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大数据时代,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任何形式的数据,然而网络数据的传输、运算、和储存都需要以服务器作为载体,如果数据出错、机房断电、洪水地震、三体人入侵,那么留在网络上的数据会消失吗?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留在服务器上的数据呢?
1 r/ v3 n l+ e$ s0 q
6 v- P, H( n0 ~2 W* g$ D
- \# l7 V4 J9 F. V$ f V简单来说,服务器就是提供各种特殊服务的电脑,一旦数据出错或者遭遇不可抗力就会导致游戏停服、买不到票、或者耽误点外卖等严重后果。
" F) ?0 e3 N6 z0 F0 D: J
* g* Z. o! Z2 W2 T; E4 N/ a2 g. Q0 V
/ P$ C8 u( Q' q' n/ p3 p# x$ a面对这些突发情况,一个体面的厂商需要做到两点:数据容错和数据容灾。 , j7 w1 |+ S$ H
再精密的设备难免会出现故障,一台有容错能力的服务器需要做到在个别数据出错时也能正常工作,同时重建数据,实现纠错。
+ @1 g5 H' \. ?2 K! u想要实现这一点,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建立独立硬盘冗余阵列,即RAID。假设一份文件由A B C D四份数据组成,那么可以把这四份数据按照下图的方式存储在两个硬盘中,这种方式称作RAID 0。
' [5 g& X' s& W' j+ a/ ^& u' ]8 {+ Z' E! ?
6 j% g7 @+ o, a: S
这种方式的空间利用率和读写速度都很高,但容错率是0,任何数据出错都会导致数据丢失。 9 v" ]- `3 H9 M8 Z* o; D
所以要想实现容错,就必须把ABCD都复制一份,分别存储在两个硬盘里,互为备份。这种方式称为RAID 1。
( o y! C9 t* {3 L; Z& P* _0 j2 A5 e# j+ ?2 J0 u& @; u3 S
1 l0 p* {: y$ K& H- t( ?! K
这种方式安全性很高就算一块硬盘发生故障,数据依然完整。但代价就是牺牲了空间利用率和读取速度。
/ z/ u% ~& u( N/ V那么怎么才能兼顾安全性和空间利用,获取双份的快乐呢? R: K. b) v+ T4 o8 F
那就是把这两种方案结合组成符合阵列,目前最多采用的方案叫做RAID 10,即若一号硬盘故障,那么RAID 1陈列中二号盘就起到备份一号盘的作用,如果三号或四号盘发生故障也没影响,除非二号盘也发生故障,否则整个阵列依然正常工作。 + I- }3 n; n0 B8 O4 }3 ^" r( u
6 _; Y4 l8 [+ Y& ?6 O. h
/ g% o; D# d0 T3 ^一般来说,商用服务器要实现99.99%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才算足够可靠。然而相对于本身出现的风险,服务器面临的最大风险来自外部。面对各种猝不及防的突发事故,只有数据容错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一个拥有超能力的服务器,还必须做到数据容灾。 ! W3 H/ M# v! t9 U+ e
数据容灾的作用是即便发生天灾人祸,服务器无法工作,也能保护数据安全。 * J) }( X3 }) A$ k% p
+ H" t" [" @ d% R/ @
7 |$ p4 E a& F+ |9 C数据容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冷备份,即在数据拷贝以后,不接电也不断连网,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存档,以防万一数据丢失。但不同储存介质寿命不同,所以用冷备份容灾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介质,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服务器还没坏冷备份就先报废了的情况。
- b+ W- E& B" ?! ?) [" \
+ }0 F! P( }0 N8 J7 W4 H6 b5 c- V9 a1 `! h" r# g$ q2 f# i
除了数据安全,服务器的容量、成本、运行效率都会影响到服务器的工作状态,从而影响到我们的数据存储,这需要各大厂商花费诸多心力去维护,以便保障我们的数据安全与正常工作! 文章由巢影字幕组译制 ( t* ^6 }1 F3 l) I
7 O$ O/ r; t7 W4 h6 R3 Y&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