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jimmy 于 2014-6-5 14:31 编辑
& i+ ~, F* h: h& V# C: B- Q2 L' Y, @
论坛排版有些复杂,大家将就点了。( e2 G, `5 G4 a. M4 o, O3 K
4 ^8 X/ X: {) l6 S% q. T
有幸参加Jimmy老师的6月份高速PCB课程。非常高兴!6 l* M5 O, J* l ^; W9 h
知识点很多,我只能写我记起来的了。然后,我再写些我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V/ a6 Y4 f* B6 t0 Z) ~% k. P/ E$ E+ g; x! o0 n8 l* H' _
什么样的PCB板子才算好板子?! _) v4 y$ S( ]+ @) U& Y {! t
8 F1 ^; s( A0 ^性能; |- }) N0 c+ l6 G
美观:孔,线,丝印,整齐等
. d; i7 x$ G7 i. JJimmy只是简单的说一些注意事项,如果每一点衍生下去,都可以成一个系统知识。
" g# [ o& B# U4 t. A9 i ~7 D- j2 E) J$ g: W/ L* I$ L
咱们从一个产品的流程来说下什么样的板子算是好板子。& Y- U/ L8 a7 c. z: e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 ]' m! D. A L c外行(如:客户,买家):这家产品的机构是否别具一格(突出自己的风格),是否接口分配合理(外接线方便,接线整齐),板子整体感觉是否美观。
6 T9 e, q! o, E% v. D( @, q行家:原理结构是否是以最合适的方式来画; 封装的选型; 封装的制作(关系可制造性问题); 各种可制造性; 上面所说的机构,接口的分配; 层数的分配与叠层的分配; 整板元件布局(这是区分新手与高手最有效的验证方法,也是有时候同一方案不同工程师画出来板子,板子会表现大的反差); 信号的处理:尤其是特殊信号的处理。电源的处理(今天重点讲了电源平面的分割方法学,后边会有说明); 过孔的合理性(今天也讲了打过孔的要点,希望以后有时间能开个专题,能全面的理解Jimmy的方法学),trace的顺畅度; 丝印的正确性和可读性好; Gerber一定要自己出,不要直接把PCB传给板厂,因为那样的话,很多问题自己就控制不住; 如果想让板子显的专业,尽量用黑色油墨;肯定还有其它的注意点了。" w T, N0 K4 P
5 o* B! Z7 J$ f& i
单板的层数评估. d$ ]/ K* G1 Y& y( d# x" T8 t
8 R0 I& b( M1 C$ x' L
如果板子是对客户的,层数确定时用最直观的方法给客户看,为什么这个板子要用这么些层数。, @& @. i2 g0 s3 `
! o" [# A c t; w2 E% b2 ]0 c
怎么样评估板子层数(不考虑有特殊信号要单独有走线层的情况): V | @3 W* Z1 D! `4 s8 m
2 m6 W* b' A' t1 G
板子最出线密度最大的地方开始
# {, m4 L, w9 i5 N+ P7 T) Z/ W一: 有BGA的:从BGA Fanout来确定要多少个走线层
; l( {+ a8 G0 _7 Z7 h下面这个地址有Jimmy的BGA视频 C( o4 `8 R( q6 p& [, J2 w0 F+ Z
https://www.eda365.com/forum.php? ... ghlight=bga%2Bjimmy* o) Z! ~3 i# Y; ?
6 G! X/ E8 f0 a) M9 w6 ^二:板子有多少种电源8 I& y: @3 ^- [: b
从电源管脚分配密度最高的地方开始
! z/ z5 y4 J2 T方法:把单板的电源给理出个通道流程来,哪些地方要用什么电源?
" e" R/ s+ j6 p+ s( a2 \. g给每个不同电源种类用不同的颜色来着色,可以明了的看清楚各种电源管脚的分布。
! l. ~# M) B1 F/ k* c' Z然后在不同种类电源不存在交叉的情况下,分割电源层,把每种电源在哪一层,在哪个大致区域给标示出来。; W- T$ X+ n0 l# |( a, n0 J
5 e' D5 C: k- p有多少电源层对应多少地层。1 p# u! s/ [" E, \8 k
叠层的对称性。
7 U1 J- X" E: m* z
, H* u$ ^& q8 ^ d7 [2 ?把几点综合起来,确定下最基本的层数。
8 L, y T+ V# a! W如果有特殊要求再考虑了。
- v E6 I' `" w* `' I
+ H) S' Q+ t8 s3 h观念问题(加大字体加颜色,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
' M+ S! P5 A4 M8 Y) {6 l5 e5 u9 m0 f* ]# g
Jimmy讲了些,他对待PCB公板,硬件工程师推脱产品问题责任,PCB细节的处理的一些做法。1 u: v8 B& ~+ j5 g: ~$ }
, M* S2 K4 r) `
PCB公板:“PCB公板也是人画的,你怎么能保证他一定是按最好方式处理的了”Jimmy讲的大概意思。
5 i/ S9 p1 b. g8 L3 z9 D. D& Xhttps://www.eda365.com/thread-72815-1-3.html 这样的帖子值的学习。
Q* g! C; f! p$ L依据自己的知识体系,质疑一切你要用到的知识。
% r# K3 @2 r( F" U$ f i' J( ?" A+ l. j9 t
硬件工程师推脱产品问题责任:PCB工程师被硬件冤枉非常常见,但PCB工程师们很少有能够反驳。Why? 因为有很多PCB工程师是被硬件牵着走(说的比较难听,但是很现实)。这也可能就是很多PCB工程师在研发体系中没有什么地位的原因了。有想法和硬件沟通,有时候立场该坚定就坚定(不能坚持: 书面写清楚观点,保留做记录)。
- R5 A8 i) n+ }' q. U& r7 g# `# g* ~$ I' _5 q [- j! c
PCB细节的处理:4 ^) M: v. p4 F% `
Jimmy举了例子来说明:SDRAM做不做等长,误差是多少,间距是多少,trace跨分割问题,电源通道,滤波电容放置与打孔等问题。6 T- n9 C1 k4 V' E( m7 s0 v$ H
* {: m- H9 l$ R3 L
在有空间,有时间的情况下,为什么不朝最好的方向做?# y( U, n, M# x* t$ S# n3 B) A
Why not?5 s( d6 n7 X+ Y) d* ?
/ |7 t3 X2 \: R$ F1 E& n
3 p$ q2 ? {6 q3 y+ }) c3 n3 l, |* X1 S+ [- Y* J
有时候我会认为,不同的PCB软件,在一定的程度上会限制工程师的思维与眼界。
]6 O: j% i" _$ y( J9 Z; m2 b) m: w3 k) z6 v2 b
* C8 h6 M4 W; ]4 J* b'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