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cadence培训,本来上一期也很想去的,但是由于其他事冲突没去成。
9 L) \8 n& N" {7 K1 Y7 x# e这次培训带给我的感触很深,就是感觉很多牛人都去听课了,大家好学的劲头真是深深的触动了我。- D; Z2 n4 J; L7 O1 z
不是有句话说:我不怕别人比我优秀,我只怕比我优秀的人比还要努力。是的,在深圳这样一个充满
! x4 t5 G/ b4 ~/ L- p3 k竞争的城市,各路大神各显神通。不要说你止步不前,哪怕是你进步慢了,就有可能面临被淘汰,
Z* [/ b8 z/ X+ t9 V2 g1 }6 ?2 g还听过一些老工程师说过,深圳是一个给的工资的城市,只要你有能力,哪里都能产生财富,哪里. ~' r7 T/ u: u4 k+ l
都能大放光彩,但是能力靠的是积累,是不断的拼搏、奋斗、学习。这次参加培训的所有同学,
9 ^# \4 W8 s" h5 v( l/ a不管年纪大点的、小点的;能力强点、弱点的,公司差点、好点的等等,你们所带给我的都是一个
r) u' ~( H% f充满激情的人,同样也就是所谓的奋斗者。能加入这样一个大家庭,我感觉很荣幸,同样也很骄傲。
/ R' S0 [$ f! j' b6 q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起进步,让我也充满的激情。 
& C- |! g3 j/ y7 M6 s2 l$ K! \) I 废话不多说了,我把这次听课的一些随堂笔记整理了下,希望能对没去的同学有点帮助,/ R2 n0 Z" v: F4 i+ A# W
也希望去过的同学能够给与完善和指正。
4 Y9 S+ w' x5 q3 k--------------------------------------------------------------------------------------------完美分割线
7 \( T5 P6 h/ p
, D8 f# u$ }+ M项目名称:HDTV(方案:TI 8168)Soc芯片 布局:接口电路靠近接口放置(PHY芯片) PoE网络供电(路由器)PoE模块,RJ45网络接口设计:不带变压器,挖空变压器地下所有层铜皮,自带变压器,挖空最上一排孔到板边所有铜皮,数字地使用单点走线的方式连接到数字地地铜皮。 SDRAM DDR DDR2一般使用远端T型拓扑,DDR3一般使用FLY-BY拓扑(特殊菊花链,4片以下和T型拓扑差别不是很大)。 主控芯片的引脚设计一般已经默认了DDR设计拓扑:地址线在数据线右端(Fly-by拓扑、菊花链),地址线在两组数据线之间(T型拓扑)。设计前仿真,是为了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和规划好线长、线距。 曼哈顿长度:两直角边的长度。SMD器件距离板边保证5mm以上(SMT),至少保证长边,不能保证增加工艺边。 机壳不可以直接接到板内:使用磁珠(封装1816以上)+电容(20pf/2KV优先保证耐压)的模式‘机壳地以下不可有除机壳地以外的所有信号,包括数字地。 装配安装孔,要么直接连在外壳地,要么保证净空距离2.5mm以上(具体跟防 静电等级有关)。所有的外部接口都要增加 ESD防护,并且适当的增加共模电感,外壳接外壳地,并在旁边预留磁珠和电容到数字地。 相邻DDR芯片相距保证3mm以上,最多5mm。DDR2以后芯片自带阻抗匹配可调ODT,但这仅针对数据线,所以其他的地址、控制、命令线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做阻抗匹配,针对DDR3的Fly-by拓扑一般使用终端匹配,走线最后上拉,并且是Stub无限接近零。走线顺序:一般先走地址线(地址线一般最长),然后走时钟线,根据线距(以时钟线为基准一般±200mil)要求绕线,最后走数据线(同样以时钟线为基准)绕线。 数据:10根一组(D0-D7 DS0+/DS0-)同组同层,尽量少换层,切记不可跨分割,DDR走线区域禁止走其他任何信号线(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所有的Layout,都不应该使用某一经验值(特殊情况特殊处理),都应该以芯片的Layout Guide为准则,选择合适的拓扑,合适的线长、线距。 叠层设计时,尽量保证层叠对称:敏感信号优选地作为参考平面(DDR信号、DVI、USB等) 2 F. G$ m" b7 d `( J
--------------------------------------------------------------------------------------------完美分割线 * e" \5 B" n; u" C( [
这次培训,我感觉收获很大,学到不少的东西,也解开的心中的一些疑惑, 接下来的所有培训,我都努力去参加,希望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 感谢杜老师、感谢吉米大师、还有那个讲数据线阻抗的大师(不好意思 不知道怎么称呼) ; K0 G- ^. z4 v
. t0 y+ L4 k \0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