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來說明一下 , 因為我覺得上面的說法都有些觀念被誤導問題.4 V- l1 a4 I2 V6 P. R
Place_Bound_Top/Bottom 與 DFA_Bound_Top/Boottom 的最大差異是 Place_Bound是要 "碰撞到" 後才會有檢查動作 , 且Place_Bound可以設定Max. / Min. Height , 因此他還可偵測零件可容許的空間高度, 因此才可有零件重疊再一起的可能性., b) N* r/ ^) O7 x. y! u1 U
而DFA 目的就是為了組裝生產用的檢查 , 因此他根本就沒有所謂的 "碰撞" , 他考慮的是零件與零件之間是否有保持好安全間距 .- Y0 X' O; E1 t1 z
; |" S! p7 A& V6 Z原則上 DFA_Bound與Place_Bound應該畫的一模一樣.
# A7 g0 N- N2 Q6 u但是為何會有Place_Bound比DFA_Bound還大的問題?, H1 E* @; [* ]
這是因為在Allegro v16.3 以前 DFA 檢查要購買到 XL 等級以上才能擁有此功能.
0 ]7 B! R7 b$ x* r2 y但是當時台灣地區的廠商有購買到XL 等級的廠家沒幾間 , 大多僅是到 Prefermence 等級, 那就沒有 DFA 檢查功能.
' r1 V* J# A5 |, m+ \那怎麼辦 ? 於是就想出偷天換日的作法, 刻意把Place_Bound放大, 也就是把空間先預留出來.
. n, h9 ~2 |, v& B s後來這個做法廣為流傳, 所以大家現在大多看到這樣的零件畫法. 這個做法在以前的產品設計無可厚非, 因為條件還沒那麼嚴苛.# o% Z+ S3 t* x3 L% x' r: U- u1 \
但到現在的產品設計就不見得過的去了 , 自從16.6開始 DFA 功能下放了 , 因此現在台灣這邊的廠商也都陸陸續續的修正回來了.
2 W$ p- k* a, b: {% @7 x更何況自從開始支援 Step model 後 , 就更不需要去偷空間了 , 全板輸出 Step model 給機構檢查更精確且輕鬆.
7 z) s0 b) X& x7 X2 i1 ^4 e2 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