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对PLC 的基本参数进行介绍,6 z' b: }$ O8 O' J, A
4 J0 F+ H: F* i( E/ i6 H# l) G1.确定传感器类型,绘制流程图8 O; ~: A( S& c* g( |
这一步主要是梳理系统的运行模式以及各个开关的动作过程,确定需要什么类型的传感器,需要多少个传感器。需要多少个开关以及多少负载、+ Q9 Y: l1 H, `( L
0 k3 ~- x- G3 j! g/ I7 D
2.确定需要多少个数字量口以及模拟量口; A) H- W; ^$ Q8 {. E2 ]0 S7 y
! e' P/ A4 [1 k. E7 \/ K
3 T5 c! v" Q: ~ O3.选择PLC类型,1200等1500等,基于选型工具选择扩展模块
6 m" V# A6 m4 M0 o9 n: x- j4 N
西门子1500类型的PLC比1200贵一些,功能也强大一些。
5 t( L, W4 e9 {# O. F) ?) K# J( Z根据所需要的数字量输入输出口DI/DQ以及模拟量输入输出口AI/AQ进行设备组态,通过西门子自带的选型软件即可。
9 v9 y& J4 f0 u2 ^! J% Q
& |- w: F) U7 [' p% `) r
; ~5 u( O# M- u' O4 Y2 D) Q4.根据数字量(DI/DO)与模拟量(AI/AO)的数量添加相应扩展模块。(注意留有余量)
/ i- i: ]; Q3 q1 M" p; I2 {! u( u( s3 |* z2 z: ?5 o
查看地址、传感器输出(电压+-5V或电流0-10mA),注意设置AI/AO对应通道的测量类型与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匹配。有的通道只能接受电压信号。& A3 h8 r" O7 s7 K$ N0 R
至于电压和电流的区别,在传感器选型已经说过了,电流信号抗干扰能力强,但接线复杂一些,要把PLC串联进回路,而电压信号接线比较方便。' @3 I+ {- u. X' h
g9 k1 f7 W( D+ O. b对于温度传感器,使用热敏电阻(RTD)或者热电偶(TC)
, w2 b* q; x+ m1 g$ c. E. B. T: [
( P7 A2 G! V% b9 q6 [# I6 n! ]8 |
5.选择电源,存储卡(一般不需要太大4M够用)9 N" K/ Z) o0 D2 k/ B
, s# ^- A/ [* ?: k. z
关于继电器类型Rly与晶体管类型DC的说明:
8 i8 `8 V9 P- X/ h* |) t7 G
* l3 z: J0 j8 R. _9 vAC/DC/RLY,代表AC220V电源输入,DC24V I端子输入,继电器Q端子输出。
& c& m$ Y$ T4 ~6 V! l
. a! c: Y. D: N! ZDC/DC/DC,代表DC24V电源输入,DC24V I端子输入,晶体管Q输出
2 q" K7 Q g% A/ t
$ k) J0 O9 z5 U y9 z, N关于# ]0 C" B$ E0 f3 P
! c8 h' S* G- w2 F8 w7 R
(1)晶体管过载能力小于继电器过载的能力:一般来说,存在冲击电流较大的情况时(例如灯泡、感性负载等),晶体管过载能力较小,需要降额更多。8 _5 Q |0 b# |8 W! H- J
; H( c# N% u0 l% l8 w
(2)在额定工作情况下,继电器有动作次数寿命,晶体管只有老化没有使用次数限制 :继电器是机械元件所以有动作寿命,晶体管是电子元件,只有老化,没有使用次数限制。继电器的每分钟开关次数也是有限制的,而晶体管则没有。
! F; D) e, l9 r/ n- J7 F+ w1 C9 P
2 r- t/ N, N+ Q! s5 Z# |2 r. a0 u7 p(3)负载电压、电流类型不同负载类型:晶体管只能带直流负载,而继电器带交、直流负载均可。 电流:晶体管电流0.2A-0.3A,继电器2A。 电压:晶体管可接直流24V(一般最大在直流30V左右,继电器可以接直流24V或交流220V。
, X/ C. A4 p9 U% S8 v9 p8 m" U* r& d" L- Q, X6 R. y; [+ a$ ]
(4)晶体管响应速度快于继电器 :继电器输出型原理是CPU驱动继电器线圈,令触点吸合,使外部电源通过闭合的触点驱动外部负载,其开路漏电流为零,响应时间慢(约10ms)。
5 t% S: H. f, V
P) E: F. F0 |(5)负载能力不同:晶体管带负载的能力小于继电器带负载的能力,用晶体管时,有时候要加其他东西来带动大负载(如继电器,固态继电器等)。9 z& @$ K( [4 [% ^4 Z/ ?
4 m/ Y; T1 v4 n: X) P' f晶体管输出型原理是CPU通过光耦合使晶体管通断,以控制外部直流负载,响应时间快(约0.2ms甚至更小)。晶体管输出一般用于高速输出,如伺服/步进等,用于动作频率高的输出:如温度PID控制, 主要用在步进电机控制,也有伺服控制,还有电磁阀控制(阀动作频率高)。 晶体管主要用于定位控制,要用晶体的输出来发出脉冲。而继电器是不能用发出脉冲的,也就不能定位控制了。如果用继电器去控制定位伺服或是步进的话就还要加定位模块,经济上不划算。而用一个晶体管输出的就可以控制伺服等。
+ R0 b7 K8 R# p1 \8 E) H4 N! K* v! P$ ~
现今客户采用晶体管输出+中间继电器方案比较多。" m2 h- y! X; k9 z9 y9 [% K
PLC的学习还是要多以练习为主。; L7 @. Z9 e5 y, y
$ @+ o, f- ^3 S( t5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