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人从事SI不久,才疏学浅,对于理论我确实不甚了解,然微分法与极限法却是我解决问题的两大法宝,下面我仅以一实例分析说明当信号的上升时间远大于传输线延迟时,信号反射是如何淹没在其上升沿的。。。
, t/ k' C# U- a% Y5 I1 x0 n* \) E4 x3 O, i
发此贴只为与大家相互沟通交流,贴中若有错误或不妥之处还请大神们帮忙指正,晚辈不胜感激!!!!!!!!
/ u- X/ @5 S, ~# p/ z7 d& M4 ^7 k4 P) L, G8 [
传输线定义为信号在信号线上传播,当信号线延迟大于信号上升时间的十分之一(一说六分之一)时,此时的信号线我们可以看做传输线,此时的信号我们看做高速信号。/ D& i1 c6 R" X8 `
- I: j7 `9 v0 p
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定义为信号在传输线上传播时传输线上任意一点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当信号沿传输线传播时,信号所感受到的阻抗发生变化就会发生反射,信号的一部分将继续向前传播,其余部分将沿信号源方向反射会传输线,反射的多少取决于传输系数。
/ G7 L4 P. h" n
5 ^) u9 d& Z; D$ M A0 l, `5 @
1 h1 u1 e; D6 z4 O 本人发现许多信号完整性书籍在讲解反射时很少提及传输线延迟的问题,好像默认了传输线足够长的前提,虽然有些书中提到当信号的上升时间远大于传输线延迟时,信号反射会淹没在其上升沿而没有显现出来,但是如何说明或验证反射淹没,或者说反射是如何淹没的?前几天发帖探讨此事,有近50人查看却无一人回复,可见大神们都很低调,竖子不知深浅发此贴,不过欢迎各方吐槽,大小板砖。。。' {, U+ @2 t, A8 m; N2 ?
* u4 U% |* f% d8 b; V' t) q
! ^# y$ E/ U1 h- O7 s5 ?,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