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在《德鲁克黄金笔记》里谈到过组织不能只依赖天才来运作,为什么?8 F/ y( k {% h
4 Q) P8 [- J# R) K7 M8 U所谓“组织里少不了某人”,意即少了他,事情就办不成了。按德鲁克的观点:
( e0 Z4 m+ O) h0 J5 b! z4 X+ W- b% F, L V- `! J/ u, l
“通常我们说‘少不了某人’,其原因不外有三点:
: [8 ]( B1 h$ C( W* Q8 }, y3 M( `
一是某人其实并不行,不过是管理者没对他苛求而已。
5 \5 r8 E' @4 y5 y7 e
+ p: A- u, ~. S, w1 @二是由于管理者本人的能力太差,误用了某人的才干,只是在勉强支持管理者的生存。
5 \- P. ]8 d' G0 `! @1 T' @4 _- m; y& G" B% Z& E0 x& T+ W- a5 J
三是本来潜存有某项严重问题,幸赖误用某人的才干,反而将该项问题给掩盖住了。”( R" K1 y2 s) r8 A
4 i0 G; p) ~) D% p! s; L
强人后遗症
6 a, w+ _9 G6 J3 q) Y+ _; z) _! m3 ]% g) s1 W6 s, S
德鲁克举例说明“少不了某人”时,说了美国一家连锁店新任总经理拔擢青年职员时的故事。那位总经理有一套做法:% v! V6 \; j3 p8 E A1 F/ s
3 F# ^& s' G9 A/ m$ e
凡是有主管说起本单位“少不了某人”,他立刻调动那人的职务。因为他说:2 j0 C! `& W* W- c* a' D0 b
1 r' l# Y, U8 C: v9 v“一位主管如果说少不了某人,不是主管自己不行,就必定是那位少不了的某人不行;甚至于两人都不行。所以,我每次听到这句话,便马上决定要尽快找出答案来。”
% p4 J3 i4 A7 x! L# u
7 Y( {, l# V, m/ D) b& s2 w1 O因为用人着眼于机会,而非着眼于问题。唯有经得起绩效检验的人,才是可以拔擢的人。这应该是一条用人的铁则。& k6 W- b2 _7 o. f/ I
( w4 `" W# z# U
唯有如此,才能开创一个有效的组织,也才能激发热情和忠诚,使组织有活力和变革的能力。' C% P$ c4 y( K2 _9 t
6 ?9 u* v1 T- e. g4 x( g9 c反之,对于一位没有杰出表现的主管,或毫无表现的属下,应该予以断然的调职,调他到可以有绩效表现的职位上,这是领导者用人的责任。9 x' y1 G" l6 v2 u4 e
5 X# T: }* S# K0 h7 R若让他继续待下去,只会影响全体人员,打击团队的工作士气,害人害己害组织。尤其若主管无能,则不但剥夺了属下发挥专长的机会,而且对于主管本人来说,也是一种“残忍”的行为。德鲁克爱以美国马歇尔将军的故事为例:
( W+ A8 H% Z7 M3 o
* x! g; ]. \: q2 M+ b- o1 _$ y5 C7 H“一位将级领导若无特优表现,就必须立即调职。”* `8 R. k0 [: Q' n8 r
* C' ?. ]) G$ U$ l4 p# j有人质疑道:“主管调职,我们找不到继任人选,怎么办?”
) ]; t- Q3 b7 u* [$ n& M6 }. Z( q4 r
马歇尔不理会这类意见。他说:“我们所重视的,只是这位主管能不能恪尽其职。至于何处去物色继任人选,那是另外一回事。”
6 E3 q( g1 P8 }4 O# _' T, B Q' j- `7 [1 |( O( J+ L: r7 t- M( D
他接着更进一步解释:“因为他不称职,仅是不称于此职;而不是说他在其他职务上也不能胜任。所以,选派他出任此职是我的错误;因此,我应该负责找出此人的长处来。”
0 `7 |4 h- b5 [0 K$ G: J+ t% a" c7 ~. C, D% S/ _
在马歇尔将军的用人世界里,没有少不了的某人。因为他不断地培育人才,使军中的将才,出类拔萃且源源不断。
& g7 F6 w0 l% V2 S) I) P# R( R4 J' q3 h& ^* F$ i0 t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经马歇尔将军提拔,后来升为将级军官的人选,在当时几乎都是籍籍无名的年轻将军,艾森豪威尔将军也是其中之一。
3 S% e0 q2 j* V/ f! L; G: l/ M2 ^( [# C9 l6 q: j( m
当时他官拜少校,年仅三十余岁。到了一九四二年,由于马歇尔将军的用人得宜,已替美国造就了一批有史以来为数最多的才干出众的将领。+ {0 f6 l% M! ?3 h
2 o) k/ V7 I; d& B. f经他提拔的将官,几乎无人失败,即使勉强算是第二流人才,也只有很少几位,这真是美国军事教育史上最辉煌的一页。而德鲁克曾为马歇尔将军做事,所以才有如此的观察和了解。: I! w+ a: z2 O& p( \( v
# m# [* {* H! l强人后遗症是,一旦当他离开了组织,组织很快就会瓦解,酿成一场灾难。
1 Z: w! _# Y: L* B6 L; d( w8 R& F E" b. J4 @( ]
强人之所以能成为强人,只是因为他急欲证明自己是个“强人”,不愿培养接班人。如此一来,组织就必须仰赖强人,而强人也更要控制组织,使之成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 L u" W- E0 E% o2 C! N8 S/ h; G
- @; O- Q q {! m: ~1 t; ?3 x
最终,只能寄望他“心肌梗塞”挂在办公室的墙壁上,要不然就要来一场“**”才能挽救现况。可是历史证明,“**”只会带来恶性循环,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8 _6 m6 m! |) k. V& }1 z
+ e* |6 w( M# W& v
强人总认为这个“组织”少不了自己,因为自己对组织太重要了,甚至认为“组织”对自己的需要,远比自己对组织的需要大。" e0 ]2 A" d& j* C* {6 S. I' R3 P
6 D2 R; Z- ~9 \7 E$ E为了实现自己那个伟大的使命,就会不顾一切地一意孤行,听不进他人的建议,想要除去自己的眼中钉,用尽自己所喜爱的心腹,最终为所欲为,走上自大的不归路。
$ _& V# ^; Y0 w- X) ?, z: y$ D$ U. `
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天才,最后将组织送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里而不自知,甚至会埋葬他人的美梦,断送其他家庭的美满,让更多无辜的人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 e2 ~; M) j* s& X0 h" U0 P- n$ p3 I# D
本文摘自《德鲁克黄金笔记》(东方出版社)# ~9 I7 s; q7 Q3 m9 u& l7 x, X' w
) ^) p9 k) G9 I$ U" c; Q
% Z5 W. L+ U; B1 C9 G
" ]- _; R0 s+ c+ f* l极视智库专家詹文明:& t2 G7 N4 W7 \
, t8 c% C1 i+ D师从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亲获大师指导,从1992年起担任彼得•德鲁克“高阶管理课程”:《全方位经理人——经理人与组织》、《有效的经营者》教授,是资深的德鲁克管理研究实务专家及其管理哲学思想权威代言人。; x& P6 H6 s" I6 {* ` ]
. c, o! \( a3 |$ Q5 W
詹顾问累积三十年实务经验,二十余年的德鲁克管理专精研究与实证,在亚洲地区特别是台湾及大陆两地有十余年的教授实践经验。担任过杰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深获日本TDK高度肯定,彼得•德鲁克“高阶管理课程”教授,远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大中华地区董事 CEO首席顾问。
O: Q0 p* w3 y$ g0 y% _9 y7 B9 M& {& T7 S$ J0 f* V
詹文明著作有《管理未来:卓有成效的德鲁克》、《德鲁克谈企业管理》、《德鲁克谈自我管理》、《德鲁克黄金笔记》以及德鲁克管理思想漫画丛书“杜老师系列”等。
% ~. S; I1 ?# Z% Z
- [# `2 ?' Z) K8 H5 g 4 a! b. Z! x% Y3 }$ X- J: J9 d
5 X5 l3 \+ D6 S& k
5 k0 l1 A1 f2 n3 r5 ~6 a; d. Q& v4 Y* M9 {8 o0 B0 V
& G" Q; n. ?/ `, n" V$ Q
0 I6 q) s6 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