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摘要:分析了我国现行应急预案体系的特点与问题,提出了基于地域、主体和资源约束的应急预案体系超网络模型,并以汶川地震为研究案例,构建了相应的超网络模型并对此进行了超网络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超网络模型具有高的聚集系数和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具有小世界效应,更好地揭示各层级预案间、同层级预案间的协同趋势,为同类研究提供较好的范例.
; Z1 t9 C- ~; ^" S9 r& }$ ~- ^5 J, o4 i. i1 p
. B0 w% u1 ^' Y& R/ ^# W关键词:应急预案体系;超网络;小世界效应;地震;汶川3 O3 I3 @/ ]0 r X" I
. W% f) d+ r# l& o
+ F4 p! Z' w" V
- |( a2 A- p) P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行业牵头,制定了大量的应急预案,形成了以针对各种应急事件的预案体系.对我国现有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研究发现,应急预案间呈现自上而下的强行政层级关联,这种架构方式是由其编制方式带来的,对早期应急预案体系的快速架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时至今日,这种结构已发展成为应急预案功能的“桎梏”——先天的“行政分隔”,使得不同层级间﹑相同层级不同类别的应急预案间缺乏相互联系,很难做到在应急响应时的有效协同,因此,如何针对应急预案体系自身内在的联系,以有效协调为目标,构建合理的驱动关系,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 A8 K( ^) {8 B# l& r
$ H8 a6 e+ q2 R/ o" T. y; J! j& [$ c; u' K6 r- L
4 _/ M/ U7 o1 C& R0 j% v' y
- O2 U( t* Q7 \+ ^# x, x& S5 W$ ~7 t
! `7 m7 H' V1 ]! @0 Z8 u/ t/ s
$ B6 h0 U2 e! O1 m6 _$ g) T& A
3 L, z0 {% y3 u; G$ s% M
3 \& S, {) \; s. ^3 Z5 C$ \0 Z! ^+ F+ A7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