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lmj206108 发表于 2009-5-17 12:01 ![]()
% _' m- ~: F0 A1 E. V3 }' u8 j这些阻值是通信行业默认的行规,可以这么说,当然他们的选取也是有来历的.简单说一下:我们把所有的通信系统都 ... ' W: y1 Z d& Q* N( I9 A
驱动端输出阻抗是恒低,接收端阻抗是恒高的(稳态条件)状态下的阻抗匹配方法:
W! _* j- }5 ^* v. N7 a' X
+ B/ E$ d+ w1 P8 t: n6 @ 1. 方法一:全匹配
~: K9 Y# U) [5 f- m X2 b2 O 在驱动端串电阻和在接收端并电阻(阻值接近传输线特性阻抗)的方式进行匹配,则传输线实现了全匹配。这时传输线在驱动端面对的是输出阻抗为传输线特性阻抗的等效源阻抗,末端面对的是与传输线特性阻抗相同的负载(包括器件输入阻抗),从传输线任一点向任一方向看去输入阻抗都是一样的,所以线上不存在反射波,也没有多次反射发生。% t I& ?: ?8 P4 q+ }
这个传输线匹配不同于模拟的以源的最大功率传输为目标的匹配,它是以牺牲功率来换取无反射的。这是数字电路匹配与模拟电路匹配不同处之一。从传输幅度上来看,到达接收端的幅度下降了一半。
9 s" |" o. s$ S) D5 V* W 这种匹配是最佳的吗?我不知道,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 L8 [6 v; v/ U0 @# [7 q; j4 u 2. 方法二:一端匹配; W& { ?- q* Q* \0 z$ \1 ^
将上述全匹配条件中的接收端并联电阻去掉,传输线负载呈开路状态,但是向源端看去的输入阻抗处处是传输线阻抗,向接收端(负载端)看去的输入阻抗是变的,传输线各点两端是不匹配的。传输线单向匹配。接收端信号的幅度加倍,向源端产生一次反射,反射信号被串接电阻吸收。该电阻将源与传输线隔离。这种单向匹配的性质与频率,线长无关,即任何频率分量都被单向匹配,虽然驻波分布会有变化。如果源输出端与串联电阻的距离足够近(没传输线效应),由源出发的波(各个频率分量)都会完整到达接收端,在接收端幅度加倍。从原理上讲,这种单向匹配是没有信号完整性问题的。 X9 F7 J& D9 J
上述原理成立的条件是源端输出阻抗是稳定的,否则会有多次反射发生,使某些频率分量的幅度发生改变,造成波形失真,出现信号完整性问题。
" e8 [8 {+ a" x; F%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