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29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RISC-V生态全景解析2——RISC-V的“开源”及发展现状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5-20 09: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9 c, R2 h: H/ B6 N
1、“开源”的RISC-V架构5 L5 F1 C% ^' L1 n. b
在上篇中,我们介绍了X86架构是一种完全封闭的指令架构,相比之下ARM架构是一种“开放”的指令架构,只要获得了ARM的IP授权就可以使用ARM架构并享受之上沉淀的软件生态。但是ARM也只是“开放”,在ARM之后,RISC-V出现了。
. p; d+ _- \1 ?& G$ a7 }$ _
/ K" e6 c1 Y: \# v  _! I1 l5 rRISC-V不是一种技术的创新(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非常多的成熟优秀的RISC架构了),而是商业模式的重大变革,RISC-V直接将指令架构给“开源了”(注意此处是开源),这是之前完全没有的一种新的指令架构运营模式(虽然Open RISC等也是开源,但是后文会分析为什么RISC-V会做得比OpenRISC成功)。RISC-V通过“指令架构开源”与“架构标准全球开放讨论”两大杀手锏吸引全球的处理器架构大拿、软件开发者与开源爱好者围绕着他做全球生态建设”。
3 T5 H0 |6 h( l! W
! L- E2 H+ \7 hRISC-V架构的高明之处:
4 L( ?  c4 n1 DRISC-V是一种与X86和ARM完全不一样的运作方式,他将指令集架构推进到了一种最极致的方式:就是指令架构开源,全球无论是企业、研究所、个人都可以完全免费的使用。+ H! u+ y; t& j# P4 G9 P9 F/ B, S9 h
所以说,RISC-V和X86、ARM的竞争完全是不同维度的竞争,他们三个分别是全球处理器技术演进在不同阶段的产物,而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未来三种架构会长期共存,只是应用的侧重领域有所不同罢了。
$ O- x7 A0 I: N/ Q8 B' Z$ B% i  Z% E7 R2 G# g5 A* g
2、RISC-V架构的现状
4 F# N2 P9 O# A. t" Q8 d现在,虽然RISC-V架构还不完善,在诸如安全、虚拟化架构、IOMMU/SMMU、中断控制架构、RAS(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and Serviceability)等方面还刚起步,在代码密度(code size)、虚拟内存管理、原子操作效率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缺陷,但这不会妨碍RISC-V架构的长远向好发展,因为其开源的本质不曾改变。  C9 e7 G3 u" \, Q" Q0 D9 i, @

& e( {, ^: u& E1 t! A回顾linux内核的发展历史,在Linux内核之前,IBM的Unix收费操作系统无论在稳定性和用户体验上都是非常成功的,而相比之下刚出道的Linux内核无论在稳定性以及用户体验上都比较糟糕,但是由于Linux内核的开源属性迅速在5年时间内(1991年到1996年)吸引了超过350万开发者的使用。6 ]6 }9 d) |- P) s

2 J$ R7 G% {% H经过30年的发展,Linux操作系统(基于Linux内核开发的各种操作系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流的操作系统之一(Windows主要在桌面机,IOS/安卓主要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无论在服务器、云计算以及嵌入式领域基本已是Linux内核的天下。+ {; Y8 E* Q: A3 ~
6 `; }0 I: R+ b0 W
微软公司也在2016年加入了Linux基金会并成为Linux社区的主要贡献企业之一。同样的,RISC-V虽然现在有不足和缺陷,但是基本可以确定的是,会有大量的企业、高校与个人爱好者会持续的围绕RISC-V开发并不停的推动RISC-V架构的成熟完善。
) n6 _, C+ m& Y- c7 Z9 a% q+ N% _* t" K0 }
( {# q: S9 f) Z开源的运行方式很像自然界的进化方式,是一种杂乱无章的生机勃勃,表现为企业与个人都可以在上面做贡献,但是开源社区内部会形成一套自然的进化法则,那些好的架构与贡献经过“优胜劣汰”被社区与开发者接受并沉淀下来,所以某种意义上他比企业维护的商业版本更有生命力。
/ ]- p2 ]) ~/ @$ M, V; K0 _* w0 q& Y% _+ [4 E/ W* y* o% M! o  Y9 W
这里需要稍微引伸一下的是,虽然RISC-V架构本身是开源的,但是基于RISC-V架构开发的CPU IP核可以是收费的,这个道理很像开源的Linux与收费的Redhat Linux一样,Redhat可以提供相较开源Ubuntu/Debian更好的稳定性及对上层软件的兼容性,同理的,商业的RISC-V IP核可以提供比开源核更好的稳定性、发展连续性、售后服务等。
2 U$ n+ W/ R% n- Q+ W6 @! X
9 z9 M1 f" ?3 w/ R$ F+ o3、RISC-V架构的未来7 s" a2 D* N6 z
RISC-V的发展大概也会与Linux内核的发展路径类似,先从各种嵌入式与端侧系统开始应用,在积累一定的架构成熟度与软件生态后,逐步的进入服务器和数据中心领域。1 S3 a) P  a  g! V+ E- X- Z8 `* Y' [1 g
相较之下,在移动智能终端与PC机市场的发展会相对缓慢,这还要看一些操作系统对RISC-V的支持程度。另外,受NVIDIA收购ARM消息的影响,全球开发使用RISC-V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无论最后收购案是否成功,这都将成为助推RISC-V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2-5-20 14:10 | 只看该作者
新架构啊,学习学习5 s- U! m2 S/ v; L2 `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22-5-20 15:06 | 只看该作者
\(^o^)/~\(^o^)/~\(^o^)/~
" {/ ^) L  `# ~  A8 o9 W1 r* L; K* J开源架构,学习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0-8 15:50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