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EDA365原创 作者:巢影字幕组
! Q! ? b9 U+ z" k6 x* ^: A2 x3 N( Y) @
( n3 |$ @, H, s2 e( A
3 L) w8 G$ |7 Y! K4 S: v/ u3 y4 l7 d F
- k: N/ {! o. H# S* V$ E 去年,英伟达有意收购ARM这个消息,在全球引发了轩然大波。我认为如果英伟达真的收购了ARM,那么对于我国的芯片产业来说,将会造成非常巨大的打击,用釜底抽薪来形容也不为过。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英伟达收购ARM 会对我国的芯片产业造成如此巨大的负面影响?以及这次收购背后的深层逻辑。前不久,ARM 的创始人之一Hermann Hauser 博士在接受BBC 采访时表示,如果英伟达收购ARM,那么将会是一场灾难。对于ARM 来说,如果被英伟达收购,会对自身的商业模式造成巨大的冲击。要知道ARM 的客户里有很多都是英伟达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对手。如果ARM 划落英伟达,那么这些客户势必会开始考虑采用其他CPU 架构的可能性。比如RISC-V和MIPS等等,并开始提早对此进行布局。那么这在根本上就违背了ARM广撒网,构建广阔生态系统的核心思想。由此造成了恶性循环,同时也会影响ARM 的技术中立性。关于ARM 的商业模式,我一会儿会详细的介绍。 . ~* G" u- \ u; Y, P9 Z
对于中国的芯片企业来说,如果ARM被英伟达收购,或者是被其他任何的美国公司收购,而且国际形势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话,那么这在短期之内势必会对我们的芯片产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众所周知,之前美国对华为和其他中国芯片企业和科研院所做出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这使得台积电等企业无法代工华为海思等公司设计的芯片。此外建设现代芯片工厂需要的很多关键设备,比如荷兰ASML公司的EUV光刻机,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各种半导体制造设备等等。也都受到美国政府禁令的限制,无法提供给中国的半导体企业使用。此时,华为海思等中国芯片公司尽管使用不了最先进的半导体技术。但是仍然可以使用ARM 的技术架构授权进行芯片的设计,并交付给中芯国际等国内代工厂进行生产。但是如果ARM 一旦被美国公司收购,那么ARM 的架构授权也会受到美国禁令的约束,使得华为和其他公司无法继续使用ARM 架构来设计芯片,这也从根本上断了中国芯片企业的活路。如果说我们之前是被扼住喉咙的话,那么这次就是被一记闷棍直接放倒。
2 ~. d; i& x, g7 p
8 S+ }# Y0 H5 ~( y7 _
从长远来看,出路之一就是尽快的转向其他的CPU架构,比如RISC-V等。2020年3月,RISC-V基金会从美国迁出并迁到了瑞士注册。 这波操作很刚,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保持RISC-V的中立性。事实上,阿里平头哥在前年就发布了基于RISC-V的玄铁910处理器,它基于12纳米工艺,有16个计算核心,工作频率达到了2.5GHz。万里长征总算走出了第一步。可以说采用其他的处理器架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ARM 架构的替代。但目前这种替代也仅仅局限在物联网应用领域,在很多其他的领域,比如智能手机处理器、网络设备和其他SOC处理器等等。ARM 依然是最强的王者,转型也很难在一朝一夕之间完成。放弃ARM 架构,就意味着放弃了过去几十年积累的技术经验、流程和渠道。这对于我国的芯片产业来说都是极其负面的打击。 那么究竟为什么英伟达要收购ARM 呢?先说结论,我个人认为这次收购其实本质上就是一场资本的狂欢,和技术其实关系不大。 说到技术,就要首先简单介绍一下ARM 的商业模式。 5 r9 ?: M; P& g# G+ ]4 [
; i _! j6 j; G+ Y9 m3 G; ?; ~
和大部分芯片公司不同,ARM 有着非常独特的商业模式。也就是所谓的IP技术授权这种模式在现在看起来可能非常普遍。但是在ARM 刚刚出现的时候,这种模式其实是非常新颖的。简单来说,ARM 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自身的ARM 架构,以及配套的参考设计工具和生态系统。和高通、华为、苹果等公司不同,ARM并不针对某个具体应用领域设计芯片,而是提出了基础的CPU架构。通过授权的方式允许其他的芯片公司来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开发,并从中获取技术授权费用。此外,当芯片生产出来的时候,还会从每一个芯片抽取一定的版税。ARM 的这种IP授权模型有很多个层次。 对于像苹果和华为这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公司,可以只授权arm CPU的架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实现具体的设计。而对于开发能力稍微弱一些的公司来说,ARM 则会提供一系列的参考设计。用户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而对于开发能力不足的公司。ARM还提供了完整的方案级的设计,用户直接拿过来用就可以了。那么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在采用基于ARM 的处理器架构来进行设计和开发呢? " v8 u _, z: j7 d# Y) E' t
: [1 |/ A, ~4 k" V
ARM和移动互联网可以说是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关系。和英特尔AMD所采用的x86架构不同,arm CPU采用的是RISC,也就是所谓的精简指令机。顾名思义,这种架构的最主要特点就是简单。它对传统的复杂指令集进行了精简,从而得到了更少的指令,更简单的实现和更高的编译效率。这使得ARM 处理器的功耗极低,从而特别适用于各种基于电池供电的应用场景。毫不夸张的说,正是ARM 的出现促进了智能手机的蓬勃发展,并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大繁荣。借助着这波热潮,ARM 目前在全球的授权伙伴已经超过了1000个。基于ARM 架构的芯片,出货量累计超过了一千六百亿枚。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ARM 这么牛,他肯定挣很多钱吧。根据软银集团去年的财报,在2019财年的净销售额约为19.28亿美元,年增长率仅为2%,营业亏损约4亿美元。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里,ARM 的增长率和营收也基本保持着这个数字甚至更低。例如ARM 在2018财年的增速仅为0.2%,这样的营收和增速和其他的芯片大厂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比如高通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就是专利授权。它在2019财年的专利授权收入就高达46亿美元。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还是和ARM 的商业模式有关。那么为了维护这个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ARM 必须尽可能多的扩展自己的生态系统,让尽可能多的厂商使用基于ARM 架构的处理器,而不是其他竞争对手的。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产生授权和版税收入,而这也使得实际的抽成比例不能过大。 例如,版税部分通常只有芯片售价的0.5%到2%,对于智能手机等价格敏感的应用来说,每个芯片能贡献的版税收入可能只有几个美分。
' Z+ v6 s& O* `
h1 p1 j- b: U4 s. @
重点来了,按照ARM 当前的商业模式,基本上任何公司都可以和ARM 取得架构授权,从而在此基础上设计生产自己的芯片。也就是说英伟达其实并不需要通过收购ARM 来获得相关的技术授权,也不太可能会通过收购增强自己在这方面的技术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这次收购和技术不太相关的主要原因。这也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苹果没有继续推进对ARM的收购。这就好比有个土豪想要开家饭店做大餐的时候需要用盐,结果他却把整个盐厂买下来了一样。除了有钱任性,似乎很难从做饭更美味的角度来解释这件事情。
8 G0 e1 Q7 g& W7 _0 L- F8 I
相比之下,高通的技术授权和这里有本质的区别。高通在3G、4G、5G这些无线通信领域有着超过14万项专利,其中很多是无法绕开的关键专利。这使得高通在定价权方面有绝对的话语权。前几年苹果和高通在全球各地开展专利诉讼,起因就是苹果不爽每部iphone 都要交给高通7.5美元的专利费。要知道,这还是当年乔布斯亲自出马谈成的折扣价,原来的专利授权费用是手机售价的5%,每部机器会高达20美元。在这个过程中,苹果还努力寻找高通的替代方案,并从iphone 7开始转而使用英特尔的基带芯片。然而,这也造成了这几代iphone 的通信质量严重下降,并饱受市场的诟病。最终苹果和高通达成了世纪和解,重新签订了六年的授权协议,英特尔也黯然退出了5G移动基带领域,并将团队和技术打包卖给了苹果。再用我们之前做饭的例子。这就好比土豪要开一个饭店,但是在做饭的时候需要用到一种秘制调料,这种调料只有高通能做,那么就算咬着牙含着泪,也要花大价钱把这个秘制调料买过来才可以。
& q4 T9 s/ t9 V' \5 T* h
% L) M8 ]+ R" y4 z
说完了ARM,那么我们再说一下为什么软银要卖掉ARM。孙正义和他的软银集团一直都是投资界神话的代名词。他的封神之作就是2000年向刚刚成立的阿里投资了两千万美元,后续又追加了六千万美元。而这笔投资在今天的价值超过一千三百亿美元。不到20年的时间,实现了1700倍的投资回报。然而在2019财年,软银集团的表现可以用灾难来形容。软银集团十五年来首次录得经营亏损,亏损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3万亿日元,约合130亿美元。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软银的愿景基金的投资组合遭遇了大幅的亏损和价值缩水。其中,软银累计投资高达一百亿美元的we work 公司烧钱速度堪称惊人,前年年终账面仅剩了25亿美元,同时每个季度还要持续烧掉7亿美元现金。此外,we work 寻求IPO失败,也直接导致了其估值从巅峰的470亿美元迅速跌至70亿美元。对此,孙正义也承认,对于we work,他做出了一个糟糕的投资决定。除此之外,软银对uber 、one web 等公司的投资都遭遇了巨大挫折,累计录得了上百亿美元的亏损,这也使得软银的股票在去年年初一度下跌了50%。那么在这个大背景下,软银开始了大规模的变现融资。比如软银通过卖掉t-mobile 阿里的部分股份和期权合约,分别获得了224亿美元和147亿美元的收益。
$ c4 F$ y3 R2 R4 l" U4 n2 s ]3 l
在过去的四个半月时间里,软银已经筹集了大约400亿美元的资金,用来缓解当前的财务危机。因此,软银集团上个季度的净利润超过了1.2万亿日元。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微型反转。但是由于上季度的大部分盈利都来自于出售资产的一次性收入。那么这个反转的势头能否延续,就成为了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软银也在继续自己的资产出售计划,而ARM 也就成为了待出售的对象之一。孙正义在不久前曾公开表示,对于ARM 的未来有很多种选项,比如上市、部分出售、全部出售和合并等等。在此之后,业界对于谁会收购ARM 的传言就一直没有停止。从最早的苹果再到后来的三星、高通,再到如今的英伟达几乎尘埃落定,交易的细节和金额都在不断被爆出。去年8月就有消息传出说英伟达即将完成对ARM的收购。而具体的收购金额也从最早的300亿美元一路上涨到400亿英镑,约合520亿美元。这个数字和四年前软银320亿美元收购ARM 的时候相比,溢价超过了六成。英伟达最近可以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0 B5 Q* |1 |+ L/ x; E E& S# ~4 x" @8 K
英伟达到底从哪里筹措这520亿美元来收购ARM 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按照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来进行收购。很多传言称,英伟达和软银甚至已经讨论过完全使用股票置换来完成收购的可能性。从英伟达的角度来看,在股价处于历史巅峰的时候,拿股票换取一些像ARM 这样的优质资产,绝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软银曾经是英伟达第四大股东,他的愿景资金曾经投资过英伟达五十亿美元的股票,这层关系或许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次收购案的走势。总之,不管是技术的需求还是资本的狂欢,如果英伟达完成了对ARM的收购,那么对于中国的数字芯片企业来说,肯定是巨大的利空。对于ARM本身而言,也会造成极其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这笔收购究竟能否完成,以及他能否通过世界各国的反垄断审查也有待时间的检验。 ( F0 L" u5 h0 Z6 V2 H
出品|EDA365 作者|巢影字幕组 * L& G, Z% e; x, i( M8 z
! w$ M" c# i1 `7 q6 U
注:本文为EDA365电子论坛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5 o% u: u6 D,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