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实施可制造性设计的过程中, 检查表和设计指南非常重要。 + u0 N7 c$ O5 \( I r& V
| | DFM检查表 | | | | 客户名: | | | | | 产品名称: | | 日期 | | | 审核工程师: | | 版本 | | | 生产部门: | | | | | | | | | |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优先级 | DFM标注 | | 数据和记录 | | | | 1 | 用于DFM 的数据文件 | | 1 | | 2 | 以往的DFM 记录 | 以前有没有相似的产品?第二或第三次审核?产品数量? | 2 | | 3 | 与设计有关的问题 | 重新设计还是工程更改? | 1 | | | 加工工艺流程 | | | | 4 | PTH组装 | 考虑手插件、波峰焊接、手工焊接、压入技术、焊膏印孔、替换为SMD | 1 | | 5 | 手工焊接和浸焊 | 避免这种工艺 | 1 | | 6 | 特殊工艺 | 有无其他工艺要求,如灌封, | 1 | | 7 | 焊接连线 | 避免这种工艺 | 1 | | | 线路板形状 | | | | 8 | 母板 | 优化在制造母板上的布局 | 1 | | 9 | 线路板尺寸 | 对照本公司的设备加工能力 | 1 | | 10 | 线路板外形 | 简化拼板分离的难度 | 2 | | 11 | 边缘倒角 | 4个边角,防止线路板损坏。注意不要影响贴装设备传感器识别。 | 3 | | | 元器件 | | | | 12 | 新型封装 | 是否需要实验?焊盘设计考虑元器件。 | 1 | | 13 | 可清洗性和可焊接性 | 所有元件是否可以清洗、可回流焊接? | 1 | | 14 | 包装形式 | QFP、BGA要JEDEC托盘;手插件:管状或散装在袋装;SMT需卷带封装 | 3 | | 15 | 元件与BOM | 去除BOM中非组装件, | 3 | | 16 | QFP换成BGA | QFP引脚>208 I/O 要考虑换成BGA | 2 | | 17 | PTH引脚长度 | 检查PTH引脚长度对波峰焊的要求:线路板厚度 | 2 | | 18 | 小间距PTH | 波峰焊良率 | 2 | | 19 | 压入技术 | 元件、线路板表面 | 2 | | 20 | 表面贴装要求 | 真空拾取 | 2 | | 21 | 复杂的联结件 | 是否需新设备 | 1 | | 22 | 联结件支持块(Stand-off) | 是否标准 | 2 | | 23 | 机械压入联结件 | 需作用到线路板表面多大的力?铆接? | 2 | | 24 | 电容 | 避免选用电极、纸质电容。 | 2 | | 25 | 0402s | 尽量选大于这个尺寸的,电阻良率是电容的2倍 | 3 | | 26 | Rpack | 结合0402和0603 | 3 | | 27 | 手插件组装关键点 | 不能出现方向反的现象 | 3 | | 28 | 元件引脚整型、预处理 | 避免这种工艺 | 3 | | | 表面贴装 | | | | 29 | PTH仅在一面 | 尽量设计在一面 | 1 | | 30 | 元件重量 | 在SMT 的过程中掉落,设计在正面 | 1 | | 31 | 元件高度 | 减产底面对波峰焊,在线测试要求;上面对飞针测试、AOI和X检测的要求; | 1 | | 32 | SMT 完全波峰焊 | 底面元件用波峰焊? | 1 | | 33 | 上、下面平衡 | 贴装时间 | 1 | | 34 | 边缘留空 | 至少5mm | 1 | | 35 | 拼板技术 | 线路板之间的连结 | 2 | | 36 | 元件间距要求 | 制订并参照标准 | 2 | | 37 | 元件方向 | 相似的元件相同的方向 | 3 | | 38 | 选择性波峰焊留空 | 在PGA 元件底部和PTH周围 | 2 | | 39 | CBGA | 小间距元件不要在CBGA 的附近 | 1 | | 40 | 焊点重影 | X检测的要求 | 3 | | 41 | 自动PTH | 足够的元件数量?机器容量?参照PTH设计规范 | 2 | | 42 | 标签 | 指定粘贴位置 | 3 | | | 机械孔与通孔 | | | | 43 | 工具孔 | 2个的要求 | 2 | | 44 | 孔在焊盘 | 尺寸 | 1 | | 45 | 焊接孔 | 用于PTH | 1 | | 46 | 压入元件孔 | 注意公差 | 1 | | 47 | PTH孔和外边 | 正确的设计用于波峰焊或焊膏印孔 | 2 | | 48 | 波峰焊治具定位孔 | 用于选择性波峰焊 | 3 | | | PCB外层 | | | | 49 | 板子基准 | 至少2个,3个优选;检查周围无干涉 | 2 | | 50 | IRM(PGP点) | 用于拼板 | 3 | | 51 | 焊盘形状 | 0402s,Rpack,小间距焊盘宽度 | | | 52 | 元器件基准 | 用于小间距元件 | 2 | | 53 | 走线在无联结件支持块元件下 | 检查走线 | 1 | | 54 | 盗锡焊垫 | 用于波峰焊:联结器和点胶的SOIC | 2 | | 55 | 表面焊接点位置 | X检测的要求 | 2 | | | 阻焊层 | | | | 56 | 阻焊层图形 | 小间距元件、外框等 | 2 | | 57 | SMD和非SMD焊盘 | 结合焊盘设计 | 2 | | 58 | Tenting孔 | 用于BGA | 1 | | | 蚀刻及其它标识信息 | | | | 59 | 无stand-off元件 | 丝印不可在元件底部? | 1 | | 60 | 丝印距离 | 在焊盘、基准、孔等周围 | 1 | | 61 | 方向性标识 | 极性标识、第一脚标识 | 3 | | 62 | 丝印标识 | 位置参照,不在元件底部 | 3 | | 63 | BGA外框标识 | 贴装后的外轮廓 | 3 | | | 线路板结构 | | | | 64 | 板厚 | 对照波峰焊要求;设备加工能力?返修? | 1 | | 65 | 标准线路板加工工艺 | 考虑加工能力 | 1 | | 66 | 表面覆层 | OSP,HASL,Ni/Cu等 | 2 | | 67 | 压层对称性 | 是否对称? | 3 | | 68 | 铜层的对称性 | 是否对称? | 3 | | 69 | 阻焊层类型 | 建议 | 3 | | 70 | 多个地线层覆面 | 影响波峰焊的焊接质量和返修 | 2 | | | 在线测试 | | | | 71 | 测试点的覆盖率 | 目标是100% | 1 | | 72 | 测试焊盘的大小和距离 | 参照设计规范 | 2 | | 73 | 底部测试焊盘 | 如只有一面可节省治具 | 2 | | 74 | 阻焊层 | 测试焊盘孔有阻焊膜 | 1 | | | 机械装配元件 | | | | 75 | 机械硬件 | 数量和样式 | 1 | | 76 | 螺钉 | 单一样式的顶部 | 1 | | 77 | 铆联 | 可移去 | 2 | | | 机械装配方法 | | | | 78 | 金属件 | 在部件组装的下部没有孔和走线 | 1 | | 79 | 散热器 | 优化附着的方法 | 2 | | 80 | 机械孔 | 注意公差 | 1 | | 81 | 螺钉 | 单一起子需要,安装点周围空间 | 1 | | 82 | 清洗 | 不能迷塞螺纹 | 1 | | 83 | 组装的复杂性 | 器件数量?总装时间?返修前必须要拆卸的? | 2 | | 84 | 装配关键 | 机械件安装不能出现方向反的现象 | 2 | | 85 | | | |
3 M& _. e# n7 H8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