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Y4 V/ Q' ]! u6 _
【导读】接地是抑制电磁干扰、提高电子设备EMC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的接地既能提高产品抑制电磁干扰的能力,又能减少产品对外的EMI发射。在处理EMC问题中接地时有哪些实践的技巧呢?
" g+ K; }" \$ ?/ h+ j* L5 r1 o7 @; c
1 D; a4 h0 L) {寄生参数问题
- Z# F/ I3 h* E在布板的时候还应该注意EMC的抑制哦!!这很不好把握,分布电容随时存在!!% |5 ]" V8 j" o) h
W- W) n# C( b% O) a
如何接地?* L/ d/ V' @. m# [
PCB设计原本就要考虑很多的因素,不同的环境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8 h) o7 {( o1 _; R7 S: M7 ~. r
1 {7 G( k( F: F# ~地的分割与汇接. I6 `/ f6 A; I
接地是抑制电磁干扰、提高电子设备EMC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的接地既能提高产品抑制电磁干扰的能力,又能减少产品对外的EMI发射。
" ~9 W; N! k; g# _( Q2 A) P! U* u; k$ C: }
接地的含义
0 N( m& {6 ~+ p1 s1 T; l6 C电子设备的“地”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大地”(安全地),另一种是“系统基准地”(信号地)。接地就是指在系统与某个电位基准面之间建立低阻的导电通路。“接大地”就是以地球的电位为基准,并以大地作为零电位,把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电路基准点与大地相连接。: x: Z. {, c" Q+ x9 O' `
3 s. w( J2 @1 R+ m2 U把接地平面与大地连接,往往是出于以下考虑:
. c( a) R# C: O0 |2 v9 c3 b. K, x, x& u4 |
* V: R& b% M4 m/ gA、提高设备电路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 F: w, Q5 @) W# N- a7 y4 @B、静电泄放;
7 r( ^) @9 ~, T6 f9 I2 aC、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7 Y" A9 |! U! K" q, {, u
( j2 ^6 n; n/ z, A. q: K0 W6 c: Y1 r
接地的目的
9 T! V ?9 D3 |& h- wA、安全考虑,即保护接地;6 m" o1 w' O) l
B、为信号电压提供一个稳定的零电位参考点(信号地或系统地);
9 x' w1 A% |" `/ X2 v4 MC、屏蔽接地。+ Q) K: G" _# w; |; |6 Q8 W
" c; e: _* X7 I. v基本的接地方式
) F9 \3 J! t# s, H8 A, v电子设备中有三种基本的接地 方式: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浮地。
6 l2 L' _) C! @9 a- ]% T3 t5 }! x" J" H+ H+ b: r$ H$ Q* w4 t3 N
PCB工程师注意
+ e2 C! A, h6 m5 C
) K8 Q' ]0 U4 S, {' ~& {单点接地
( h2 n2 _( Y8 g$ g; Y3 v& ~$ x单点接地是整个系统中,只有一个物理点被定义为接地参考点,其他各个需要接地的点都连接到这一点上。
6 b" x+ {+ k9 `5 r; P) [
3 ^6 y6 @- O) \( c/ L/ T8 a单点接地适用于频率较低的电路中(1MHZ以下)。若系统的工作频率很高,以致工作波长与系统接地引线的长度可比拟时,单点接地方式就有问题了。当地线的长度接近于1/4波长时,它就象一根终端短路的传输线,地线的电流、电压呈驻波分布,地线变成了辐射天线,而不能起到“地”的作用。4 z# H2 K1 R: P- x( y
* C7 c1 P/ @; V# ^& G0 |9 j
为了减少接地阻抗,避免辐射,地线的长度应小于1/20波长。在电源电路的处理上,一般可以考虑单点接地。对于大量采用的数字电路的PCB,由于其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一般不建议采用单点接地方式。
7 f# @2 N( B1 w8 T$ {8 Y% u: q8 }6 T- r! `1 |6 k; X
多点接地
. ]/ S0 g# q% O2 f8 T& v3 T$ I多点接地是指设备中各个接地点都直接接到距它最近的接地平面上,以使接地引线的长度最短。% J, q4 _( l$ j8 D8 Q: m& z! k
" D) W: Y( i! K多点接地电路结构简单,接地线上可能出现的高频驻波现象显著减少,适用于工作频率较高的(>10MHZ)场合。但多点接地可能会导致设备内部形成许多接地环路,从而降低设备对外界电磁场的抵御能力。在多点接地的情况下,要注意地环路问题,尤其是不同的模块、设备之间组网时。地线回路导致的电磁干扰:$ p- c. M* X& C$ p0 A
5 I* n* b# P' L理想地线应是一个零电位、零阻抗的物理实体。但实际的地线本身既有电阻分量又有电抗分量,当有电流通过该地线时,就要产生电压降。地线会与其他连线(信号、电源线等)构成回路,当时变电磁场耦合到该回路时,就在地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并由地回路耦合到负载,构成潜在的EMI威胁。
! S3 R3 e" U, [2 R9 Y5 Y) v1 p2 P
1 M: @) h2 E" ]/ E9 ?/ z浮地
2 H3 h4 }& m5 x& l7 J浮地是指设备地线系统在电气上与大地绝缘的一种接地方式。
: \0 ]" l/ `! }) U
7 ]) K+ |4 C* u, e: {由于浮地自身的一些弱点,不太适合一般的大系统中,其接地方式很少采用关于接地方式的一般选取原则:对于给定的设备或系统,在所关心的最高频率(对应波长为)入上,当传输线的长度L〉入,则视为高频电路,反之,则视为低频电路。根据经验法则,对于低于1MHZ的电路,采用单点接地较好;对于高于10MHZ,则采用多点接地为佳。对于介于两者之间的频率而言,只要最长传输线的长度L小于/20 入,则可采用单点接地以避免公共阻抗耦合。
) N% z3 }* a" j1 m. b+ ]& D
1 \) P0 Y5 G& g5 o: Z对于接地的一般选取原则如下:
% b/ t" _5 R0 ^6 H) s' ](1)低频电路(<1MHZ),建议采用单点接地;
/ w. ~6 i1 \: X- r4 c- j% b1 v(2)高频电路(>10MHZ),建议采用多点接地;5 ^% ]# J2 |% d/ s3 }( H3 A
(3)高低频混合电路,混合接地。
3 T1 |( R8 `( a* H) h8 F R, K( H9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