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0-9-8 15:12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导读:再流焊的品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再流焊炉的温度曲线及焊锡膏的成分、参数,现在常用的高性能再流焊炉,已能比较方便地精确控制、调整温度曲线,相比之下,在高密度与小型化的趋势中,焊锡膏的印刷就成了再流焊质量的关键。
; ~9 L+ p3 L0 O. M( V5 E: ]5 N1 n! ^0 G$ z+ r* W) ?
焊锡膏的影响因素" r+ O2 R. Z0 ~3 c
( p( T" z* ?; d \. g" V再流焊的品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再流焊炉的温度曲线及焊锡膏的成分、参数,现在常用的高性能再流焊炉,已能比较方便地精确控制、调整温度曲线,相比之下,在高密度与小型化的趋势中,焊锡膏的印刷就成了再流焊质量的关键;焊锡膏合金粉末的颗粒形状与窄间距器件的焊接质量有关,焊锡膏的粘度与成分也必须选用适当,另外,焊锡膏一般冷藏储存,取用时待恢复到室温后,才能开盖,要特别注意避免因温差使焊锡膏混入水汽,需要时用搅拌机搅匀焊锡膏。 r$ | V4 S" I! R4 H
! @+ {. v. J a: c* ^
焊接设备的影响
% g' j4 Z' d$ }+ t. H U7 C8 n
5 K' F* K; p) Z& K* R8 b9 q, S有时,再流焊设备的传送带震动过大也是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之一. p9 F% E4 Q# L& N
6 V7 b4 Q) A& N6 Q1 \9 }
再流焊工艺的影响& K2 I1 O2 h Z% i( i
0 f- {2 O5 `& B9 j4 e; U& P. t
在排除了焊锡膏印刷工艺与贴片工艺的品质异常之后,再流焊工艺本身也会导致以下品质异常:# K4 L- n- g% t3 u! P& c6 I! N# Z
) g3 m" k4 }, Z6 R) [) y
冷焊通常是再流焊温度偏低或再流区的时间不足;
9 ]6 f1 c, U# w6 Y7 \ h 锡珠预热区温度爬升速度过快(一般要求,温度上升的斜率小于3度每秒);
; |; s# J2 v* o 连锡电路板或元器件受潮,含水分过多易引起锡爆产生连锡;+ N6 {2 w) O: B2 [% C% y$ U
裂纹一般是降温区温度下降过快(一般有铅焊接的温度下降斜率小于4度每秒);
/ K, [ V( d& v V4 u+ D
( _: O V, v4 @8 A. o# q- K8 ^- a1 O0 z1 ~
SMT焊接质量缺陷--- 再流焊质量缺陷及解决办法 l, q x) x7 K. i+ F
& h) n8 o% j( s7 ]- M. O7 M2 l/ W' N* _立碑现象再流焊中,片式元器件常出现立起的现象$ m5 |) k' G1 V1 v. q( m" P' L
& t; d1 |) h9 ]! K, j* k ~$ L" j产生的原因:立碑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元件两边的润湿力不平衡,因而元件两端的力矩也不平衡,从而导致立碑现象的发生。8 k7 H0 B/ m& f- y9 | A$ W* C
( A }6 z [0 l6 x) V, k下列情况均会导致再流焊时元件两边的湿润力不平衡:- H& P5 Y# ~5 R# J, u
. w; i1 ?) z/ O1 N6 {" ` Q▶ 焊盘设计与布局不合理.如果焊盘设计与布局有以下缺陷,将会引起元件两边的湿润力不平衡:
( d/ r" Q, p" R% p0 I
2 ]4 w' i0 P$ K7 s; A9 S' `9 M' X: H 元件的两边焊盘之一与地线相连接或有一侧焊盘面积过大,焊盘两端热容量不均匀:
5 I# M0 T7 [6 I: Y PCB表面各处的温差过大以致元件焊盘两边吸热不均匀:; |; D5 s+ z h) y! ^
大型器件QFP、BGA、散热器周围的小型片式元件焊盘两端会出现温度不均匀:4 n" j. c, k; k" \5 o, z& E
解决办法:改变焊盘设计与布局.
. P! x( B% z6 q1 S% r+ i! ` {- N8 k! D+ l9 V
▶ 焊锡膏与焊锡膏印刷存在问题:焊锡膏的活性不高或元件的可焊性差,焊锡膏熔化后,表面张力不一样,将引起焊盘湿润力不平衡,两焊盘的焊锡膏印刷量不均匀,多的一边会因焊锡膏吸热量增多,融化时间滞后,以致湿润力不平衡;
/ a u7 F0 a& |( W1 g
0 p' T' b, I; e, F- G6 q0 d! T解决办法:选用活性较高的焊锡膏,改善焊锡膏印刷参数,特别是模板的窗口尺寸;
. F3 C G e: F3 i, L; E: u, p
0 b1 ~5 m$ r! ~4 H- V" x- z7 H▶ 贴片移位Z轴方向受力不均匀:会导致元件浸入到焊锡膏中的深度不均匀,熔化时会因时间差而导致两边的湿润力不平衡,如果元件贴片移位会直接导致立碑;
7 [" r0 x% E/ u( P) V: Q
0 J+ a4 Q0 g% \3 K# l' W' a% y- }解决办法:调节贴片机工艺参数。
& [: {) Z5 N* J6 b
/ A# c% m# R2 N▶ 炉温曲线不正确:如果再流焊炉炉体过短和温区太少就会造成对PCB加热的工作曲线不正确,以致板面上湿差过大,从而造成湿润力不平衡。5 F( @5 t3 X5 f" M' z- {
. H3 ]! B2 d/ f( z% o7 ]( J
解决办法:根据每种不同产品调节好适当的温度曲线。
0 w2 }; g- C5 |* j, R% p* p& F$ I+ O& S
▶ 氮气再流焊中的氧浓度:采取氮气保护再流焊会增加焊料的湿润力,但越来越多的例证说明,在氧气含量过低的情况下发生立碑的现象反而增多,通常认为氧含量控制在(100~500)×10的负6次方左右最为适宜;
x1 u' [- k6 x% C; @9 \* c% U' f6 y( h _/ Y& p" G
锡珠
, N$ H( L( ? A7 N+ K
S4 `, B! Q' g- f4 o7 S# t锡珠是再流焊中常见的缺陷之一,它不仅影响外观而且会引起桥接,锡珠可分为两类:一类出现在片式元器件一侧,常为一个独立的大球状;另一类出现在IC引脚四周,呈分散的小珠状,产生锡珠的原因很多,现分析如下:7 i! M% I/ q3 p4 j7 t
; ^" D) k+ s+ A c3 u$ |▶ 温度曲线不正确:再流焊曲线可以分为4个区段,分别是预热、保温、再流和冷却,预热、保温的目的是为了使PCB表面温度在60~90s内升到150℃,并保温约90s,这不仅可以降低PCB及元件的热冲击,更主要是确保焊锡膏的溶剂能部分挥发,避免再流焊时因溶剂太多引起飞溅,造成焊锡膏冲出焊盘而形成锡珠。
- h, A8 [; d5 g! \0 r# \5 n( ]0 ~6 `7 Y! V7 W; Q6 o _
解决办法:注意升温速率,并采取适中的预热,使之有一个很好的平台使溶剂大部分挥发。
- s" t5 _# {3 l
+ r- B2 a' D# |3 K' Y# o( d% `▶ 焊锡膏的质量5 M' g. |, p/ q
8 S* g& D/ O; M8 r4 b3 N% Q2 K
焊锡膏中金属含量通常在(90±0.5)℅,金属含量过低会导致助焊剂成分过多,因此过多的助焊剂会因预热阶段不易挥发而引起飞珠;+ g4 j! z. E. h
焊锡膏中水蒸气和氧含量增加也会引起飞珠,由于焊锡膏通常冷藏,当从冰箱中取出时,如果没有确保恢复时间,,将会导致水蒸气进入。此外焊锡膏瓶的盖子每次使用后要盖紧,若没有及时盖严也会导致水蒸气的进入;
" q, q( A8 z9 l% H 放在模板上印制的焊锡膏在完工后,剩余的部分应另行处理,若再放回原来瓶中,会引起瓶中焊锡膏变质,也会产生锡珠。. H7 S) B0 u4 ?
解决办法:选择优质的焊锡膏、注意焊锡膏的保管与使用要求。 X7 z1 r- _. V: J# w9 D, W8 Q3 X, {
- f* I e$ ]+ d8 \& |9 k# L" k( l
▶ 印刷与贴片! O+ [: q- f6 u8 p9 U4 Q
5 i. e( E# s, i* o9 F* H( x! ~
在焊锡膏的印刷工艺中,由于模板与焊盘对中会发生偏移,若偏移过大则会导致焊锡膏浸流到焊盘外,加热后容易出现锡珠,此外印刷工作环境不好也会导致锡珠的生成,理想的印刷环境温度为25±3℃,相对湿度为50℅~65℅。' S( l0 O* M+ i7 O: C$ N
9 g K# \& P; e
解决办法:仔细调整模板的装夹,防止松动现象,改善印刷工作环境。
& x1 q# _% d" W* d0 {. D
2 R+ V$ Z3 n6 L" g( I贴片过程中Z轴的压力也是引起锡珠的一项重要原因,却往往不引起人们的注意,部分贴片机Z轴头是依据元件的厚度来定位的,如Z轴高度调节不当,会引起元件贴到PCB上的一瞬间将焊锡膏挤压到焊盘外的现象,这部分焊锡膏会在焊接时形成锡珠,这种情况下产生的锡珠尺寸稍大。1 C' ?! u- e6 e" }
5 H. a) U5 J% q- Z0 B
解决办法:重新调节贴片机的Z轴高度。- |" X6 p6 o9 m4 } l9 p
7 o( `$ X+ @$ G' u- z g/ w6 E( ]" g
模板的厚度与开口尺寸:模板厚度与开口尺寸过大,会导致焊锡膏用量增大,也会引起焊锡膏漫流到焊盘外,特别是用化学腐蚀方法制造的摸板。
. |% m" ~: w* v0 O4 s0 F7 Y# M; Q' a F% S7 A
解决办法:选用适当厚度的模板和开口尺寸的设计,一般模板开口面积为焊盘尺寸的90℅。
5 v7 Q/ {0 \2 \7 s
. D3 \# K, \9 t, h3 u; [
- R0 Y: z1 `4 X+ | g I
$ I+ Q+ O# b; H: u; H+ d芯吸现象 u$ L7 l4 O+ k- H5 O. o0 R. r
o1 I5 J: ?+ F$ m5 ]9 i芯吸现象又称抽芯现象,是常见焊接缺陷之一,多见于气相再流焊,芯吸现象使焊料脱离焊盘而沿引脚上行到引脚与芯片本体之间,,通常会形成严重的虚焊现象,产生的原因只要是由于元件引脚的导热率大,故升温迅速,以致焊料优先湿润引脚,焊料与引脚之间的湿润力远大于焊料与焊盘之间的湿润力,此外引脚的上翘更会加剧芯吸现象的发生。
f# h, u0 _4 R ~
% w" p, N2 d5 [1 ^解决办法:, e. I7 s5 D9 f& o4 x! s( k
. M1 E) o. Z( H: W0 D+ B' N% x 对于气相再流焊应将SMA首先充分预热后再放入气相炉中;0 D( l- y1 Z( v- \
应认真检查PCB焊盘的可焊性,可焊性不好的PCB不能用于生产;
' n2 A8 B5 ?$ s* X5 N 充分重视元件的共面性,对共面性不好的器件也不能用于生产。
& |8 S- q0 f- w; V- A4 T3 e在红外再流焊中,PCB基材与焊料中的有机助焊剂是红外线良好的吸收介质,而引脚却能部分反射红外线,故相比而言焊料优先熔化,焊料与焊盘的湿润力就会大于焊料与引脚之间的湿润力,故焊料不会沿引脚上升,从而发生芯吸现象的概率就小得多。
. J4 j$ V3 I' B" W7 G+ ~6 u
) ?' M, U! b9 M. X- a桥连
* r5 _/ H0 l( h; e+ ~ F( H1 `- M: I) c
桥连是SMT生产中常见的缺陷之一,它会引起元件之间的短路,遇到桥连必须返修.引起桥连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 q8 T6 v) f9 |3 Q1 D
/ B# e* I# e2 [6 w) `/ t▶ 焊锡膏的质量问题:
$ K1 p$ ~, p. \, V' i( J! s* F# V- r$ h9 i! }; U% ^/ h
焊锡膏中金属含量偏高,特别是印刷时间过久,易出现金属含量增高,导致IC引脚桥连;7 v' s5 ~% W, X$ ^) ~( H
焊锡膏粘度低,预热后漫流到焊盘外,
$ n: u4 _1 D+ v& m 焊锡膏塔落度差,预热后漫流到焊盘外;
* Y" {" B" u5 x/ M: ?解决办法:调整焊锡膏配比或改用质量好的焊锡膏。7 C l( C# X0 x7 W$ R7 h
" q5 j2 E$ F, h$ C e▶ 印刷系统
2 w1 G' F$ G1 n4 v- T. Y+ \# W
( O( P C- m3 R 印刷机重复精度差,对位不齐(钢板对位不好、PCB对位不好),致使焊锡膏印刷到焊盘外,尤其是细间距QFP焊盘;2 O+ v* O; K/ I6 {. g; c$ ]. f
模板窗口尺寸与厚度设计不对以及PCB焊盘设计Sn-pb合金镀层不均匀,导致焊锡膏偏多;# V9 K8 V7 Q7 g& W$ t! L* q
解决方法:调整印刷机、改善PCB焊盘涂覆层。
E5 G2 C1 V. g$ t9 G
1 ~" j5 f3 d# q6 `▶ 贴放压力过大、焊锡膏受压后满流是生产中多见的原因,另外贴片精度不够会使元件出现移位、IC引脚变形等;% ]4 Z0 i o7 a6 y5 Y; J5 z
8 ^6 G0 p1 p1 }▶ 再流焊炉升温速度过快,焊锡膏中溶剂来不及挥发。
' f8 e( {9 q: \: ^6 z/ X9 e5 }, u2 d4 o
解决办法:调整贴片机Z轴高度及再流焊炉升温速度。: A3 d0 R" l3 @' \( `0 ~
+ ?0 q F* T; }' x5 y( q5 G
波峰焊质量缺陷及解决办法
7 {4 W( O& m( n' S
9 n8 x, ~0 g5 V▶ 拉尖是指在焊点端部出现多余的针状焊锡,这是波峰焊工艺中特有的缺陷.9 W% K2 G# e6 m
& \; O2 d4 V4 O+ ~: V! f产生原因 CB传送速度不当,预热温度低,锡锅温度低,PCB传送倾角小,波峰不良,焊剂失效,元件引线可焊性差.( K; U5 y5 _# j% L
0 }9 i, d6 D8 w4 ? j
解决办法:调整传送速度到合适为止,调整预热温度和锡锅温度,调整PCB传送角度,优选喷嘴,调整波峰形状,调换新的焊剂并解决引线可焊性问题。8 n- Z( d# X- ?3 F' Q
% d! C0 y; H6 n* r▶ 虚焊产生原因:元器件引线可焊性差、预热温度低,焊料问题,助焊剂活性低、焊盘孔太大、引制板氧化、板面有污染、传送速度过快、锡锅温度低。1 t: E* }+ K2 ~, W7 E2 M
0 }0 q' j4 v; C' v7 i
解决办法:解决引线可焊性,调整预热温度,化验焊锡的锡和杂质含量,调整焊剂密度、设计时减少焊盘孔、清除PCB氧化物、清洗板面、调整传送速度、调整锡锅温度。
/ n7 ]9 P3 i8 x( r( Z! z3 i: e
3 f2 @6 ^) g- s& C# z▶ 锡薄产生的原因:元器件引线可焊性差,焊盘太大(需要大焊盘除外),焊盘孔太大、焊接角度太大、传送速度过快、锡锅温度高、焊剂涂敷不均、焊料含锡量不足。! m/ J, A: n- z! ]. s# G4 f: l
2 {1 \5 w8 D! x4 U C: _
解决办法:解决引线可焊性、设计时减少焊盘及焊盘孔、减少焊接角度、调整传送速度、调整锡锅温度、检查预涂焊剂装置、化验焊料含量。
, ?! h" Y7 v+ w3 n3 ~; S2 W0 d# G. e/ ]9 ^9 k1 k) [$ R
▶ 漏焊产生原因:引线可焊性差,焊料波峰不稳、助焊剂失效或喷涂不均、PCB局部可焊性差、传送链抖动、预涂焊剂和助焊剂不相溶,、工艺流程不合理。4 x: N, `2 j. f+ o$ ~
& a8 r6 k+ ?# S, O
解决办法:解决引线可焊性、检查波峰装置、更换焊剂、检查预涂焊剂装置、解决PCB可焊性(清洗或退货),检查调整传动装置,统一使用焊剂,调整工艺流程。
1 {) R. ?2 x3 h/ T
+ _: b& B% m9 }/ D▶ 焊接后印制板阻焊膜起泡% b) m* `$ a8 k. L# {" v8 T
3 d2 H# U7 `) K% E9 I
SMA在焊接后会在个别焊点周围出现浅绿色的小泡,严重时还会出现指甲盖大小的泡状物,不仅影响外观质量,严重时还会影响性能,这种缺陷也是再流焊工艺中时常出现的问题,但以波峰焊时为多。4 C4 B' p) F7 z9 c5 }! Q6 `
6 s1 X" ~8 J X& O产生原因:阻焊膜起泡的根本原因,在于阻焊模与PCB基材之间存在气体或水蒸气,这些微量的气体或水蒸气会在不同工艺过程中夹带到其中,当遇到焊接高温时,气体膨胀而导致阻焊膜与PCB基材的分层,焊接时焊盘温度相对较高,故气泡首先出现在焊盘周围。
4 B( V C9 v6 h% _" d$ u; i' P; ^; R( u3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