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63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绩效管理] 拥有管理不确定性的能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8-9 1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优秀企业的三个共性
' X2 r, |& q" ]$ u+ j过去40年的发展中,中国经济一直在增长,疫情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不稳定性。这对于没有经历过衰退环境的人来说,更加具有挑战性。$ ^) P6 b0 i6 `" s6 w9 _
从中长期去看,几个变化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在全球化产业布局上,我们会看到一种新的布局出现。原来用全球一体化的角度去安排的供应链,现在有可能会做短链的安排,或做区域的安排;少数大公司会在疫情中变得更加强大,比如支持在线论坛模式的这些技术平台公司,因为它直接关联我们变化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科技公司将在这一波的挑战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 D( q& L( A: H( h对于企业来说,要活下去、自我变革和不断创造未来;对于个人来说,要学会跟“新常态”共处,致力于不可替代性,并持续学习拥有新能力和新的可能性。! A( n4 |7 z: s# x- H6 w
虽然这个世界已经不是我们熟悉的样子,但在我做企业成长的长期研究中发现,无论在何种危机下,都有企业能够脱颖而出。
( p( m6 A* y1 |+ b8 |在我的研究中,我发现那些优秀的企业,他们能够超越危机,原因在于他们有三个特别重要的特点:
# @3 C( q7 k6 Q2 ^- Z第一,需要有足够的增长,才可应对变化。
+ H! U7 c3 [) Q/ ~7 v; I企业要不断地去超越这些变化,要求自己有足够的增长。从个体的角度也是一样的,如果你不能增长你的知识、能力,你也很难应对未知。* k/ B0 }( v9 g; V7 {
第二,用持续转型变革来获取自己的生长。- }0 v* c$ A/ V# r* c
比如,疫情期间,如果你还只是习惯于线下开店,你就没有办法在物理距离被阻隔的情况下有增长。而那些很快从线下变到线上的店铺,有些获得的增长甚至比它原来在线下开店获得的还要多。我想这种增长就是源于是否用持续转型变革来获取自己的增长。
" \5 x5 O6 ~: `* |( y# ~. P5 d第三,遵从市场规律,遵从客观发展规律。
* O1 P4 U6 {6 \: Q& s我们今天的市场规律是什么?除了在宏观的概念上,我们能看到的一个基本规律——世界经济进入“新常态”,从微观上来讲,市场也在发生一些规律变化。你不能用原有的经验来理解当下的环境和市场,而是要遵从于市场规律和客观发展的规律,超越经验。, L  m0 K% g% ~0 Y$ i* Y
管理不确定性的能力成为关键: O  z8 B' a+ L6 l6 k! }
优秀的企业其实它们共性的特征就是这三点,按照这个逻辑,我相信其实很重要的就是,这些优秀企业的管理者,要有管理不确定性的能力。
& c: g" a9 v% R7 c% u2 y过去,我们会强调作为管理者需要拥有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人际关系的能力、概念能力、战略能力、经营能力等等,但是今天,还有一个我们以往没那么强调的能力变得非常重要,就是管理不确定性的能力。
3 d$ s( v% @0 |+ }9 |0 k' T# P我们如何拥有管理不确定性的能力?+ N9 J) W4 \4 j
第一,识别不确定性) {" |* ]+ C1 E. Z
这种识别其实是很多人下过定义,比如拉姆·查兰就说过,我们在不确定性当中实际上是有两种,一种叫经营性的不确定性,一种叫结构性的不确定性。
4 ^4 J* T2 F) _, [+ a5 H经营性的不确定性,对于从事经营的管理者,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比如行情的变化,供应链的变化,成本的变化,还有顾客的变化,它实际上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格局的,但并不会对原本格局产生根本性影响。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经营的不确定性还是在一个可以认知的范围内。: C# T$ I7 V, @0 U. {3 _1 D
结构性的不确定性,它会改变产业格局,带来根本性影响。比如在线技术出现的时候,很多传统的零售业没有特别在意,我们总是依据经验觉得买东西的人都是会在线下,然后就没有特别关注结构性不确定性。
; s4 f  z7 i1 h但是像阿里巴巴、亚马逊这样的一些企业,它其实就是意识到了这个部分。它们理解零售的时候,跟传统的百货业的零售理解就不一样。我们不能说原来的百货业做得不够好,其实是这个行业发生了结构的不确定性。
9 i0 F( I" n* V3 u2 A所以我常常说行业的很多颠覆其实都不是从内部产生的,原因是我们在一个熟悉的行业里边,对于结构性的不确定性不敏感。& E3 Y6 N& e- H$ D2 ?4 V
在疫情冲击下,如何在外部环境不增长的情况下去理解增长?需要关注行业本质的变化。而关注行业本质的变化,就意味着很多行业在疫情的变化下会有结构性的不确定性出现。如果你有能力去识别结构性的不确定性,你才真的有能力去管理不确定性。
# c# X4 a* ~6 f- I- ~2 g因此,我们会看到一些让我们觉得特别震撼的案例,比如柯达。事实上,柯达对数字化技术的理解是走在行业前端的,公司内部已有人提出大力发展数码相机,以及推动产品市场推广的意见。
3 n, D, m! i* p( b" }$ s$ w但是,因为传统业务的优势非常明显,他们甚至认为数码技术应该运用在拓展胶片业务上,而没有真正理解数字技术带来的是全新的消费行为改变,顾客价值也随之改变。
( m' X8 _* n! X3 L7 Z因为柯达固守自己原有的业务模式,但是消费者已经改变了。2012年1月,美国柯达公司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当月,柯达市值由高峰时的300亿美元跌至1亿美元左右。
5 g4 x- M6 c" L可是这个领域里的富士胶卷,在理解到数字化带来的产业变化后,在2003年,企业进行战略转型。富士胶片削减了胶片业务的支出,加大数码相机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同时将传统的胶片专注于医用行业。: P& @2 O/ ^4 m# A4 `. k5 t
所以10年后,柯达申请破产保护时,富士市值超过100亿美元。这两家公司在数字化进程当中,地位完全变了。; V# ?/ ?; z1 H) I+ `
今天,我们可能会感受到很多变化,很多的不确定,你要有能力去识别它,一方面去识别哪些是经营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去识别哪些是结构性的不确定性。只要你能够把结构性的不确定性识别出来,然后为其投入,做自己的超越和转型,新机会就会出现。
1 ?8 }/ N2 `- j第二,与不确定性共处
1 J+ C( {8 v+ }$ ]8 N/ B对于管理者来说,拥有识别不确定性的能力后,还要学会让自己拥有与不确定性共处的能力。疫情刚来时,我就写了一本书《危机自救:企业逆境生存之道》,在书中我给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极速调整认知。希望你能够跟不确定性去共处,不要焦虑,不要不安,也不要躲避,你就是要学会跟它共处,因为它就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 S- ^" r% ?. M# w) H+ o2 a5 t我们如何做到与不确定共处?
$ ~* ?9 D, s# u* S. ^1. 先改变自己1 _5 p- Z4 {  [0 F% G
我们都非常习惯要稳定性和安全感,因为没有一定的稳定性,我们实际上是没有办法获得绩效的。所以大量的管理者不愿意打破原有的格局,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但是我们现在遇到的不确定性就是一个完全不稳定的状态,外部环境就是不确定的,就是不稳定的,你想要稳定性、安全感也不太可能,所以一定是先改变自己。
/ h. U# d7 v* T  i4 \( O2. 双业务模型& r  P) }4 y5 k  e5 {* N5 z
所谓双业务的模型就是原有的业务该怎么做,想尽办法继续做下去,同时布局和发展新业务,做一个新的东西。对于很多企业来讲,为什么转型很难做,应对不确定性很难,是因为我们只有一套业务逻辑。就像我们今天所有的老师,如果我们坚持只会线下上课,那么肯定在疫情危机当中就没办法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已经没有线下上课的这种可能性。
3 U- c4 f& V8 z5 M: A5 ^; {4 e, x8 H3. 打破平衡. N! H% ?% S" V
所有问题的出现,都有可能都是一个机会、所以不要怕问题,问题中才会有机会。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训练我们自己自我的调整。! g7 z4 }: S* a0 m6 v( k2 M) y
4. 顾客体验$ x4 x) E: J) \, |3 k
在经营中能够帮助你的人真的就是顾客,你要回到顾客那去,理解顾客遇到的难题是什么。今天的管理者要保有对顾客需求的直觉,能够以顾客体验作为评价的标准。( a5 B- P# O2 w" b: v2 p7 x* J% c" f
所以我非常同意一个说法,如果我们看到这些不确定性,这些危机的冲击,给很多人带来困难,如果我们愿意站在顾客端去感受他们的困难,然后又能给他们找到解决方案,我们就获得了机会。
* B* K; Z; A' g可是我们确实会发现很多管理者对顾客的直觉和敏感度真的不够。我在过去的研究和观察里边,感受最深的就是职位越高,离顾客越远,企业做得越大,离顾客越远。
# i; [5 x4 j+ w! h4 f) u% K综上,想要与不确定性共处,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如果愿意改变自己,拥有两套业务发展模式和逻辑,打破平衡,把变化和问题视为机会,去理解和敏感顾客面对的难题,我相信你就有机会,你也就可以跟不确定性共处。
7 g' b8 ~* ]5 C9 Q- M% z9 y% M/ z* }& o6 ?' a
第三,拥有定力3 _3 J' w& o! L. D% [9 i( c2 i4 A, L
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我们对管理者有一个要求:越是在不确定当中,越要有定力。
8 x3 E0 u' ]9 n. {' y; `1 A定力从哪里来?我发现拥有定力的管理者通常有四种心态。我要求自己要有这四种心态,也希望你能够把它们历练出来。% G, i) h, ]5 }! x
1. 积极的心态! T* m. R4 J) n  {1 Y* c% d
我第一次出任公司总裁时,老板有一句话是对我影响非常大,他说,「凡事往好处想,往好处做,就会有好结果」。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心态。我自从知道这句话之后,一直到现在,无论遇到任何挑战、任何问题,都会闭上眼睛对自己说,凡事往好处想,往好处做,就会有好结果。然后事实上也真的会有好的结果。
/ a3 b& @. w0 G  B# Y2 i! g当我第二次回到企业做战略和组织的全面转型时,因为转型会影响到所有人,大家都不太能理解,我那时就用这句话跟大家讲,慢慢的大家就可以理解了。0 S/ c2 s2 Y- @4 p* j6 o
所以我们需要你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很单纯地去做,不要想那么多。就像今天,遇到这么大的疫情冲击,如果你依然能很安静地去做你正在做的事情,你的结果也会出来。1 f. \; O$ T0 n1 [, N2 G; K- i
成功的管理者有一个特点,就是对模糊性和风险的承受能力。如果你不能接受模糊性,不能承受风险,实际上就很难有定力。
+ {/ p# N$ x) h" y/ C/ ~3 d' k2. 归零的心态
3 k6 q  U+ V3 _, J5 W$ X6 {2 s( w面对新挑战、新问题,我们需要把原来的经验先放下,因为仅仅依靠过去的经验走不到未来。我鼓励大家持续学习,不断重构知识体系,因为学习是一个特别好的清零的过程。. W# d6 D+ f; n$ K  B, r
我在企业中做企业文化时有一个很深的感受,我们接受新东西并不难,真正难的是,如何能把旧的观念清理掉。那些能够不断成长和面对变化、挑战的人,一定是拥有归零心态的人。6 L( k! p9 h1 p  _# `: D% r
3. 开放的心态
4 C2 }$ j6 S0 d8 b$ p* ]' k开放的心态就是你愿不愿意打开自己,包容变化,接纳挑战,学习未知。在物理学的概念中,能量就是通过不断开放自身与外界交换而获得。如果你没有能力跟外界交换能量,你自己的生命也会枯竭。) }# F" ~  |2 A3 U' ~) [7 ?) j+ S
4. 确信的心态4 ?# g& h, P. @. D" a
要有一种相信的力量,相信你的梦想和目标,相信你的伙伴,相信你的上司,相信你的家人,最后要相信你自己。4 w3 H. F% }5 ?) T; V$ R: x2 O
在今天,面对技术、数字化的挑战,知识非常重要。我是一个受益于知识的人,我也一直鼓励大家相信知识的力量。泰戈尔有一个对爱情的描述,「因为相信,所以看见」。这句话马云也在用,我希望你也能拥有这种确信的心态。谢谢大家!9 t0 K. i5 S4 A# S0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7-28 15:35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2#
    发表于 2021-8-9 14:25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企业来说,要活下去、自我变革和不断创造未来;对于个人来说,要学会跟“新常态”共处,致力于不可替代性,并持续学习拥有新能力和新的可能性。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21-8-9 16:2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今天的市场规律是什么?除了在宏观的概念上,我们能看到的一个基本规律——世界经济进入“新常态”,从微观上来讲,市场也在发生一些规律变化。你不能用原有的经验来理解当下的环境和市场,而是要遵从于市场规律和客观发展的规律,超越经验。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21-8-9 17:37 | 只看该作者
    结构性的不确定性,它会改变产业格局,带来根本性影响。比如在线技术出现的时候,很多传统的零售业没有特别在意,我们总是依据经验觉得买东西的人都是会在线下,然后就没有特别关注结构性不确定性。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21-8-23 18:12 | 只看该作者
    优秀的企业其实它们共性的特征就是这三点,按照这个逻辑,我相信其实很重要的就是,这些优秀企业的管理者,要有管理不确定性的能力4 F/ w% V& G8 x' n  q' 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20 00:16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