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130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Open Drain 硬件结构肤浅的研究【欢迎指出错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2-25 15: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傻大个牌纯碱 于 2017-2-25 15:36 编辑
6 V' t/ D) v9 m' H/ K$ Q" I, k7 S3 Y9 D$ @! N1 v- k3 m, A# ?
“鹏哥,I2C接口为什么总是要外接个上拉电阻?”
$ [  E; |" @6 R“它是Open Drain结构。”1 t* A7 Q' p6 U! b2 B# S- r
“哦!牛逼!”/ u( @7 v2 O6 i0 h7 \9 x6 M* h
. v* x/ {: Z. d  a' O+ l

$ ?' a- T2 z/ q我操,谁能告诉我 Open Drain到底是什么鬼?
8 P. U& U. u: `% B! DOpen Drain,翻译过来就是开漏,意思是把MOS管的漏极不连接,悬空。手绘一个:
1 J+ k" F4 w9 ^5 y, X ) \- l7 m; s& O8 t7 o
开漏,是把上图电路中的Q2的漏极悬空。Q1是用来控制Q2的开关的。+ d! i  x1 [) o
当CONTROL=Low 时,Q1断开,Q2导通,OUTPUT= 0;
6 o, _# q, x" D( L3 O6 g* ?当CONTROL=High时,Q1导通,Q2断开,OUTPUT处于悬空状态。
% M3 b& O  s3 _7 \所以Open Drain的第一个特点:此结构本身只可以输出低电平(Low)
0 ~$ [1 f) K6 u0 K+ P+ l; m: P+ s' Q1 S- N- o% r4 f. a, U! o8 B
如果在OUTPUT端通过一颗电阻R2连接到POWER_1.8V,这种结构就有了输出高电平的能力:
/ P, P. Q# }- Y& I0 Z  f: f ' K& v* l' V) s
当CONTROL=Low 时,Q1断开,Q2导通,OUTPUT= 0;
' \" @2 e$ \  W# I4 m8 [  i当CONTROL=High时,Q1导通,Q2断开,OUTPUT=1。
# E! Q* h- Z, W7 W" z$ dR2的就是常说的上拉电阻,它的取值不是随便的,需要根据OUTPUT上的等效容值来选。在I2C的SPEC中第40页,专门画出了R2和等效容值的关系:
. d0 z9 m  C/ P" H, n 9 K/ ?0 s- o' n% a. e" l
图中可以看出R2(纵坐标Rp)和等效容值成反比例关系,简单地根据OUTPUT的波形来说:
  R7 I- F) c7 TR2越大,OUTPUT上的上升沿越平缓;R2越小,OUTPUT上的上升沿越陡峭。上升沿的平缓程度就是我们常说的上拉能力。越陡峭,上拉能力就越好# A8 c/ [/ w6 T5 F8 h4 r
需要注意的是,R2越小,功耗就越大。所以,R2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先放一个大的上拉电阻,然后测量OUTPUT的波形,如果上升沿很陡峭,可以' |" }) s% l, K$ x; w$ u
考虑再放大点;如果上升沿太平缓,那应该放小点了。$ Q; |$ i3 H( c* W- T: p4 ^
MTK老的平台,I2C的上拉电阻放的是2.2K。新的平台都用4.7K上拉,这也说明了MTK的CPU制作工艺在提高。: @) @. L6 a# Q, {
同样,这是 Open Drain 第二个特点:如果要输出高电平,需要外接上拉电阻! ?3 w% L; n8 Q/ s; J9 b9 G
3 E# K; z# a; ^1 r" l! k
将两个 Open Drain 连在一起,只要有一方输出Low,这条OUTPUT就只能是Low了。I2C协议中,如果设备要占用总线,需要输出Low电平,就是这个原理。- p5 G* u' A0 L% J
这是 Open Drain 第三个特点:逻辑与,多个Open Drain的漏极接在一起,就相当于“逻辑与”的功能+ L: o4 ]( @4 k5 V
5 z: ~- Q* }9 W5 x7 K3 U
Open Drain 除了用在I2C上,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电平转换(Level Shift)
, h1 n' A0 K  _7 d8 \0 s# a0 H在N355上用 Open Drain 结构搭建了一个I2C上3.3V与1.8V的电平转换,如下图:3 F3 G  D) {  F* ?/ z

( O- v( ^& h" K$ @* R$ d这个电路很有意思,1个IO电是1.8V的CPU与IO电是3.3V的IC本身是不能接在一起的,但通过这个电路,它们不仅接在一起,还可以进行I2C通信!) n! f+ w0 c9 g) \
当理解了这个电路如何进行I2C通信之后,也就理解了电平转换。这个电路在进行I2C通信的时候,有下面四种情况:& W9 S" d; P4 U. f7 {4 `* c% f- c
CPU发High电平(1.8V),Q6702/Q6703的Vgs=0(Vg=Vs=1.8V),两个MOS关断,IC端还是High电平;
- M1 p" d1 E( [* y, N% s2 b5 @CPU发Low 电平(0V),Q6702/Q6703的Vgs=1.8V,两个MOS打开,IC端的高电平被拉低;
% o- N: k4 [- L; M4 t) B3 r) PIC端发High电平(3.3V),Q6702/Q6703的Vgs=0(Vg=Vs=1.8V),两个MOS关断,CPU还是High电平;
/ |% V/ P' x/ x' x, A! Y0 OIC端发Low 电平(0V),Vs=1.8V,Vd=0V,MOS管内的二极管导通(MOS管结构所致,S极和D极之间有个PN节,相当于二极管),CPU的高电平被拉低。+ e" |  z# c6 @

! i5 v" d! g( o  j; E- z
7 o2 t9 O! b8 G) I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admin + 20 很详细,图文并茂,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7-2-25 15:35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指出错误
alooha 该用户已被删除
3#
发表于 2017-2-26 08:0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20: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alooha 发表于 2017-2-26 08:04
( v# p: b* N" C! \0 d% q# e+ L哇!好详细的开漏研究,楼主辛苦了!
3 D  J: ^& _) N5 T
有错误的话请指正哦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7-2-26 21:25 | 只看该作者
找PCB工程师合作,可以在此处留言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7-2-26 21:25 | 只看该作者
找PCB工程师合作,可以在此处留言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7-2-27 08:56 | 只看该作者
总结的还可以,总线的上升沿时间是R*C常数决定,驱动能力看集成管的参数,外部电阻只是提升驱动能力,理解有误请拍砖!

点评

Heng,上升沿的时间也是一种驱动能力的体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7 10:34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2-27 10:34 | 只看该作者
HengliangYau 发表于 2017-2-27 08:569 R( M0 I* F8 U9 `$ E
总结的还可以,总线的上升沿时间是R*C常数决定,驱动能力看集成管的参数,外部电阻只是提升驱动能力,理解 ...

0 y% b$ {2 f/ n2 hHeng,上升沿的时间也是一种驱动能力的体现
1 ]  o5 i6 }1 |" I) Z' F" s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7-3-4 16:49 | 只看该作者
那个电平转换电路的左边(CPU这边)通常也要加上拉电阻,拉到1.8V,而且P-MOS的S-D之间并一个二极管(稳定可靠)

点评

那个电平转换电路的左边(CPU这边)通常也要加上拉电阻,拉到1.8V[/backcolor] ——这都被你发现了,是我漏了,其实这个电路还有前端部分,在CPU那端已经上拉了。[/backcolor] 而且P-MOS的S-D之间并一个二极管[/ba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9 16:27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16:27 | 只看该作者
wy_703 发表于 2017-3-4 16:49
' v- o+ E, i; ]- O3 E# k) p, i那个电平转换电路的左边(CPU这边)通常也要加上拉电阻,拉到1.8V,而且P-MOS的S-D之间并一个二极管(稳定 ...

8 j+ J- Y+ e* C$ y- `: l1 C, Y! r那个电平转换电路的左边(CPU这边)通常也要加上拉电阻,拉到1.8V# {! @: b8 v$ ?4 N  o" c
——这都被你发现了,是我漏了,其实这个电路还有前端部分,在CPU那端已经上拉了。
  U5 x& _3 z, s, Q而且P-MOS的S-D之间并一个二极管
# W0 t: z9 j: z, z0 [* P——用的是N-MOS
6 u7 ^. y0 @! ]8 o" i+ a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7-4-14 11:29 | 只看该作者
jaky 发表于 2017-2-26 21:25
6 g2 L2 I  w7 |; n; h) {6 m6 `  e找PCB工程师合作,可以在此处留言

1 E7 r5 j% x1 P, Z' p
) l4 y# u0 s: H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1-7-2 15:02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15#
    发表于 2018-11-19 21:5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19 12:08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