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33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物联网节点的共通性:需要电源来运作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20 15:00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2-26 1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物联网节点的共通性:需要电源来运作

    % C8 e: A. i1 {# b; x/ ]. M& _5 X7 q$ Y% E7 j1 Y. J7 D7 S
    物联网(IoT)连结性是一个热门话题,但除了在因特网方面,它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几十年来,工业以及某些商业应用就会将各个种类的传感器以及换能器(transducer)链接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据捕获设备与控制系统,物联网只是扩大了那些终端节点的范围与数量。
    1 N, v) H7 l) i% D1 G+ ~5 W
    要以物理方法传输讯号与数据有许多技术选项,有的方案仅需要最低程度的讯号调节(signal conditioning),有的则是更适合需要完全调节与数字化的讯号。在众多选项中,包括利用RS-432/485接口的有线链接方案,还有ZigBee、蓝牙、Wi-Fi等等专有无线通信方案。
    1 O1 C4 b: @1 W; |; U9 O
    所有物联网节点都有一个共通性:需要电源来运作。这可以透过能量采集(如太阳能、振动、RF等等方法),或是较长续航力的电池;使用以低占空比(low duty cycle)、低休眠电流以及恰当电池的系统,很容易可以达到10年的电池寿命。

    & ]+ [0 T& E5 f
    其实有一种较旧的、有线的解决方案可以解决这个电源的问题──也就是自供电20mA电流回路(current-loop)界面(如图1)。我们很容易可以假设这个简单、古老的接口已经几乎过时,也不被推荐应用于新设计,但情况并非如此;事实上,IC供货商们仍持续推出采用这种回路的、功能更强大的新产品。

    ) W. I+ e! v% D9 U( v
    图1:自供电电流回路的设计是简单与技术简洁性的范例,也是其优点(来源:ZHAW Zurich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 C! i7 ^% x* ?& F
    在今年稍早Maxim针对发表的MAX12900超低功耗、高度整合4~20mA传感器发射器模拟前端(AFE)就是一个例子(图2);该组件包括许多额外功能,但核心功能是可透过双线4~20mA电流回路接收电源并传输数据。其主要限制在于传感器与其调节功能功耗不超过3~4mA,而这种情况可能会需要外接传感器电源或是更多的线路,这会削弱自供电优势。
    . [0 e7 M7 N' v2 {$ t# v% D
    图2:MAX12900是一款相对较新的、采用自供电电流回路接口的组件(来源:Maxim Integrated)
    - j1 `% ?! g( R/ v
    为何电流回路接口这种旧技术还被运用于新组件的设计?以下简单介绍其背景,会对理解原因有帮助。
    - q+ I3 h" M3 r7 _- P
    随着控制系统在1930年代与1950年代从气动式(pneumatic)演变为电气式,最常见的接口就是0~20mA电流回路,也被称为4~20mA回路。其概念相当简单有效:目标讯号──无论是来自传感器或是传输至作用换能器──最低讯号值为4mA,最高则为20mA。

    9 d, g& F  a4 X1 L
    虽然这种回路最初是为模拟讯号设计,却没有任何控制协议,因此也可以被用于呈现数字讯号而非模拟讯号,其格式结构(format structure)可以最小化。而在几十年前,随着讯号调节电路以及其ADC/DAC大幅降低功耗,以数mA的「免费」电源来让该类电路运作变得实际可行。
    / L, J+ E; I/ h. ]0 P+ s% u
    无论能不能自供电,电流回路在工业化应用上都能带来一些显著优势;不同于诸如RS-423/485等电压接口,这种低阻抗回路对EMI相对免疫,这在工业应用环境中是一大优势。此外,该回路具有一种整体性的、不花费成本的方法能让系统知道线路损坏(最常见的故障模式),因为电流会下降至容易识别的0mA。最后,做为一种单回路涵盖每个端点(one-loop-per-endpoint)的互连,它相当容易安装、标记、追踪以及除错。
    2 d" S& k5 t  o3 F" T( ?
    而其缺点是,随着工业回路的数量增加,线路成本与安装工作负担也会增加,此外需要提供每个回路一个从几V到大约24VDC的电流源;如果是跨不同位置的多个回路,可能还需要电气隔离以避免接地回路(ground-loop)问题。
    * ]) I5 o5 \* m- p! |) ]( F' u
    毫无疑问,老牌自供电电流回路仍有它的一席之地;与大多数的工程决策一样,没有简单、唯一的「正确选项」,只有针对不同应用的「最佳解决方案」,而这当然需要经过权衡与妥协。无论如何,在一些较旧的、由来已久的技术仍是好选择时,不要太快奔向那些最新、最厉害的解决方案。

    + D- @5 \( r, e+ p+ R4 q
    你在换能器设计上使用过20mA自供电回路吗?你是否尝试使用过更复杂的接口,像是ZigBee、Wi-Fi或是经典的RS-422/485,只为了达到电流回路就可以达到的效果吗?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 S6 C0 j$ F: z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3 23:2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