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1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卓新旗舰跟随iPhone!手机电池将掀起“刚壳革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25-7-11 1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24年9月10日凌晨,苹果的iPhone 16系列正式发布了。乍一看这只是一次平平无奇的更新迭代,ID设计依旧“老生常谈”,配置上的升级“就那样”。; f4 ~/ H' h2 L/ a! l( W

7 }: u! r! P( m8 ?! m( q2 X9 i5 K9 F$ I  W
这一代比较特殊的其实是iPhone 16 Pro,因为四款机型里只有它搭载了特殊的电池——钢壳电池。
. \8 J6 K. y* x% B+ G, R1 [5 j4 Y1 t: k) ?
6 f2 L, T- @/ E* l4 L! Z
这块钢壳电池初期遭受了不少的非议,外界对安全性、成本、电池容量等方面提出质疑,并认为这样的方案有些激进,且不够成熟,更有一些“将爆燃升级为爆炸”的阴谋论出现。只是很快,质疑的声音慢慢消失不见,还成功影响了行业。
3 F' h3 s% K' D# D0 g
$ D8 P9 l& _; N8 }$ p& Z( J! _8 ~# p- M8 b3 s2 G3 y
根据@数码闲聊站等多方爆料,安卓厂商下一代旗舰引入钢壳电池的可能性比较大,硅含量提升至15%±,部分更激进的方案将会做到20%,电池容量瞄准8000-9000毫安时,甚至有“干掉”充电宝的势头。: B. K/ Q$ I3 c6 h& P8 z- ^( Z! `
6 K) z1 _, Z! D
& u  l# `) f, u4 O. {3 z/ y" a

. ~' D# I' B/ @, o7 c" i
(图片来自微博)

$ L8 x2 v# y/ o; p3 ~8 w: R
4 r. ?% j  `# S# K, c. M& q
: v" i4 C  N# z9 C3 ~这两年正是手机电池的“革命期”,雷科技也曾报道过,vivo X Fold5和荣耀Magic V5的出现,刷新了电池的新纪录——厚度更小,容量却更大了。电池容量向上发展的速度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手机的电池已经从“普普通通”的4500-5000毫安时,膨胀到7000-8000毫安时,无不让人震撼。( \5 z3 G: F, c  j3 v( M; h
0 O- L3 t6 h" `' e7 I( K  B
) A- O2 B( d/ l. a! ]8 b9 E
照这么看来,真正杀死“罗马仕们”的不完全是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爆炸风波,如果续航能力不再是困扰智能手机的因素,即便不需要一场爆炸,充电宝大概也会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走下舞台吧。7 I+ E- R; ], n+ A4 H# [5 y
/ [7 ]$ v$ P; `6 f/ r6 F5 X
4 B; ]  k1 y* B; q, k
手机电池开卷「外壳」
2 Q% G2 I( b( Y1 K: k/ j+ Q* D  ~- T" C# V
4 A/ y" T( {# Y+ a& s& S* E
$ D: W  ?; w* d* O, y
看起来,这像是安卓阵营对苹果手机的又一次“无脑追随”,一个钢壳能给电池带来什么收益,还要看看它和现在传统的软包电池有什么区别。
$ f# ?# z4 q! x) }2 P, B
$ {' q9 C2 F; J* r/ Q: i" r, `* w" u  M- B
我们都知道,典型的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一般为含锂金属氧化物,如三元或磷酸铁锂,负责释放锂离子)、负极材料(一般是石墨,负责吸附锂离子),以及电解质(在正负极之间传导锂离子,一般是液态锂盐溶液)。( Q/ ]$ `# L- l

1 ^  p5 [+ U  R  W* ?) k1 D. o5 ?  s
如今主要讨论的硅负极电池,其主要就是在负极当中添加硅材料,它的理论容量是石墨的十倍以上,10%左右的硅含量,就可以让电池容量显著提高。0 q, d" o8 t6 k( @

3 c" ?9 Q& v  E" t' v
8 b; `# g8 D# D5 Y5 T( T1 I: L7 |不过,钢壳电池的“变革”在锂离子电池的外部。
' H9 A- {# C: `: h0 H+ m& U6 i
; n$ k/ M2 c; \- c3 g2 N) m0 U
7 G; i% d- [7 a" u: q* ?0 |, ^
(图片来自豆包AI)

6 U; q0 i6 o1 Z/ h. ]+ f# Z/ b
6 Q" a6 J' \' P, x2 `; q# h5 H) y  I9 \+ w& o
无论锂离子电池里面有什么材料和结构,最终都要进行封装才能出厂使用,目前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是通过高温将铝塑膜的内层聚乙烯融化并于电池组粘合实现的密封,而钢壳电池则是通过激光焊接或压力咬合密封钢壳,并将防爆阀、过流保护电路(PTC)集成在钢壳模组里。
1 M; z" k( q% R; s/ t3 N
2 O9 {7 F( F& B
! T6 I1 A7 q8 \+ X" o区别在于,铝塑膜本身就是软性材料,没有什么结构强度承,承受不了外力冲击,一般需要厂商在电芯内设计额外的结构件,但封装工艺简单成熟,成本低,电池形状可塑性强。即便如此,在外力撬动/拆解等情况下,软包电池都不可避免地产生形变,如果遭受穿刺、冲击等,相当于直接用电芯来抵挡。7 M) d* t0 O6 y) d, W  q
' C& r  N- N" a4 \5 a2 M
1 o8 H$ ^/ \1 I) e' E" I' `1 F# V
而钢壳电池的外壳就是抗冲击结构件,结构强度远高于软包电池,避免了电池鼓包的问题,电池热失控之后有专门的泄压系统,理论上安全性更高,还便于更换/维修。要说什么不足,应该是封装工艺要求高,电池包重量也会增加,这就能解释@数码闲聊站在爆料中提到的“旗舰机搭载”的信息了。
) [. I2 `5 Q9 X8 D7 k' w5 f$ A/ E8 S4 U
5 l4 J* u" `) Y5 T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3 Y* @' _3 Q- b( u

6 t. t* a  o& K: P
3 Z! d" ?0 K3 J顺带一提,钢壳电池还拥有更好的导热性能,壳体还能变成手机散热系统的一环,这么想还是不错的吧。, v# g. U0 m& A8 R9 D6 D

) D+ i( C: u( X: ~8 E" \( q5 l+ A& [% W' E: A# P  J' z
技术挑战当然也是存在的,尤其是大规模使用硅碳负极材料的国产厂商,一方面是硅负极电池充放电过程里,体积膨胀可达300%,钢壳电池可形变的空间很小。换句话说,钢壳电池还得给电芯预留一定的膨胀空间,这就得交给厂商来攻克了。- y& K6 y1 N1 q8 G

+ n$ U6 o- q% r0 `7 z- E; Y& i! h* m' T; i
钢壳将成手机电池标配
) N7 D8 f- s. e- _; G
4 E$ e- V# F4 |! _/ l* m
. {& K1 M( l$ e8 i9 r7 k6 z; r9 t, j4 s3 o
除了苹果,三星以及国产安卓阵营的手机厂商都在开发/评估钢壳电池的可行性,@TheGalox_爆料称,三星正在推进一项名为“SUS CAN”的电池封装技术研发,就是用不锈钢材质取代铝制或软包电池外壳,目的是解决电池容量不够大和鼓包问题,将会在明年的S26系列上采用。
7 }6 B, G+ L( O7 D3 V" T, I. X4 i- m1 U7 N# U6 |$ e, t% e5 o

6 G' p0 x: |. k# Q$ J" n% J5 ?% z5 x, q; {; @! t' L% d

( M- Q3 C" g; {4 x  x其实三星SDI在2024年7月份就展示过采用不锈钢集流体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实现了900Wh/L的能量密度。可惜的是,能量密度这项记录,已经被刚发布的荣耀Magic V5打破(901Wh/L),后者还是妥妥的量产技术。$ ~+ D- ^# m. [
4 `' C' e1 }; p+ s7 I

+ {: t  D- M8 c1 W8年前的Note7事件对三星品牌影响深远,直到现在,三星手机的电池容量、充电功率仍然处于十分保守的水平。对三星而言,钢壳电池技术很有可能会改变目前三星手机的这种现状。
% u) B, I) K3 }7 o0 v& p: l1 B  R
' n# W' X& {& n6 }$ {8 {2 Y$ d6 `+ h$ L! o; \0 w& V. E! H+ A
而对于没有这类“包袱”的国产自主品牌,传统的硅碳负极电池几乎“众机平等”,从营销层面去看,钢壳电池能够为旗舰机型带来一些特殊的卖点,而从技术层面去看,更大的空间利用效率、更安全的钢壳电池也会率先成为旗舰机电池的新趋势。. D, f$ |' ?# X) E+ O
) @7 H0 c, l4 e( U9 u; n3 ?+ b8 C' Q" h

; [' M* b6 a! x# l4 [7 u至于为什么iPhone 16系列只有Pro版本配备了钢壳电池,雷科技认为,一方面可能是要给Pro机型制造差异化卖点,另一方面可能是出于成本控制、良品率等因素的考量,还有散热需求没有Pro那么大,所以Pro Max版还是用回了传统软包电池。
2 A: L$ A; m  Z' y- k% e  Q1 _8 S( I/ t% k
8 Q: l1 V) a# V
外界对于iPhone17系列的预测,其中就有关于机身材质从钛合金换为铝合金的讨论,有人猜测苹果这波“倒车”是为了减重,为钢壳电池“铺路”,这样看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5 N$ D: z* I, V1 z) E
, J1 w1 f; @! s, e2 ?

. S+ d6 ?, |" |' u
(图片来自苹果)

$ E( o% _" J8 A1 P; p
' \  |. w; o8 S9 l" w4 t% T0 J+ ^; l# J
实际上,对消费者来说,钢壳电池还是软包电池都没有区别,所有人只关注电池容量是否足够大,电池本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够不够高,仅此而已。iPhone 16 Pro上市初期,的确有不少网友带节奏说钢壳电池容易爆炸,只是这种骂声很快就烟消云散,更何况,目前也没有任何真实例子证明使用钢壳电池的手机会爆炸,或者有爆炸的风险。3 H0 B, r8 |# a+ C

, O3 g" c- M. ?1 v( [5 C9 {1 J! r" h8 T
于是,当大容量钢壳电池被行业证明是可行之路之后,真正的“受害者”就浮出水面了。
* s( a" Y. t" i7 U& ?3 p0 a: g$ c
. h! E. q2 v0 ^
# o1 }! e" {& T6 F7 x, s2 S" P5 k6 Y手机电池终将“杀死”充电宝?
+ a  P/ s. S6 \1 E) x; r
! `  M- }/ J% S( [$ P) A
, I! e  m/ q  F+ Y: F2 `! F2 A$ H  K+ Q6 M6 X
今年5月,真我通过海外官方账号公布了10000毫安时的GT系列概念机。
2 x8 e' ?" u2 Y% x
- k* f$ p; u. O
3 `8 W. a2 m3 [0 T10000毫安时是什么概念?常见的充电宝的电池容量,大概就是10000毫安时,放在以前,它可以充满1-2台手机,甚至更多。在雷科技看来,充电宝这种配件的存在,本身就是因为智能手机的续航能力普遍满足不了高强度使用,催生了充电宝这一类的便捷性补能产品。
& o5 V  s& Z" `( l$ s2 V
6 g8 h) X; U$ x4 Q
1 z/ P/ [+ z) h说起充电宝,这两个月罗马仕、安克等品牌相继发起大量充电宝召回,背后的电芯供应商被曝出其产品存在失控风险。一时间,充电宝市场大变天,引起外界恐慌,罗马仕等充电宝品牌遭重,机场也推出了十分严格的案件标准。
. b6 X2 ^7 `; D1 X* E/ r1 K' d2 I5 c  a, F1 b8 v5 f2 O- k) K

) F) A) x, @" v) t1 x  b3 r

* L/ R3 n8 P8 b: g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 Z# {$ H. z2 _, q( O! X9 t1 ^* S5 W
3 Z( o; k: g5 G- g& M" F
但真正“杀死”充电宝的,我认为并不是近期的充电宝风波,这只能让大众重新认识到高品质充电宝的重要性。终结充电宝的原因,其实是智能手机电池容量的膨胀,从个人角度出发,如今动辄6000-7000毫安时的智能手机,一天用下来已经足够。突然想起来,我已经很久没有专门在背包里带一个充电宝了。4 M' P* ~8 }7 @

4 W0 Q" W0 A& k; n: v  w* ?0 }& O" d7 e2 D0 h8 t( b
手机电池容量大了,对充电宝的需求慢慢变少了,对移动电源的没有了依赖,需求端被切断,手机用的充电宝可能就真的迎来了“末日”。/ ^7 O( `" n/ F8 n  c% }
5 z. v+ m; @4 N# c. j) g
6 ?' D! k  X! s. e1 R4 `( ~
写在最后2 ?# ^6 M% f# z( T* L5 R
& W# A5 G0 D3 {
6 d1 C0 D9 q- _9 L
- D8 O, N2 p! s
说到底,钢壳电池和硅碳负极材料一般,都是电池技术进步的一种表现。
2 _1 A2 K" I6 |
6 x: u/ y) o6 d7 m. M1 ?. i  M2 ]4 g
更高的空间利用率、更安全的结构、更高的集成度,就意味着手机电池容量还有向上突破的可能性,8000毫安时可能只是一个阶段,真我的10000毫安时电池手机,已经给“未来的手机电池应该多大”定下了基调。
0 t1 @( _5 F& _: P9 y& n3 x  Q2 Q/ I2 A, B! \
& o" l* J6 ~6 }1 c7 y+ ]
所以,不能说安卓阵营的手机品牌是对苹果的“无脑追随”,一场围绕电池封装外壳的“革命”即将掀起,倒是很好奇,经过这一轮疯狂内卷之后,手机电池的瓶颈又会在哪里?
4 ~: G2 g' O: Y, A3 a( O' p: z
8 M) P: Z3 l5 e% ?2 h* A2 ~9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0-6 03:26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