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039|回复: 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年轻工程师怎样成为“高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4 0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年轻工程师怎样成为“高手"' ^1 a0 \; c4 n- F

0 `+ D: @6 v4 ?) W5 Q
* H: z9 x, N, L! q" r# o9 A这里我把自己的一点感悟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 |) i  G! F: C+ X2 e* @" M
   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成为高手的必要条件,喜欢新生事物,对问题喜欢刨根问底,以钻研为乐趣。那种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仅仅把工作当作饭碗的人连熟手都成不了,更何况高手。有好奇心的人,可以为解决一个问题通宵干,躺在床上也在寻思解决方案,这样的人就是高手的胚子!
( R8 ]$ T& b3 L4 v7 o: y+ u   做事谨慎细致,考虑问题全面。技术工作来不得半点粗心马虎,否则问题多多,后患无穷。甚至给生产、产品品质造成重大影响,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马虎的人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工程师,只可能当当助手,哪个上司敢把项目交给一个马大哈?改,难呐,本性难移!趁早找个理由炒他鱿鱼!% u- r: ^3 T2 I7 y! O
   模拟、数字,高频、低频,软件、硬件,模具、结构,甚至文字功底也必不可少(撰写产品使用手册、工艺指导书等等也可看出一个人的专业水准)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企业中的工程师不是研究学问,也没指望成为科学家,是为企业的产品服务的。因此,全面的知识架构对于迅速完成产品开发任务非常重要,复合型人才更为难得。既然是高手,当然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否则,难以独挑大梁,只能做配角。没有全面的知识,要上升到项目经理、研发经理层面是不可能的。企业中的工程师必须时刻关注成本、生产工艺、用户需求、测试环境、采购渠道、配套厂家工艺水平等等许多方面,一点不慎后续问题就冒出来了。你的设计再好,工艺性差,车间生产装配调试困难,导致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或者配套厂家工艺水平达不到又有什么用?或者器件采购困难,经常影响按期交货也同样对企业不利。时刻提醒自己,产品是赚钱的工具,自己才能的张扬要服从这一大前提。这里要特别提醒那些学历高,某方面技术精深,但对企业运作、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物流管理、行销模式、市场调查、用户心理是“二把刀”的人,不要自恃一点DSP皮毛就以为可以天下无敌,谦虚地深入基层,熟悉一切,虚心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才有大为!
+ y: {' a: T+ y8 k7 t   思路开阔,能从市场、用户和生产工艺角度考虑产品开发。唯技术至上的人,思路狭隘,即使聪明过人,只能扮演一个处理具体问题的小角色。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赚钱,能赚钱就是好产品,不能赚钱就等于零。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多研究所、大学开发的产品填补了多少多少空白,但在产业化过程中却总赚不到钱,最后落满灰尘。企业的工程师,务必坚持市场第一,用户至上的开发思路,你的工作仅仅是开发出低成本的、工艺性好的、品质稳定的,最关键是满足目标用户需求的产品,不能凭想象发挥,自以为是,要知道,用户永远是对的,你不能让他们服从你的思路,你每天窝在实验室,对市场又了解多少?,对消费心理又知道多少,别自以为聪明,道听途说几句话就轻易下结论!# K! H& }; k! V" L
   现实、灵活的开发思路是高手的重要特征。企业的产品开发是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是国家拨款的基础理论研究。树立市场化的研发策略是高手必备的素质!不要指望你能搞出超英赶美的世界级产品,你现在的实验条件、项目管理水平、人员素质、资金投入、信息交流等等和人家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你凭什么搞出世界级的东西?家电巨头投下数亿元开发手机,高手云集,十余年了,手机的核心技术还是人家的。你做过的电路、编写过的程序千万人做过,你只不过东拼西凑地组合出了一个东西而已,必须要清醒地、谦虚地认识到这一层面。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不要一切都自己开发、研究,大胆地借鉴国外的东西,绝大多数产品人家早已经普及,不妨照搬其中的功能模块,再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去搞开发才是高明的做法。再者别人的产品经过现场用户的使用,许多隐患已经消除,水平再高的人做的新产品也会从用户哪里反馈回来一些缺陷,直接模仿别人的产品,即可消除许多缺陷点。同时,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减少研发费用,抢先一步推向市场,绝对是上策。当然,受到专利保护的技术要注意,仔细看看相关法律,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从事,体会一下总还是有办法的!) R6 @3 d+ C+ v. c
   这里要一再强调,我所指的是“企业里受欢迎的高手!”不是科学院里的专家,不是陈景润!这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企业里的高手,不仅仅要了解技术、工艺以及生产方面的知识,团队意识,管理才能,协调沟通能力,系统规划能力,甚至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很重要的,这些是高手的综合素质的体现。
- L6 q# G0 s0 q4 i" j   特别对毕业2-4年的年轻工程师提个醒,要清楚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不要以为做过2-3个项目就飘飘然,人家也是那样过来的!其实还差得远!等到了二十七、八岁,你会逐渐明白的。学海无涯,除过极个别特殊天才人物,大家都是普通人,互有长短,谦虚谨慎,心态平和是成就大事的基础,总那么浮躁,狂妄,藐视他人,将导致团队合作困难,同事关系紧张,项目的进展必然不顺利,从而延长成为高手的时间,单纯从技术来看,不过在某个狭小领域有小小心得而已,距离经验丰富、技能全面的高手还有八年抗战的历程。一般来讲,毕业5-6年,技术初步达到全面成熟(那些得过且过的人,二十年也成熟不了,现在几十岁来应聘的人也不少,水平还是马马乎乎),再逐渐吸收管理知识、市场知识等其他企业里所涉及的方面的技能,30岁左右基本圆满已经非常不简单了!时刻要有谦和的心态,是在团队中脱颖而出的必须条件。

点评

支持!: 5.0
支持!: 5
  发表于 2012-7-5 17:17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5 收起 理由
dzgking + 5 不错,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0-5-9 20:19 | 只看该作者
说的不错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8-7-6 18:06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多方面五六年能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7-5-24 18:06 | 只看该作者
受教受教,受益匪浅。多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0-4-24 18:3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啊!做企业合作研究确实不一样!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0-4-26 22:44 | 只看该作者
深有体会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0-4-27 10:52 | 只看该作者
估计LZ是老板级之类的领导,要求这么高.虽然表面上看确实这么回事,可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模拟、数字,高频、低频,软件、硬件,模具、结构,甚至文字功底也必不可少......"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0-5-4 09:53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放弃一些前期的享受,还有待遇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0-5-21 09:14 | 只看该作者
LZ果然是强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0-5-21 09:43 | 只看该作者
很受启发,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0-6-9 22:08 | 只看该作者
深有体会!!!!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0-6-9 23:52 | 只看该作者
很同意LZ的观点和见解,目前正在努力中!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0-6-11 11:03 | 只看该作者
工作中不会接触到这么多吧,还得靠自学。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0-6-25 16:50 | 只看该作者
受益了,感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0-7-7 12:47 | 只看该作者
太泛谈了些吧~~有点教条的感觉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0-7-10 22:42 | 只看该作者
说的没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0-7-13 14:15 | 只看该作者
讲得容易,做得难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4-15 11:4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