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 v0 `7 b) Y# o4 G
; Q @. z; N# C/ F: q0 D% k智能仪表未来发展趋势& S. f- W, S6 ]$ U2 Z/ ?
4 Q1 V5 h: u( P1 U; x! S! Q: C! J! O( w/ g+ a- q2 g/ }
; R9 D3 z2 w9 i5 o2 q- ]7 f3 P
(1)智能仪表的智能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 K! r/ @( [3 f x
/ D3 |: {( t0 q1 R9 J; R# G9 Y7 [' S; N9 E7 @
% t! U+ b& r4 e) u- J智能仪表的智能化程度表征着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目前的智能仪表还只是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的初级智能化阶段,但某些特殊工艺及应用场合则对仪表的智能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当前的智能化理论,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小波理论、混沌理论等已经具备潜在的应用基础,这就意味着我们有必要也有能力结合具体的应用需要下大气力开发高级智能化的仪表技术。/ |! Z" [) ?5 R, N* s* H; I- h t, Z
$ L5 n% T0 @6 H6 N* ^1 `9 y" X8 G
. `. G; I5 Y! a, g/ w& \1 G" j6 a6 Y$ ^
(2)智能仪表的稳定性、可靠性. I! Q2 R. W; l# |' T* E( S! n. B1 i
3 u# T& [8 s" h; J4 W# `4 k
1 @: T. {4 o6 A3 S1 |/ w$ g1 S; S
有待长期和持续的关注仪表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是用户首要关心的问题,智能仪表也不例外,随着智能仪表技术的不断拓展、新型的智能仪表也将陆续投放市场,这需要我们始终把握一个原则:每一项智能新技术的应用有待实践的检验,是否用户有信心和勇气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就需要安全性、可靠性技术的并行开发。+ F0 H# C/ m/ G
- f M4 P9 T( S9 t: g* `/ H. x- Y }0 M8 g% F
. V8 R2 y' Q& a+ v. a8 n1 a6 z(3)智能仪表的潜在功能应用有待最大化
0 J K: z8 j% M3 ~# q. y+ E8 }0 U. N) D1 O1 m
# S5 ^* \; _& X6 m, N5 {
I7 O; [: Q$ Q
目前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实际应用尚未将智能仪表的功能发挥最大化,而更多的只是应用了其总体功能的半数左右,而这一应用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控制系统的总体架构忽略了诸如现场总线的技术优势,这需要仪表厂商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强长期合作,以短期投资促长期效益,通过建立“智能仪表+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架构,确立优化的投资观念,达成和谐共赢的目标。7 q4 o2 U- j+ A! l' f; U
1 \5 l3 N! P2 J
' n, ]+ m" O( _6 W" i* F, i% }/ G- J9 ?; \* B: m
(4)继续加大国内智能仪表的开发投入$ F5 `( u: J3 v1 p4 q6 u7 w
: [2 H2 D2 c9 p ?3 Q/ K5 k- a$ o5 f
7 f) z+ J+ w( w
智能仪表技术及应用还需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成熟发展期,而对于国内智能仪表技术及产品开发已经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这种局面召唤着国内仪表行业共同探讨智能仪表的发展问题,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担负仪表产业的历史使命,在日益优厚的国家及政府扶持政策下,坚持产、学、研的密切结合,继续加大国内智能仪表的开发投入。# |5 X2 A% Z) j# E, R
1 t. E, T' V$ q$ g*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