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普及一下模拟电路的历史:
/ @" b/ ~$ [) w2 V晶体管发明之前,是用电子管。
0 x$ p& _0 i0 w' Z: y8 S电子管有个特点,输入输出阻抗很高。# i% E7 c6 S& A2 D5 J" i
如果输出阻抗高,则输出电流很小,无法驱动 8 欧这样低阻抗的喇叭。, o1 h+ f' J' c
( ~+ N. V( R6 e* k. N; U7 V+ s s8 R
所以就要有一个阻抗变换器。& A+ G# G# ?) S
一般用大铁芯绕一个。* J$ n7 H) {9 ?( b' A9 |# |
铁芯的初级匝数很多,将A点和B点连接起来。次级直接接喇叭就行了,反正次级没有直流电流。0 i) v' }. p6 U! i. _3 J& M M
现在变压器初级的直流电阻很小,假设为零。! M* N1 ?" ?8 K9 i
那么任何情况下,A点和B点直流电压永远相等!这是一个强制条件。4 l7 Y E, u5 o
如果A点直流电压大于B点,只要稍微大一点点,则流过初级电感的直流电流就不停增大,直到无穷大。% s# l+ S" J' |
! d+ [9 C" M J( x3 n1 ^# `所以:A点和B点直流电压永远相等!3 F4 L. W+ Z1 j* e; d+ c
所以B点输出的信号波形必然就是叠加在A点直流电压上,也就是以电源电压260V上下摆动输出。
! n4 T$ i) N b/ {, L# H所以输出波形的正半周瞬间就大于A点电压260V,如果是正弦波,这个瞬间波形能达到520V。$ N- `4 T( c/ C: u
5 K1 K D, k/ n# ^' }5 V- K* l# O对于射频功放来说,也是类似的:* s+ [3 ?0 B1 r1 c- e' I
. b b1 {* o' t8 j7 @: b/ t
射频功放电路输出端D极有一系列阻抗匹配铜皮(包括连接D极与线性电源的1/4波长微带线),本质上起到的作用有两个:0 |* Z5 s5 P% Q" t
1、阻抗匹配。因为现代功放管的输出阻抗远低于50欧(与电子管相反)。7 H4 _0 G1 n' S
2、储能。负半周时,赶快充电。在正半周时输出高于电源电压的能量。& E# H) r# y! D& I# {+ Q
) r" Z3 ^/ C- {. o w- @) j; _( s4 c* L9 J- a% C
: V2 o% B( U+ J5 V- u- q: j* L" h |
, v8 \4 e3 W: l- T4 w0 g
- R j) `0 u" b,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