等等。4 x% |, P, I1 L3 z1 [ l+ p
9 t( _; R# s0 ^& a2 M第四步|实践*分享& m# G: W" g! S k
个人知识体系建立完成之后,你就很牛逼了吗,其实能坚持到第四步,起码你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借助构建的知识体系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但是这些知识体系还存在电脑和纸上,并没有完全内化到自己的血液里。 ?/ m. [2 Y& X- v' U2 ~
' F9 ] M$ H+ O
第四步就是反复的实践测试,把你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去和自身的工作生活结合起来,去体会其中的变化,哪些是正确的,哪些事错误的,在向牛人学习,请教。最终目的就是反复锻炼这些知识,优化这些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吸收它。 K+ d5 p9 T0 d" e7 s: o
/ w2 Q) E1 Q+ o
第五步|领悟*内化
- e: h( J' L# t# X'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你对新学到的知识或技能有了新的领悟,只有经历才能检验你学到的理论知识。这个时候开始有了自己的感悟,对知识体系进行较深的理解,开始修改更加适合自己的方法,或者干脆自己写一套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
' ^4 _% w- `/ \& A3 D1 d0 v5 b
. s2 _& h; D/ v& W4 j; s y是不是有点像学习一套武学之后,自己领悟了更高深的境界,撰写新的心法或者套路。
9 ~6 X1 n- y M9 ^" i' s" Z( ]最后,这个技能成为了你身体的一部分,融化在自己血液里,你随时可以调用,而不是去搜集资料才能知道,这项能力成为你的潜意识,你终于内化了它。
, J/ ^2 s4 O8 X$ y5 f, o8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