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1单片机的这些学习心得,你悟出来了吗?
! b& i% z% }6 k7 ^
+ k! u( u9 s( ], w6 O, R+ W2 H1 l! I; @: Z/ I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学习51单片机心得体会:' E6 K1 B% D# q* x4 \
: o- |8 \% e' O1、我从不说51是基础,如果我这么说,也请把这句话理解为微机原理是基础。% _; n/ [7 k# o( r8 H7 _- [
! e& O8 [- T9 B% }0 `
2、对51单片机的操作本质上就是对寄存器的操作,对其他单片机也是如此。库只是一个接口,方便使用者使用而已。
" k* b j& A3 v
7 g; ^* x; `* ^, e' l/ ?3、汇编语言在工作中很少用到,了解就好。( l; x+ d* {% R/ n F/ c: R: O
8 @& t/ u; n4 p# r! E( O5 m
4、51单片机的P0口很特别。
2 @9 E) f- |) b% r
* i2 ]$ Z) G% {$ U& G5、C语言就是C语言,51单片机就是51单片机,算法就是算法,外围电路就是外围电路,传感器就是传感器,通信器件就是通信器件,电路图就是电路图,PCB图就是PCB图,仿真就是仿真。
2 a, ^5 Z/ ?: I+ C1 ~) S: @) |5 ]4 v
当你以后再也不使用51了,C语言的知识还在,算法的知识还在,搭建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的技能还在,传感器和通信器件的使用方法还在,还会画电路图和PCB图,当然也会仿真。
: c9 b h* _$ \# Y, j' v4 L/ _$ j, l
: E* s1 o/ g3 E8 }6 x. f5 W
, D- P3 _$ e9 T) a! h Q9 H7、当程序调试不如人意的时候,静下心来好好查资料,51单片机最大的好处就是网上资料非常多,你遇到的问题别人肯定也遇到过。作为学习者,问人可能更方便点,但一直这样是培养不出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q/ J& h. x$ e7 W( O" B
8、有些单片机初学者觉得看例程不好,觉得就等于看答案一样有罪恶感。其实对初学者来说,看例程、理解例程、再看例程的注解是最好的学习途径。做实验、做课程设计、做参赛作品的时候也是可以移植程序的,不需要自己重新实现(当然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独立完成好)。
! ^: b9 M. I6 z. `- X% G但是,要清楚,移植程序不等于学习单片机,最重要的是知道例程是怎样的框架及实现方法。初始化了哪些寄存器,做了哪些引脚配置,调用了哪些函数,那些函数又是怎么实现的,设置了哪些中断,用到了哪些片上资源(UART、ADC等),查询了哪些状态,如果状态变化(触发事件)又会做些什么等等。由此整理出一个流程图并知道其实现方式,基本上这个例程就学习得差不多了。
) _& K3 w9 _9 r9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