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卫星外部电磁环境的分析' _' g V. ^+ X% l6 W
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对卫星外部的电磁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对工程经验数据的总结归纳、理论预估和电磁场仿真软件的精确分析等。
+ _) [+ O; t$ d4 {, @2 x- i对于大功率射频发射机产生的有意强电场分布,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公式对其进行粗略预估,即根据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发射天线在某方向上的增益估算卫星外部特定区域的电场强度,计算公式[2]为:" M3 `4 j: }. r
5 h' O/ u6 ^& w0 ~1 Y+ ~# O
其中Pin为射频发射机的发射功率,r为关注区域距离发射天线的距离,G为发射天线在关注区域方向上的绝对增益。. t1 ?- c! U& N& a
需要注意的是,该计算公式仅适用于天线的远场区,且在天线与关注区域之间没有明显的金属结构遮挡,对于天线的近场辐射区域,或者飞行结构较为复杂时,该公式预估的结果会有较大的误差,此时可使用电磁场仿真分析软件(如Ansoft HFSS, CST, FEKO等)进行更为精确的分析。
5 y c: ^! O6 ], x, X使用电磁场数值仿真分析软件对星外的有意强电场分布进行计算时,所使用的模型必须包括完整的卫星星体模型,以及其它星外天线和大尺寸结构部件,而模型中微小的细节则可以简化或忽略。 & C; u. w C6 y0 p# o; z+ P
图2给出了使用FEKO软件对发射天线在星外某区域产生的电场环境分布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圆形反射面天线在其后部区域产生的电场分布情况,该区域的场强最高值为25V/m。
( _& Q4 ]( j6 w# F# c6 d6 O) r; U2 P- Q, Z b
图2 发射天线在星外产生的电场环境分析示例2 Z4 f& ?: Y) @; c- F" W H' T
对于卫星普通单机设备在星外产生的无意弱电场环境分布,可通过对工程经验数据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预估,即对星上所有单机设备EMC试验中的电磁辐射发射[3](RE102)测试结果进行归纳,将各单机设备在测试频段内的辐射发射值进行叠加,得到一幅完整的星外无意发射频谱图。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安装于星内的设备,需考虑星体的屏蔽,将辐射值减去星体屏蔽效能,才是其在星外的电磁辐射值。另外,对于星上全新研制的单机设备,是无法得到这些EMC测试数据的。
+ \; p V% L; b& E- \* b/ p相对于归纳总结方法所得到的较为粗略的结果而言,电磁场数值仿真的方法能得到更为精确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使用电磁场仿真分析软件(如Ansoft HFSS,CST等)对单机设备主要电磁发射途径的互联电缆进行建模,将电缆中传输的信号作为激励源,计算得到单机设备通过互联电缆在辐射到星外的电场分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