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陆妹 于 2020-6-2 09:50 编辑 5 l5 W3 a+ E" K- ~
3 o$ a2 b: W$ ]/ [
从搭积木到真正的开发,国产化任重道远!
2 I' k! Q2 Q/ d1 VEDA365原创 作者: 魏孔刚 % b; s2 V% H; ]* \5 A. ~
: d4 a5 v& d# f& g0 ~4 N3 f4 Y
, D, s0 G& O4 d3 X) x Z# r6 M) |
1 _# Y, W- [+ |2 x* U* D& \ E5 T7 ^0 s3 j5 U0 w& O# }
% h: |) _% _) ^ ]: m北京时间2018年7月6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向多位记者确认,将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额外关税,意味着“贸易战”已经开始。
. M8 _. j% e! R1 V7 y, S" ^/ a3 ?" R0 ^
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已经快两年了,但是贸易战给中国各行各业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大多数人的眼睛都盯着出口,担心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板凳上少卖了800个,还是插线板少卖了200个……其实低端产品的出口惯性是很强,短期内影响很小。 6 |: s( B% x& i: @0 U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对我国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国内的电子工程师们应该都能亲身感受到——我们在各个产品领域内都受到了影响和冲击。
3 M* q0 J: z( B, j/ s; e* V- T: H% N
在这个紧要关头,竟然还有人说:“贸易战不要紧,我们公司还小。”
5 b. t9 {# K8 l/ l: c4 G
$ p, G+ z5 d3 ]. v3 o" Q- K9 r
V- _- s: d* i
( w% }6 C" }/ `6 b& Y- F. Z6 N事实上都有哪些公司受影响呢? p/ O% z. ?. G# @
我们可以看到18年中兴是第一个被卡脖子的,而在这之前也并不是没有,只是我们没有太多关注。然后到19年五月份,统计数据显示仅在中国大陆就有200多家已经被卡脖子了,到了10月,又新增28家。虽然说现在这些可能跟你没关系,但是只要你有追求,只要你想在行业做好,总有一天会触动美国的蛋糕。 4 v+ I. e7 [6 k2 p7 d
那么中美贸易战,真正的背景又是什么呢? / d% q# i& Q: S; t9 V1 ]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很多行业确实已经开始领先了,比如通讯行业、高铁、高压输变电,还有无人机、人工造岛、以及已经占据全球80%份额的龙门吊。 ! H* Y( k7 i2 ]# c( j- ^& q+ h
再看另外一个数据,现在中国的体量已经非常大了,中国的GDP在全球排名第二,而且远远超过第三。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制造业领域,中国的份额已经占了36%,美国只有21%,看着都害怕。
8 C+ Z* w2 f! l
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功之后,按道理讲我们应该闷声发大财了,但近些年确实有些高调,很多人看到中国已经超过美国了,喊着说中国有石油,有稀土,我们可以卡美国的脖子了。本来美国就在天天在找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的证据,有的人就硬生生的非要给人家送上去。 刚才我们讲了中国在各个领域内基本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究竟这程度有多大? ) B7 A% [2 M. b
在现代工业的39个大类中,据统计中国只有4~5类相对领先。今天在座的工程师朋友们肯定知道,我们的一些产品已经不错了,但是芯片还是使用美国的,同时像华为中兴这样的公司,在通信领域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列,但是直到今天为止仍然要给高通交专利费。我们是不是真的值得骄傲呢? ; ? g5 `4 c7 V! G( B/ h
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是什么?
" H2 I( Z! M8 L+ |8 O% Y( P
中国建国70年以来,我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只有两个,一个是文学奖一个是医学奖,我们在基础领域还没有突破。再看一下2018-2019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美国是50%,中国只有4%。从公司维度上看,2019年全球半导体前15名,中国大陆的公司在哪? 我们在别人的地基上建房子,还沾沾自喜的说:“我们成功了!” ' Z8 Y* S- P% Y6 Q8 L; r
* v) v/ n9 q# d4 A3 X2 P
2 i( p* b# j/ R# B: r9 E
+ a+ m# @& q3 v" j. x; _5 l8 i$ w1 p8 G再来看产品开发,我与产业内的企业打交道比较多,至少认识上千家小企业。通过观察我发现我们的企业产品开发都很简单,与其说叫产品开发不如叫产品集成。 + ~9 g7 _2 k7 b2 Z0 r
早在十几年前,中国山寨文化流行的时候,美国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克隆”,我们去硅谷与国外硬件工程师交流的时候,对方直接了当的说:“你们不叫开发,你们叫集成。”后来我明白了什么叫集成,比如说拿着高通的方案,把产品堆出来,而不是做出来。 4 Q! K& _; d' D, W- u
我们很多工程师连国外方案里的元器件都不敢改。所以这不叫有开发能力,我们只不过是帮别人打工而已。尽管我们的市场份额已经很高了,但我们的基础仍然很薄弱。
4 h' B9 N! L6 C
中国自古以来就很大,人口多!国土大!但是大就厉害吗? ) G( L5 H0 d S5 ~
整个地球就是个大丛林,美国当了老大之后就盯着老二,最早的时候是苏联,接下来是日本,如今轮到中国。 , G5 D" B, U5 I& Q; f* ]2 s8 _& a
" @$ t/ X- E. ?* K5 G2 B3 }/ Q
% X. {( j9 e, _: g& M% h j9 s/ f+ }' r
1985年,美日签订《广场协议》,内容就是要日元升值,降低美国的贸易赤字。美元兑日元很快从1:200多变为1:100多,最高的时候变为1:87。整个日本的贸易都受到了很大影响。而在之后的四五年内,日本的GDP还是呈快速增长的,但日本GDP增长的速度赶不上日元升值的速度,所以实际上日本的GDP是在下降的。1995年以后,日本的GDP到了顶峰,从此再也没上升过,而且经常出现负增长,这就是日本失去的二十年。 ! g& q* X3 t+ f/ ]# Z2 Y
在《广岛协议》之前,日本曾一度占据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的50%,到现在只剩7%。
/ c% @! W. d0 m. d' g
在九十年代,市场上的内存容量还很小。那时候以SRAM、DRAM为主。全球95%的内存供应日本厂商,唯一的例外是摩托罗拉。到现在日本只剩下一家非主流的供应商了。 ; \2 I2 F* a8 V0 ^
有人说国家层面的事情我考虑不了这么多,我只是一个小公司罢了,但是在珠三角周围每年有多少公司倒闭?原因是什么?有的公司年产值销售额都是几个亿啊,也有不少开发人员,为什么倒闭?
! ~8 O1 S7 w1 j" ]3 g
因为大而不强,生产制造很强却没有研发。 0 U* L5 H6 u: v9 D o0 n
! L# ]+ v" ~! X9 V. w# {- D
' o0 L) v, Z0 O/ u2 {6 B! i( T
: H) `$ v" F5 h9 j1 s4 \贸易战下的供应对策: ; O3 R) b- G4 F
9 W* q7 S$ `9 b: Q7 o/ t; Q$ }. i7 o, ~$ f& R+ k
第一,别人卡你脖子,首先要躲开,就是去美国化。我们还有日韩台、欧洲、国产可选。所以,我们必须重新找资源、重新投入开发。辛亏影响没想象中的那么大,大家还是要有信心。
- j; Y& `$ R0 {) Z3 Y
其次,去美国的影响力。韩国跟日本经常在政策上跟着美国人走,原本华为的通讯设备在日本占有率很高,但现在日本政府已经确定了,不再使用华为的设备。因为美国在日韩有驻军,中国虽然与日韩贸易量大,但是日韩可能会顶不住美国的压力,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前准备,除了去美国化还要去美国影响力。 ' L' P) @) G9 Z
我们经常说,“住在自己的房间里面,舒服一点,安心一点。”那从长期来看,我们还是要尽量用国产的。幸亏近些年我们在很多领域取得突破,在很多领域有所选择,不是一点都没有。 ! P f9 |8 b% G! T) H4 c$ j
华为的第一块芯片,我们从06年就开始用了。经过十几年的准备,美国卡我们脖子的时候,应对起来才能显得游刃有余一些。
) X! p$ x5 A6 K! a
从操作系统来看,谷歌与微软也会进行管制,还好我们国内也有的选择,虽然生态系统不好,但是能用。 . i9 R: f+ |4 d; V4 f( L2 z) J% v
在开发工具领域,我们差距还是很大的,但是我们华大九天与概伦电子等厂家的产品还是能用的。
1 d/ Q7 v z. K" N & n5 {% S8 _2 O4 p$ k& f a
8 [' u4 {2 \2 p6 J( R0 E# N
, {- O9 ~7 W2 G+ W+ g6 f9 m国产化替代带来的挑战: 8 N. u/ Z: I: a" G# K8 ]
# I( {) Y7 ?" L6 x4 l
* ?" n, @9 R7 ~
从设计领域来看,器件资料不全,性能指标有差距,器件集成度低了,可靠性差。
! h( |2 i( i0 Q/ ]8 j: P7 |
从产品供应与服务的角度看,供应柔性差、器件可获得性变差,就要求提高库存备货;同时服务能力不强,问题解决周期变长;产线自动化程度差,器件质量离散性大,这又要求对产线支持提高、对产品可服务性需求提高……
6 w1 f% U: Q( k; v
以上问题都可以从开发来解决。
/ d( f% K, n4 `; v: T5 c
举个例子,比如元器件,性能差一点,像接口器件防控能力不足,我们就要在外面加防护,不能拿过来就用。有人说美国器件就这样,你为什么不行?但没有办法,现阶段确实不行,我们只能通过开发设计将它用好。例如有的器件功能不足,那我们也可以拿两三个其他器件替代。
" K7 K* ?5 Q9 p$ n* \9 Z . X. Z3 _7 T9 | N: w
/ b: o+ @2 o- X F( q
国产化器件更大的问题,其实不是性能、功能的问题,更大的是成本与供应的问题,迫使我们要用多家的器件。一些小的器件我们可以用BOM级替代,但是这又会带来新的问题,比如A、B厂家的驱动不一样,那我们需要再做兼容。如果器件过于复杂,BOM级替代仍然无法实现,我们用方案替代设计。方案性替代其实很常见,比如我们在做终端的时候用高通方案,用MTK方案等等。
$ J4 i( c, B: h( H6 B9 _
再举个例子比如说像英特尔芯片,我们可以用ARM来替代。以前行业内的服务器绝大部分都是X86架构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架构是ARM架构,它也是一种方案的替代。 - m0 s* W8 b% }7 v1 C* |
所以,当供应出了问题,我们一定要去替代。国产化替代最主要的问题是“多家的替代”。
* l; Z; B; s& L; `7 N
0 S6 Q; L+ G, S- R: L5 @5 }7 I! x. n+ B% h
" f5 I& t6 `- h* n/ L
最后再说一下“局部方案替代”,这可能是国产化后面临最多的问题。比如说我们有个芯片买不到了,美国不给我们供应了,也没有其他人卖给我们了,那我们可以用一块电路去替代,也可以用DSP等等。 $ L# t+ i5 J, t9 c; r) V
这也不是新的解决方案,最早的时候很多半导体厂家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把一块功能电路做成模块,最后慢慢把它做成芯片。只不过我们以前吃快餐吃惯了,拿来就用,现在要重新走这条道路了。
7 M2 X$ A9 b- [; k
操作系统的替代很难,需要我们在软件上做好模块化的设计,做好分层设计,我们到时候换了个编译环境,改几个模块就可以适应不同的操作环境。对我们的软件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 e; u! L5 ]% ^: H$ D1 L: K
除此而外,我们以前使用的元器件质量很好,很少出问题,我们现在要重新构造我们的能力,做好器件工程、做好EMC设计、安规设计等等,整个都做好了,把国产元器件的短板补起来,这样才能做一个好的产品出来。 + T) |/ ?/ ^0 J) M, u% m$ x" V
最后,我们再说一下开发。我个人总结了三点: 7 |+ o# a- d2 f
1、想要用好,先要弄懂 2、产品是设计出来的,不是测试出来的 3、研发是万恶之源(不要推卸责任,不要出了问题就找供应商)
5 D. ?7 o0 u7 d+ {! C8 R
我认识的开发人员,经常修理供应商。以前全球供应,你的选择余地很多,TOP3的供应商围着你转,你要什么给什么。这样的场景现在是见不到了,因为供应商不能力行了。国产化带来的机遇,只有很少部分的厂商有能力把握壮大机会,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去帮一把。 举个例子,苹果以前用LG的屏,但是LG和夏普比还是又差距的,苹果就投了十亿美金,在LG建了一条产线,帮他们把产线理顺。
6 M9 a0 h; A' g
有时候供应商能力有限,不帮不行。我记得在05年的时候,我们用到国内一家大公司的电池,经常出现了漏液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后来我们才发现,他们前端在做材料、工艺,这些有一大堆的博士、高工在负责,但是在最后的封装环节却是一群中专、技校生在做,认为这些环节难度低。最后我们只能派几个工程师驻场,花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彻底解决,直到现在也没有发生过类似问题。 ; `8 r3 `: p2 c- n8 M
另外,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服务因素,客户想的很简单——你的产品,要么好用,要么好修!
; O9 ~, a, t. X" H6 V) O4 T( L7 |% F 6 e( e& l& _. p$ `0 L
0 k# R' ]/ q2 ^" {; v
早些时候,诺基亚的手机质量是公认的好,甚至开玩笑说可以用来砸核桃。到了智能机的时代,苹果的屏幕大,一摔就坏,但是你去苹果店维修,他会直接给你换一块手机,不耽误任何时间。
1 _; x: \/ E, s) _
所以说,我们的国产化器件既然问题比较多,那么我们就把服务做好,不但要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将服务因素考虑好,更要把客户培训好,不能说有事情就派员工去,很多时候是来不及的,成本也很高。同时还要把备件做好,要考虑特殊元器件的库存。
: `, d- w) c3 n; @; m. e
L" c3 W2 G8 |9 \9 I+ q3 N' a% H4 J l
! p# R" s/ |& \" k, S, D% {! w$ R
总结一下。 贸易战给国产器件带来了成长的机会,同时也促进了产品开发能力的提升,以前是搭积木,现在是真正的产品开发。 要注意的是不能骄傲自满,尽管我们在很多器件国产化取得了突破,但是与国外巨头还是有很大差距。我们以前只看到了冰山在水上的差距,没有看到冰山在水面下的差距,我们在技术积累、战略规划、知识产权、生态产业链等方面仍然有巨大差距。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大到强、提升研发能力、降低进口依赖,我们的路还很遥远。
# k/ P5 P) |$ d, L' A# X/ S
/ s Y6 T: C" {) _2 O, r$ V( R7 i9 J
9 w- D" A E$ T: |/ e; T& _3 E9 `8 j7 B' y2 C" j; S" g* ] Y7 ~/ V t% C' v c7 x% g0 T& B' {( }5 Q0 D& ]
注:本文为EDA365电子论坛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R; _7 e0 I# r# F+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