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工程师小白如何锻炼成高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7 15:1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6-15 1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人做过技术开发工作多年,从焊电路板的小工程师逐渐做到项目经理、研发经理,现在做到总工程师,作为工程师有亲身的感受,作为研发主管,对工程师的性格、心理和知识结构有非常深入的了解,现在把自己的一点感悟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欢迎补充完善。
    8 @! ^/ y6 I. s" f* C- h, u7 }  h& H
    0 E) W4 C/ A+ n7 t$ R/ ^* X1 F! W1 K* \! g/ c$ y
    7 w4 Q! C( D" h' C1 x, q# l! @- V: T  J
    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成为高手的必要条件,喜欢新生事物,对问题喜欢刨根问底,以钻研为乐趣。那种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仅仅把工作当作饭碗的人连熟手都成不了,更何况高手。, X" L( x& X: d/ T4 ~* m1 c, |% n; W4 G( J' G6 R, u% a

    8 r' r  h; r" i9 v# z$ ~" u9 @

    ; Y( h& w9 |4 o有好奇心的人,可以为解决一个问题通宵干,躺在床上也在寻思解决方案,这样的人就是高手的胚子![size=1em]做事谨慎细致,考虑问题全面。技术工作来不得半点粗心马虎,否则问题多多,后患无穷。甚至给生产、产品品质造成重大影响,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马虎的人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工程师,只可能当当助手,哪个上司敢把项目交给一个马大哈?改,难呐,本性难移!趁早找个理由炒他鱿鱼!
    3 Q! F; e' u+ Y8 C$ Y6 L8 a' I7 Z# N3 L+ V2 F. K. U4 Q, V' A: z0 ]8 N. Z
    7 k  x2 F! ]; n9 F+ A' q
    8 B5 P" b+ }4 V) q  o模拟、数字,高频、低频,软件、硬件,模具、结构,甚至文字功底也必不可少(撰写产品使用手册、工艺指导书等等也可看出一个人的专业水准)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企业中的工程师不是研究学问,也没指望成为科学家,是为企业的产品服务的。; ?5 F/ A& U+ b8 X! R! C) b9 o
    ' u: h6 t  ?+ \- w2 @2 R, k! }: y, j! I: p: q+ j- K: r! m0 \$ L; _- b3 N" r
    - p" c# C; O9 U6 |' Q6 `# ?
    因此,全面的知识架构对于迅速完成产品开发任务非常重要,复合型人才更为难得。既然是高手,当然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否则,难以独挑大梁,只能做配角。没有全面的知识,要上升到项目经理、研发经理层面是不可能的。企业中的工程师必须时刻关注成本、生产工艺、用户需求、测试环境、采购渠道、配套厂家工艺水平等等许多方面,一点不慎后续问题就冒出来了。3 Y" b. y) s$ X# ?

    + }, v+ ]$ T6 Z( X
    - S4 |# O2 D# n8 g6 O7 N
    2 i& L/ J) ?. w& V8 |) @你的设计再好,工艺性差,车间生产装配调试困难,导致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或者配套厂家工艺水平达不到又有什么用?或者器件采购困难,经常影响按期交货也同样对企业不利。时刻提醒自己,产品是**的工具,自己才能的张扬要服从这一大前提。这里要特别提醒那些学历高,某方面技术精深,但对企业运作、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物流管理、行销模式、市场调查、用户心理是“二把刀”的人,不要自恃一点DSP皮毛就以为可以天下无敌,谦虚地深入基层,熟悉一切,虚心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才有大为!
    8 Y8 Q) B& r! T3 o) N( ~/ E( D% P, k8 S; ~& h8 \* O+ D/ k- l5 g$ Y
    ' q' d' M' m$ r( D- i. P
    思路开阔,能从市场、用户和生产工艺角度考虑产品开发。唯技术至上的人,思路狭隘,即使聪明过人,只能扮演一个处理具体问题的小角色。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赚钱,能赚钱就是好产品,不能**就等于零。7 a$ S- N) h1 r# L6 @% E- D& o  |9 S# Q. b
    ( Q; c1 T. h+ {. A5 K- `) [% z( g- ]

    $ N0 _- I  _, k) K  o2 V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多研究所、大学开发的产品填补了多少多少空白,但在产业化过程中却总赚不到钱,最后落满灰尘。5 M. ?3 w) \# ^; u% k/ ~# J  j6 {0 h* o1 A+ m( Q
    8 ?# m! a) p7 ]8 z' W8 I$ g( x6 ^) u
    " f5 H2 X# ]- p4 u+ _( m. F
    企业的工程师,务必坚持市场第一,用户至上的开发思路,你的工作仅仅是开发出低成本的、工艺性好的、品质稳定的,最关键是满足目标用户需求的产品,不能凭想象发挥,自以为是,要知道,用户永远是对的,你不能让他们服从你的思路,你每天窝在实验室,对市场又了解多少?,对消费心理又知道多少,别自以为聪明,道听途说几句话就轻易下结论!8 t- U+ S9 E$ D; @
    ! `' p& \6 n' P5 Y+ Q: f! r9 j, ^' t$ L! a

    ; ]* A: q( |, t0 t$ d- ?现实、灵活的开发思路是高手的重要特征。企业的产品开发是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是国家拨款的基础理论研究。3 t; f! o& v' p" W# D
    $ T6 B% h& C8 x/ c; g: G+ Z8 L( m* ~  ^9 C2 X% u4 u+ g  T( P
    5 w: e. d/ e. J' N. |$ L- }, o7 l
    / X% c) U! R0 ]0 I% R+ E
    , n$ k8 h0 j8 d1 i! |4 m% H树立市场化的研发策略是高手必备的素质!不要指望你能搞出超英赶美的世界级产品,你现在的实验条件、项目管理水平、人员素质、资金投入、信息交流等等和人家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你凭什么搞出世界级的东西?家电巨头投下数亿元开发手机,高手云集,十余年了,手机的核心技术还是人家的。你做过的电路、编写过的程序千万人做过,你只不过东拼西凑地组合出了一个东西而已,必须要清醒地、谦虚地认识到这一层面。) N6 [6 `4 f- I# G1 @6 ^# O  U8 F/ ?5 [2 M' w  l. G3 s" h, T, T  E$ V, a

    / \, I1 R; y) J
    ( N& n/ U* f6 L" _8 C, z4 s* f: X# o& q
    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不要一切都自己开发、研究,大胆地借鉴国外的东西,绝大多数产品人家早已经普及,不妨照搬其中的功能模块,再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去搞开发才是高明的做法。再者别人的产品经过现场用户的使用,许多隐患已经消除,水平再高的人做的新产品也会从用户哪里反馈回来一些缺陷,直接模仿别人的产品,即可消除许多缺陷点。. ]8 b( L5 ?4 p  i2 W7 M3 n7 F+ L$ u4 f5 a# H. w6 _7 k5 _8 |
    5 X9 n# y$ a: s( Y7 x$ S' y2 R% g
    % @& ?9 n$ g! v8 c5 f# Q9 \0 w3 E. _3 u
    同时,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减少研发费用,抢先一步推向市场,绝对是上策。当然,受到专利保护的技术要注意,仔细看看相关法律,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从事,体会一下总还是有办法的!% |7 B) X4 p) s$ p) H' q7 P' f
    6 t0 b/ x0 V5 [- T- @/ W% ~. e/ C
    ) l4 l) k6 h' ^, d7 C3 q/ T0 D/ f# s- V  K7 |
    这里要一再强调,我所指的是“企业里受欢迎的高手!”不是科学院里的专家,不是陈景润!这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企业里的高手,不仅仅要了解技术、工艺以及生产方面的知识,团队意识,管理才能,协调沟通能力,系统规划能力,甚至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很重要的,这些是高手的综合素质的体现。; q2 l  h* i" Q- e; V0 @" _
    & I% C& O4 |. o4 O/ n  [; K
    ; z+ _; [4 Q& q' Y
    3 h3 Y6 f) b# N) a" t* b6 F6 c特别对毕业2-4年的年轻工程师提个醒,要清楚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不要以为做过2-3个项目就飘飘然,人家也是那样过来的!其实还差得远!等到了二十七、八岁,你会逐渐明白的。, n. ~- j9 a8 @; y8 ?* `+ M& f
    . b4 H0 |/ d5 p
    + R' k1 k6 z! X+ A- `6 q. o& j8 Y0 F2 Q. L1 ^4 D
    学海无涯,除过极个别特殊天才人物,大家都是普通人,互有长短,谦虚谨慎,心态平和是成就大事的基础,总那么浮躁,狂妄,藐视他人,将导致团队合作困难,同事关系紧张,项目的进展必然不顺利,从而延长成为高手的时间,单纯从技术来看,不过在某个狭小领域有小小心得而已,距离经验丰富、技能全面的高手还有八年抗战的历程。; b+ s% b+ G( e6 i3 G) s" I& r8 X/ H* |+ U* Y

    & z" V3 K: M5 K$ L) t; H9 R0 v' C
    ) P0 u8 f# [+ G) O3 j, t( Y( F- k3 d9 b
    一般来讲,毕业5-6年,技术初步达到全面成熟(那些得过且过的人,二十年也成熟不了,现在几十岁来应聘的人也不少,水平还是马马乎乎),再逐渐吸收管理知识、市场知识等其他企业里所涉及的方面的技能,30岁左右基本圆满已经非常不简单了!时刻要有谦和的心态,是在团队中脱颖而出的必须条件。; C' c" |. q0 I* w2 j3 c* 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27 18:3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