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手工管理模式下流程分析 (一)信息共享问题:企业内部信息流不畅通,信息共享程度低,重复工作多,信息流转不及时,不准确,经常出现人为错误而不能及时发现,影响整个生产进度。
/ I% w0 J$ v6 J; c) Y(二)数据匹配性不好,作为付款依据的信息少,如当前欠款情况、交期及时性、质量情况、已核销订单等均缺乏信息渠道,审批有一定的盲目性。
; a; `7 u. }3 ~, l(三)无法及时掌握全部产品采购的近期缺料信息(包括缺什么?何时需要?),缺乏对未来供货市场供货趋势与走向的预测,造成临时采购现象较多,同时由于不少材料采购供应周期长,供应部门经常处于措手不及的境地,忙于赶任务,缺乏良好的计划性。
; {, X; ^) k7 @! A# C! S(四)无法实现采购价格的动态管理和合同执行的有效控制。对于供应商的价格管理基本根据采购合同实行,不考虑价格历史变动问题。由于供应部门工作人员日常大量时间忙于了解各种信息和催货,对于确实能直接产生效益的供应商选择、比价控制等工作做的较少,日常工作重点主要在应对生产上。 2 M% h+ o: J- v) O
(五)业务人员难以及时了解库存信息。各部门无法了解库存量的最新信息,只能通过进、出、销报表了解库存信息,信息不及时且准确性不高。
8 r7 ]2 U. ^1 S# y; S二、业务流程优化设计 业务流程优化的核心思想是减少非增值活动,减少等待时间、重复工作、协调工作量,从而提高增值活动效率。 具体描述如下:
9 x' X# F: b5 V(一)实现从传统面向职能管理转变为面向流程管理,将业务的审核与决策点定位于业务流程执行的地方,缩短信息沟通的渠道和时间,从而提高对顾客和市场的反应速度。
8 r6 m; @6 ?- W3 z& v: v8 U(二)强调业务流程中每一个环节上的活动尽可能实现最大化增值,尽可能减少无效的或不增值的活动,例如去掉不必要的审核等。并从整体流程全局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的目标,设计和优化流程中的各项活动。
6 G1 z( E9 L6 C) b+ f, y* Y(三)业务流程之间尽量实现单点接触,这不仅有利于流程通畅、责任明确,而且有利于提高内、外部顾客的满意度。
2 n1 S6 o/ X, i" Q0 M: X6 ^(四)在手工管理方式下,由于受到人的管理能力局限性约束,一般必须采用授权分工管理,授权分工管理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决策分散化,影响决策的有效性。因此,在建立新型“扁平化”组织运行模式时,重视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以便协调业务分散与管理集中之间的矛盾。 基于以上思想和原则,业务流程重组的总体思路应为: 1.实现从面向“职能”管理到面向“流程”管理的转变; 2.从“流程”出发调整岗位职责、部门职责及绩效考核指标; 3.明晰企业控制的三个层次:事先计划、事中监控和事后分析。
5 m4 g) m0 u. a8 W9 P* h8 _
$ V7 C2 g9 t( P-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