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dancemonkey 于 2022-2-21 13:28 编辑 ' z: O7 \1 v$ @0 Q3 f% l1 b- f5 R
5 F% J; U5 v t% m) Z, P; Z一、焊后PCB板面残留多板子脏
! T0 B+ J/ W) \( b6 o1.FLUX固含量高,不挥发物太多 2.焊接前未预热或预热温度过低(浸焊时,时间太短) 3.走板速度太快(FLUX未能充分挥发) 4.锡炉温度不够 5.锡炉中杂质太多或锡的度数低 6.加了防氧化剂或防氧化油造成的 7.助焊剂涂布太多 8.PCB上扦座或开放性元件太多,没有上预热 9.元件脚和板孔不成比例(孔太大)使助焊剂上升 10.PCB本身有预涂松香 11.在搪锡工艺中,FLUX润湿性过强 12.PCB工艺问题,过孔太少,造成FLUX挥发不畅 13.手浸时PCB入锡液角度不对 14.FLUX使用过程中,较长时间未添加稀释剂 * r; p( b7 t0 a0 U+ b2 ?9 H# _
二、着 火
1 f7 n. `8 Z# u% b
1 f! O. K* P5 V7 J1.助焊剂闪点太低未加阻燃剂。 2.没有风刀,造成助焊剂涂布量过多,预热时滴到加热管上。 3.风刀的角度不对(使助焊剂在PCB上涂布不均匀)。 4.PCB上胶条太多,把胶条引燃了。 5.PCB上助焊剂太多,往下滴到加热管上。 6.走板速度太快(FLUX未完全挥发,FLUX滴下)或太慢(造成板面热温度 太高)。 7.预热温度太高。 8.工艺问题(PCB板材不好,发热管与PCB距离太近)。 三、腐 蚀(元器件发绿,焊点发黑)
& Q R# }4 Z$ }- [5 i- r, @+ F6 |9 O1 M/ B4 m3 ^7 b# n% t: W
1. 铜与FLUX起化学反应,形成绿色的铜的化合物。 2. 铅锡与FLUX起化学反应,形成黑色的铅锡的化合物。 3.预热不充分(预热温度低,走板速度快)造成FLUX残留多,有害 物残留太多)。 4.残留物发生吸水现象,(水溶物电导率未达标) 5.用了需要清洗的FLUX,焊完后未清洗或未及时清洗。 6.FLUX活性太强。 7.电子元器件与FLUX中活性物质反应。 * F( {% Q; |) N# J: W2 R6 y+ P6 v& J0 m) ]
四、连电,漏电(绝缘性不好)
, p$ C- d" Q9 u u- n3 N
, ~ D2 E3 n& B! O3 w H1. FLUX在板上成离子残留;或FLUX残留吸水,吸水导电。 2.PCB设计不合理,布线太近等。 3. PCB阻焊膜质量不好,容易导电。 + h* ^ d' ]; S. s& H* ?8 y2 `
五、漏焊,虚焊,连焊
2 U+ |) `3 z; ?( k+ X: Q7 J2 H3 m! j
1.FLUX活性不够。 2.FLUX的润湿性不够。 3.FLUX涂布的量太少。 4.FLUX涂布的不均匀。 5.PCB区域性涂不上FLUX。 6.PCB区域性没有沾锡。 7.部分焊盘或焊脚氧化严重。 8.PCB布线不合理(元零件分布不合理)。 9.走板方向不对。 10.锡含量不够,或铜超标;[杂质超标造成锡液熔点(液相线)升高] 11.发泡管堵塞,发泡不均匀,造成FLUX在PCB上涂布不均匀。 12.风刀设置不合理(FLUX未吹匀)。 13.走板速度和预热配合不好。 14.手浸锡时操作方法不当。 15.链条倾角不合理。 16.波峰不平。
( q. u+ u8 J4 D( z4 [ 六、焊点太亮或焊点不亮
0 T: r; t' Y4 {$ \5 e2 x8 O' e) F% s1 C2 j% Z2 _
1. FLUX的问题:A .可通过改变其中添加剂改变(FLUX选型问题) B. FLUX微腐蚀。 2. 锡不好(如:锡含量太低等)。
! X! N- M0 e0 o( k 七、短 路
; a0 l- m# M: }1 S" v/ h
$ N- M9 |7 s& \2 [1. 锡液造成短路: A、发生了连焊但未检出。 B、锡液未达到正常工作温度,焊点间有“锡丝”搭桥。 C、焊点间有细微锡珠搭桥。 D、发生了连焊即架桥。 2、FLUX的问题: A、FLUX的活性低,润湿性差,造成焊点间连锡。 B、FLUX的绝阻抗不够,造成焊点间通短。 3、 PCB的问题:如:PCB本身阻焊膜脱落造成短路 八、烟大,味大; m' b7 r8 {# |; F" O
2 {5 D8 H5 s1 e1 U* r
1.FLUX本身的问题 A、树脂:如果用普通树脂烟气较大 B、溶剂:这里指FLUX所用溶剂的气味或刺激性气味可能较大 C、活化剂:烟雾大、且有刺激性气味 2.排风系统不完善
- I% v" }3 e/ Q0 w : A7 [) |: O( B9 P6 u& D
九、飞溅、锡珠+ d4 q% v" j9 P& y2 q% `% b+ Y
2 ?, ]" L3 _8 ^! V0 O b) i* H
1、 助焊剂 A、FLUX中的水含量较大(或超标) B、FLUX中有高沸点成份(经预热后未能充分挥发) 2、 工 艺 A、预热温度低(FLUX溶剂未完全挥发) B、走板速度快未达到预热效果 C、链条倾角不好,锡液与PCB间有气泡,气泡爆裂后产生锡珠 D、FLUX涂布的量太大(没有风刀或风刀不好) E、手浸锡时操作方法不当 F、工作环境潮湿 3、P C B板的问题 A、板面潮湿,未经完全预热,或有水分产生 B、PCB跑气的孔设计不合理,造成PCB与锡液间窝气 C、PCB设计不合理,零件脚太密集造成窝气 D、PCB贯穿孔不良 ; @0 i7 [4 ~' [5 o( a
十、上锡不好,焊点不饱满
- n4 _' o: l7 C
* R( P) _8 v7 Y: j" E1. FLUX的润湿性差 2. FLUX的活性较弱 % Y- k- H" h, J/ C, {7 V4 B, Y& ]# l
3. 润湿或活化的温度较低、泛围过小 4. 使用的是双波峰工艺,一次过锡时FLUX中的有效分已完全挥发 5. 预热温度过高,使活化剂提前激发活性,待过锡波时已没活性,或活性已很弱; 6. 走板速度过慢,使预热温度过高 7. FLUX涂布的不均匀。 8. 焊盘,元器件脚氧化严重,造成吃锡不良 9. FLUX涂布太少;未能使PCB焊盘及元件脚完全浸润 10. PCB设计不合理;造成元器件在PCB上的排布不合理,影响了部分元器件的上锡 ! U- p, x9 Y9 W
十一、FLUX发泡不好
2 E) Y! N! o9 H" ^% K# N8 h
! \& m' R" Z# ]3 k4 `2 w2 Q1、 FLUX的选型不对 2、 发泡管孔过大(一般来讲免洗FLUX的发泡管管孔较小,树脂FLUX的发泡管孔较大) 3、 发泡槽的发泡区域过大 4、 气泵气压太低 5、 发泡管有管孔漏气或堵塞气孔的状况,造成发泡不均匀 6、 稀释剂添加过多 ' r- H% D- F! h+ N4 x4 a& S
十二、发泡太多# K: c8 _0 `, ]
1 H" E$ i9 H+ g8 J9 k
1、 气压太高 2、 发泡区域太小 3、 助焊槽中FLUX添加过多 4、 未及时添加稀释剂,造成FLUX浓度过高
6 w7 B+ G$ c& \5 z7 g; ^% C 十三、FLUX变色(有些无透明的FLUX中添加了少许感光型添加剂,此类添 加剂遇光后变色,但不影响FLUX的焊接效果及性能) 7 q2 z( e5 Q* r1 }0 g1 F
十四、PCB阻焊膜脱落、剥离或起泡1、80%以上的原因是PCB制造过程中出的问题 A、清洗不干净 B、劣质阻焊膜 C、PCB板材与阻焊膜不匹配 D、钻孔中有脏东西进入阻焊膜 E、热风整平时过锡次数太多 2、FLUX中的一些添加剂能够破坏阻焊膜 3、锡液温度或预热温度过高 4、焊接时次数过多 5、手浸锡操作时,PCB在锡液表面停留时间过长
% W/ z; `; Z# A5 a% }
十五、高频下电信号改变 1、FLUX的绝缘电阻低,绝缘性不好 2、残留不均匀,绝缘电阻分布不均匀,在电路上能够形成电容或电阻。 3、FLUX的水萃取率不合格 4、以上问题用于清洗工艺时可能不会发生(或通过清洗可解决此状况) % e1 L, Q5 m# {: [& x7 I( N/ ?
) n: d6 N6 d1 N8 ~- p# X+ V+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