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fish1352 于 2023-5-8 10:34 编辑 - D8 ~; T7 [! P- C* \ z
1 v$ j. X' K; e3 w& \2 t0 m北京2023年5月8日 /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在北京市政府和清华大学的支持和领导下,于2020年建设全国首个科创与金融高度融合的学位项目——技术转移硕士。项目秉承清华大学"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遵循"高端定位、清华特色、中国视角"的专业学位设置标准,致力于培养对科技创新具有深刻理解,兼具金融市场能力和商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化技术转移核心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落地。
; K. ]4 ^* E5 S: } e# A 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并无前例可循,学院践行"研究驱动教育创新",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项目实践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工作,现已形成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全面服务国家的科技创新战略,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互动,进一步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b% U: P s: A* l+ G) }: n
研究驱动培养模式创新, V6 k' N5 }$ M/ N0 s3 @* ~% k
作为学院科创金融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环节,技术转移硕士项目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外讲座、企业参访、联合导师指导等多种形式,打造了校内外资源充分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贯通融合的培养特色。 h" }9 Q# \* X4 c+ W. S" I
一是建设专业化课程体系。项目始终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根本依据,系统性、统筹性、协同性进行课程设计和优化。以金融为纽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创业管理为核心,学习内容涵盖金融知识基础、科技创新前沿与商业化、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科创企业管理的理论课程,也包括针对科技成果的转移、融资、管理、运营等核心流程的实践训练,通过严谨科学的训练,塑造学生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能力。, T9 v. d( v6 g- v) P
+ X, d$ K% L" Y" n% V6 h图为技术转移硕士2022级 “金融法律”课程合影
( T- j# _0 J x1 J$ i; L& W9 } ~% j; Y x. U0 v( z
二是创新设立导师组联合指导制度。为加深科技创新与金融的结合,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项目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理、工、医、管院系和科技成果转化领域专家与学院院内导师共同建立指导小组,联合指导学生进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实践及论文写作。在导师组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深度参与到技术转移、科技企业运营、创业孵化等项目中,与专业导师讨论并制定价值评估、融资、转化方式选择、产业化、技术交易、管理等方案,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落地和发展。这种开放性、多维度的指导方式,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平台,深化"产学研用"结合。
. U9 m8 J" L) d+ Y8 v! N
- x$ U3 D) t! V# l" S* X, h# E图为技术转移硕士2021级参访上海证券交易所 % i/ h4 T, ?- X' [" o! d
1 Y6 O. A2 [) u7 Q. _) x 三是注重研究驱动教学。学院建立统一协调机制,以学术与政策研究为出发点,投入充分资源进行融合科创与金融的教学内容与生态开发。以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研究中心为依托,设立专门团队进行科创金融研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教学案例、教材开发与科创金融学术研究,已完成和发布科技成果转化和科创金融案例、行业图谱、政策报告等原创研究二十余篇。正在进行科技专家数据库、科技成果数据库的建设,不仅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支撑,同时也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贡献重要力量。
e, _* H% |; P Z! G* ^: f! U 校内外合作推动产教融合% Y) Z! y0 ?, ~
近年来,清华大学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项职能在一个新的平台上统一起来,借助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优势共同培养人才,服务于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技术转移硕士项目以五道口金融学院为办学依托单位,与清华大学17家理、工、医、管院系、成果转化主管单位在教学、实践、学生指导、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多维度达成深化合作,共同推进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项目的落地。截至目前,已有校内理工医管院系的多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由理工医科导师-项目学生合作稳步推进,有望在学生毕业时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 q/ q! ^ ~1 Y2 ]* p0 K
2022年7月,北京市-清华大学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合作发布会成功举办。北京市与清华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完成北京技术转移学院揭牌,从奖学金、落户政策、教学资源与实践基地等方面促进技术转移人才选拔与培养。三年来,在北京市的支持下,项目积极与科技型企业、技术转移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和孵化载体等单位合作建设技术转移实践基地,为项目学生提供技术转移转化、产业资源加速、综合加速孵化、研究咨询、产业投资、孵化资金运营、市场等多种项目和岗位实践机会。
+ t' J2 b; M, S% t 此外,为提高人才培养效果,吸引技术转移人才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项目逐步落实北京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奖学金的评选与发放,支持和奖励学院科创金融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良好培养潜力、形成技术转移成果的学生。与此同时,为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鼓励学生毕业后扎根北京、服务北京,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北京市正在落实向在北京就业或者创业的项目毕业生提供落户政策支持。全面而多维的支持政策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 \. }; F7 T2 e0 }* j
3 h6 D) @; D5 O" j* _图为“北京市-清华大学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合作”签约仪式上北京技术转移学院正式揭牌
* L; u2 X) _/ L. E7 c9 k
- R# J6 O8 {$ Z 多元融合培养科创生力军. G$ d& b# g d3 M' G
清华五道口技术转移硕士项目创新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实践培养长效机制,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吸引了来自科技创新、公共服务、金融投资领域中青年业务骨干的关注和报考。 [7 G5 P. S3 X" F
项目前两届共招收60名学生,平均年龄32岁,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较为活跃、科技成果转化需求较为强烈的地区,行业涵盖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能源装备、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环境工程、能源等重点与新兴领域。 F1 ^& m+ O% R8 @& @
千帆一道带风轻,奋楫逐浪天地宽。值此新征程之际,清华五道口技术转移硕士项目将进一步融合清华大学科技、金融、管理等优势学科,探索扎根中国大地、面向中国问题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作出贡献,为金融赋能科技创新贡献清华力量。) |3 n$ n4 F) w" I, g8 A/ O6 M
7 c* N7 n4 L, }$ F; x" H# a2 A『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