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确定多层PCB板的层叠结构需要考虑较多的因素。从布线方面来说,层数越多越利于布线,但是制板成本和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对于生产厂家来说,层叠结构对称与否是PCB板制造时需要关注的焦点,所以层数的选择需要考虑各方面的需求,以达到最佳的平衡。4 f6 B: W h% g ~/ P
# h. g/ K& w k, A& V$ H0 _
3 P4 o4 v8 D& F. T* ?3 h对于有经验的设计人员来说,在完成元器件的预布局后,会对PCB的布线瓶颈处进行重点分析。结合其他EDA工具分析电路板的布线密度;再综合有特殊布线要求的信号线如差分线、敏感信号线等的数量和种类来确定信号层的层数;然后根据电源的种类、隔离和抗干扰的要求来确定内电层的数目。这样,整个电路板的板层数目就基本确定了。 % i! E! \* i! J& g# M. S6 r7 p/ \; G1 d2 ~" ^) y+ U
9 m) F. @8 J6 F. y2 \. h5 t, J& X3 O9 Y' c* u, Y( g
确定了电路板的层数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合理地排列各层电路的放置顺序。在这一步骤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y: i1 M4 ]# d
x2 Q/ q+ I3 U& R0 f+ v& |& Z
; w. C. Y: O$ Y(1)特殊信号层的分布。
. ?# B$ @5 y, l e; G/ Q) W8 M8 y: k# i: S
(2)电源层和地层的分布。 1 {. A3 T9 a' O! a3 p& H
" g0 A9 v3 g5 W2 L+ e' J
; _ B, {. E% f5 @( I9 L8 z如果电路板的层数越多,特殊信号层、地层和电源层的排列组合的种类也就越多,如何来确定哪种组合方式最优也越困难,但总的原则有以下几条。 3 [, o, g K4 @ T+ s7 a+ }* `$ ?$ e' e- y8 s" P0 n/ V
0 y7 D% j) G# m, F4 w- {(1)信号层应该与一个内电层相邻(内部电源/地层),利用内电层的大铜膜来为信号层提供屏蔽。 ; J$ ^2 V, b9 o( P7 R4 q' N" e3 F! Q! t8 l0 O0 h
; ]$ o. h" S* A1 z( a$ Q! \(2)内部电源层和地层之间应该紧密耦合,也就是说,内部电源层和地层之间的介质厚度应该取较小的值,以提高电源层和地层之间的电容,增大谐振频率。内部电源层和地层之间的介质厚度可以在protel的Layer Stack Manager(层堆栈管理器)中进行设置。选择【Design】/【Layer Stack Manager…】命令,系统弹出层堆栈管理器对话框,用鼠标双击Prepreg文本,可在该对话框的Thickness选项中改变绝缘层的厚度。
0 W. Y& P& p4 U5 P2 ?0 u" g如果电源和地线之间的电位差不大的话,可以采用较小的绝缘层厚度,例如5mil(0.127mm)。
3 T+ _& p" [+ F; e& d! b0 J5 I+ D
(3)电路中的高速信号传输层应该是信号中间层,并且夹在两个内电层之间。这样两个内电层的铜膜可以为高速信号传输提供电磁屏蔽,同时也能有效地将高速信号的辐射限制在两个内电层之间,不对外造成干扰。 ( S/ j7 q2 C& b8 L4 t) J$ n, U3 `- t3 H5 S: t
3 |6 d0 ]: K3 s5 u3 B! e2 n(4)避免两个信号层直接相邻。相邻的信号层之间容易引入串扰,从而导致电路功能失效。在两信号层之间加入地平面可以有效地避免串扰。 ; K# |2 f% k* [& l. c! ]2 A+ [& V/ h" W6 B9 m2 O4 ]! P) \/ B
3 e9 ~+ i4 L' l! S; B! i1 b) o1 Z( O3 |. _8 C$ j
(5)多个接地的内电层可以有效地降低接地阻抗。例如,A信号层和B信号层采用各自单独的地平面,可以有效地降低共模干扰。 4 _- \! O1 B# D v0 d# X
3 [6 V' t/ ?4 y& ^! ?. g3 e! J. s) f" a' F! D1 P6 \/ j& g6 E5 C. o& P) w6 R2 B
(6)兼顾层结构的对称性。
& B9 s) f4 _8 i: d% a8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