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3-6-1 15:13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运算放大器是模拟电路的核心,要掌握好模拟电路并熟练运用到设计中,掌握好运算放大器的使用是必须的,同时对运放的各参数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 T5 a1 O7 ]' v2 }6 Z& S% E3 ?! h1 M
总体来说,运放在分析中记住两个特性,一个是虚短,一个是虚断,这两个概念是构成各种应用电路最核心的前提。虚短,是指运放两个输入端之间的电压近似短路,电压相等。虚断,是指运放两个输入端之间的电流通道是断开的,输入端之间没有电流流过。有了这两个概念,就可以分析所有形式的运放电路。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概念成立的条件是运放需要构成合理的负反馈,否则不成立。' s* Q. ~* W" s
% h! b* V9 d5 N这里不多提运放的基本知识。我在一次偶然的设计中,遇到电源电压不够的问题,当时运放的电源电压是正负15V,而我需要输出0-25V的电压,若用一般的运放负反馈来做,则至多输出0-15V范围,但我想到对于-15V电压,不就可以输出0-30V电压了?
& L. t" J& r. F$ {3 \思路有了,便立即行动起来,继续思考,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运放能否输出多少电压范围,而在于-15V的供电电压本身也是有抖动的,不够稳定,因为-15V电源电压并不是严格的-15V,所以问题出现了,我不能够直接将运放输出的0-15V电压叠加到-15V上,而必须将-15V电压也引入到负反馈回路中去,于是一个思路形成,问题的重点在于如何构建合理的负反馈回路。) F! p. m: O% k1 E+ i% a* C
最后形成如下所示的电路:! J/ |+ ~! X5 y( K8 G2 J0 z
' |( I7 k% b% `9 l" s3 R5 d1 v1 v上图中,U5为主运放,由U6和U7一起构成负反馈形成回路,最后由U5对-VCC输出。R10为匹配电阻,整分分析过程中可以将其忽略。
# U/ i7 E$ f, @ H) ?, @8 n) WU7构成1:1的反相放大器,对于U7,其输出:. Z1 l: t- m6 O9 P
+ K; h. j0 k: x式中,由图中参数R36=R33=100K,R31=190K,R32=10K得:U7out=-Uout/20。3 u2 T; p+ I1 ]% ~% ]. R9 r% M, j
2 e2 B+ q, \% u4 Q( l& B. w# y3 p! T3 u! L" q$ y) {* b+ ]$ J6 c# d& r7 n. X$ E
8 O( ]! e' R! h. g) E
U6构成1:1的反相加法器,由R34=R37可以得到到U6反相输入端的应是两个电压之和:. B9 @% T# C |. ?! B- e7 v9 r
9 U! T- p- O& R将负电压取反即得:9 ]9 f7 B/ f. q: c/ Z" y* p; j+ n6 W! J/ v: C8 N& h) e' I9 X$ g
按图中参数,R35=R34=R37=100K,R38=10K,R39=190K,则有U6out=-U7out+Vcc/20。即:U6out=Vcc/20-(-Uout/20)=(Vcc+Uout)/20。 t1 L* T( N. z: n# Y# K$ J% @7 d3 L* R
最后,由运放U6引入到主运放反相端形成反馈,由运放虚短:
! F$ l% v$ e3 o( d/ M+ G$ FUin=U6out=(Vcc+Uout)/20# t5 Z$ H$ |, @7 x9 K0 N
整理后:Uout=20*Uin-Vcc* b9 \0 w2 b6 A7 t! ~. b& o. S6 g" t1 n# P0 l. _/ g: l
由于是对-Vcc输出,所以:URL=Uout-(-Vcc)=20Uin。从而可以得到更大范围的输出,此时Uin必须>0,因为输出已不可能为负,整个电路的输出范围由以前的-VCC到+VCC变成0到2倍VCC,并且整个过程均有负反馈稳定输出。
8 {0 ?5 I6 V" L# q$ n; P+ g- t
$ G. x4 A6 ?; u" z" ?& O7 \
+ ?: i/ O/ Q/ V上面的设计最终满足了要求,其关键在于将-VCC也引入到反馈回路中,使得输出是对-VCC而言,而并非是对GND而言,于是增大了输出范围。上面的设计中,应该注意的是构成运放比例运算的电阻取值,应该适当偏大点,否则可能会引起更大的失调,而导致放大比例不准确,参数不对称等问题。
1 C1 @* ?0 o7 l其实运放电路设计的难点在于反馈环路的设计,如何引入反馈,如何产生反馈电压,都是设计中非常值得考虑的。: Q, }0 O) B' }0 y5 V+ ~2 d9 C5 h, I( x% d- x: Y) o: T2 \3 b: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