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元器件生产起步晚,早期主要以仿制进口电子元器件为主。受各种客观条件和进口电子元器件知识产权保护的限制,仿制元器件无法保证设计、材料、工艺与进口元器件完全一致,且由于参数体系不完整、性能指标测试覆盖不全,测试合格的元器件仍然可能存在未被激发的缺陷。为了促进我国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些管理办法,采取了一些措施,旨在推动我国电子元器件的自主发展,促使我国电子设备企业实现自主和可控。早在2008年,我国即开始推出 “核高基”发展战略,即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等三大领域的发展战略。时至今日,我国电子元器件的产量已占全球的近39%以上,压电石英晶体、电容器、印制电路板等产量已居全球第一。同时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等地区初步形成了成规模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这些地区电子信息企业集中,产业链完整,我国电子元器件发展已经初见成效。 但是与此同时,电子元器件产业仍存在严重问题,高端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缺乏核心技术。在国际市场上,核心芯片国产占有率低。为实现电子元器件自主可控,我国一直以来采取海外并购、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并行的方式,但自2017年起,海外并购进程明显变缓,受国际形势影响和部分国家阻挠,国内半导体出海并购受阻,自主研发势在必行。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国产化替代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内电子元器件市场正在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4 ^" P1 @6 A, A 1 m; [9 k/ s"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