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陈而出 SSD固态硬盘革命伊始 不过我们也高兴得看到,与传统温彻斯特硬盘之间的革命即将开始。得益于闪存(Flash Memory)技术的不断前进,另一种新的硬盘形式出现在了我们身边,那就是SSD固态硬盘。
4 f5 O2 p. b: @! T) X
4 t, O. S0 o0 E) X* F% a7 v9 Y: f w 4 r7 {2 A) W2 h/ l5 G% A* U! E
SanDisk UATA5000型固态硬盘 SSD(Solid State Disk)泛指使用NAND闪存组成的通用存储系统。其特别之处在于没有机械结构,利用传统的闪存特性,以区块写入和抹除的方式进行读取以及写入的动作。实际上说得直白一些,SSD固态硬盘的使用形式与我们常见的U盘相差无几,只是在速度以及容量方面更加优于前者。 M4 D. c2 {) r' \$ C. a
% P, j5 B8 {/ b+ P* b6 _. P
由于不怕震动 所以在采用了固态硬盘的笔记本上就没有太多的硬盘保护设计 相对于传统温彻斯特硬盘,SSD固态硬盘在抗震以及稳定性方面表现颇佳。由于这种硬盘在运行的时候没有任何的物理动作产生,所以也就避免了传统硬盘因物理碰撞造成的损坏。同样是得益于没有物理动作,采用了SSD硬盘的系统在读取以及写入的时候也不会发出任何的噪音,所以很多以硬盘声对系统运行状态的“高手”在此种硬盘面前也将无计可施。除此之外,包括高发热量在内的因硬盘物理动作而产生的缺点也全部不复存在。
% }& q( @0 s7 w6 k) v 当然更值得人注意的是SSD固态硬盘的实际使用效能如何。编辑以一台采用了容量为32GB的1.8英寸Sandisk品牌UATA5000型SSD固态硬盘的笔记本电脑为测试平台。该笔记本搭载了一颗主频为1.2GHz的英特尔Core 2 Duo U7600处理器,采用英特尔945GM芯片组以及2GB的DDR2 667系统内存。; E! M' r% J8 i; f7 M4 t
+ y1 k2 G8 f) i. v+ {( w测试平台基本数据. I6 u; F* J+ o6 f/ r0 \( H
| 处理器( [( R+ f/ `; q7 |" j9 q7 o* y
| Intel Core 2 Duo U7600 | 芯片组2 Q7 N2 N0 @& v% f2 `- P
| Intel GM945 | 系统内存( u: O4 l! a! Z
| 2GB DDR2 667
0 _: G5 [# C% K* T* V1 |. B# r# V1 y | 显卡
0 F- _! y% X& c' w* s5 w | Intel GMA 950 | ' |) ^4 c' K% I9 Y& e9 m! `. }
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Vista Business版进行。为了更加直观的对所测硬盘的数据进行对比,编辑另外选择一块2.5英寸5400rpm的富士通120GB SerialATA硬盘进行对比测试。4 E/ r7 `, }1 w) l& A
·SSD固态硬盘与传统硬盘性能对比测试(一)
c. N6 x. @/ s( j9 r 这块Sandisk UATA5000固态硬盘没有使用时下常见的SATA接口,而是使用早先的PATA并口,并且与系统之间以UDMA 5(ATA)模式进行传输。测试数据将分别参考Windows Vista性能评定工具与PCMark05两者的硬盘子项;HD Tach与HD Tune两款专用硬盘测试软件包括顺序读取曲线在内的多项数据;ATTO Disk BenchMark的读取以及写入性能;SiSoftware的File systems与Physical Disk两项数据。
3 h/ z. T3 {! v% Y0 `6 h* L0 V( h' A0 p( R4 D
& W) i- t9 F8 F: u9 J2 cSSD硬盘Vista测试截图 得分:5.3 传统硬盘Vista测试截图 得分5.0
: G( x! h- |4 Z8 iVista性能评定工具结果柱状图 8 G \0 W4 D1 o5 ~0 i
SSD硬盘PCMark05测试截图 得分:4045 传统硬盘PCMark05测试截图 得分:3967 5 e! T5 G$ s( m0 | l
PCMark05整机性能成绩柱状图 从Vista性能评工具与PCmark05整机性能的测试中可以看出,两者在硬盘子项上的得分颇高。不过虽然得分较高,但是相较传统硬盘,其性能提升并没有那种“质”的飞跃,换句话说这快SSD硬盘的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和2.5英寸7200rpm的硬盘打个平手。
' _8 l: o$ E$ D2 y$ PSSD硬盘HD Tach测试截图 传统硬盘HD Tach测试截图 不过在HD Tach与HD Tune两款软件的测试却令我们大惊失色。按照传统硬盘的运行原理,由于圆形盘片内圈与外圈的长度不同,所以在对硬盘内圈数据以及外圈数据的读取速度并不一致,而通过测试软件我们所能看到的结果就是一条平稳下滑的曲线。
2 g) c0 n2 R# l; z0 h, g# q 3 S2 w- ?7 `& z3 s
SSD硬盘HD Tune测试截图 传统硬盘HD Tune测试截图 但是由于SSD固态硬盘并没有这样的内部构造,所以在读取整个硬盘的第一个字节与最后一个字节其速度是则是相同的,正因为此我们所能看到的现象就是一条平直的顺序读取曲线,其突发传输率、平均传输率等等数据没有任何大的波动,在传输最大值与最小值以及平均值的统计中也表现出相近的结果。' j ^* E: ^- a D
·SSD固态硬盘与传统硬盘性能对比测试(二)
; ~+ e5 a7 ]% o; l ATTO Disk Benchmark,这款软件是存储产品供应商ATTO公司设计的一个小程序。它的主要原理是根据拷贝一定的数据量来进行测试的,它按0.5KB、1.0KB、2.0KB直到1024KB的文件块大小进行分别对存储卡进行读写测试,最后用一个柱形图来明显地表现出来。
; U7 \+ ?& E" i5 c: {1 N1 D
5 H! v( Q# u4 x* D" U1 i4 i) ` 4 W7 w# O# {1 K5 L H, C- x. \
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截图 通过ATTO Disk Benchmark这款软件的测试,我们能够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就是写入以及读取两者的差距较大。这样的结果很明显是与SSD硬盘的存储单元——闪存,密不可分。众所周知,闪存芯片在读取方面确实较传统的温彻斯特式硬盘要快一些,但是写入性能却是其较弱的一个部分。
( T+ C" E J1 Z, X# P0 m
& L7 l$ K+ O" J& l+ pSiSoftware File Systems测试截图
' T: a9 H0 J7 C. P- LSiSoftware Physical Disk测试截图 而在SiSoftware中File Systems与Physical Disk两个测试项目中,我们也能看到与前面几项测试几乎相同的结果。不过在随机读取时间方面,我们则是看到SSD固态硬盘与传统的温彻斯特式硬盘之间的明显差距。SSD固态硬盘在随机读取时间的表现上显得更具竞争力。 # M. w2 |+ j. k3 X6 o$ f
·结语
3 R5 Z0 r) O0 g+ i9 w! E! C 实际上SSD固态硬盘的出现也预示着人们开始了对传统温彻斯特式硬盘的一种革命。毕竟机电一体式设备的速度再快,也很难与目前的片内数据传输能力相抗衡。尽管SSD硬盘在实际使用效果的提升方面与传统硬盘相比仍旧没有达到质的提升,但是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该种类型硬盘的出现已经彻底的改变了一些旧有的使用方式。毕竟一块不怕磕碰且没有噪音的硬盘将会给我们的使用带来无限的方便。
: G$ d i) @3 t) O/ _7 C; n+ f* \' f9 {
8 H, [+ ?) p% r; S7 R( M硬盘 革命势在必行 不过不得不否认的是SSD固态硬盘依旧存在其缺点,其主要表现在该类型硬盘读、写两方面的性能相差悬殊,在数据读取上优势明显,但在数据写入上比传统硬盘要来得慢,而硬盘的整体效能表现是在读写两个方面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SSD硬盘的整体效能提升不大的最主要原因。再有就是其寿命问题,实际上闪存芯片的擦写次数是有一定的次数限制的,频繁擦写势必会使其寿命大大降低,按照经验来说在NAND闪存中每个块的最大擦写次数是一百万次左右。最后要说的就是其价格,目前购买一个32GB容量的固态硬盘,要比120GB普通硬盘多付出300美元的代价,比120GB混合硬盘多80美元,这样的使用成本会让绝大多数的用户放弃选用SSD硬盘而仍旧使用传统的温彻斯特式硬盘。
' V, h. b) y" S6 ? W+ ^' f/ Q 针对原有机电一体的温彻斯特式硬盘的革命是必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革命的脚步也是刚刚开始。尽管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阻碍使得这种以闪存为存储系统的硬盘不能够被快速推广,可我们也仍旧有理由相信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的硬盘形式将会很快的出现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彻底的摆脱原有的那些羁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