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uxiaohua 于 2021-3-20 06:56 编辑
* Q7 {- v: t/ W
7 c+ J) n9 U: W& h4 o% A" t( W! u现在我理解了你的意思,本来产品安全接地的接地线是与表面接地,但表面喷涂了绝缘漆,只能在机箱内表面进行搭接。
p5 P7 ^ N# N4 M; S) r. {其实,一般机箱的接地螺钉位置是需要空出来的,例如下面的图片:/ f4 h6 g5 B% j y5 S
' u! X) t2 {- E( _* p7 c然后,由于外表面绝缘,那么接地就像这样接地:8 M' n/ v Z4 @9 k- C8 `2 Y# ]
5 _+ c. y2 `+ u: O5 i E: @' {
这种接地会导致,接地线上的噪声大小与机箱表面之间存在很大的电位差。; d4 b8 [1 @( L# T# ~: R& N
对于辐射来讲,接地线就会导致RE超标;
* ?1 G+ T3 p0 x( l* ^对于ESD来说,静电测试时,静电放电电流不是立刻在机箱外表面泄放到大地,8 ~) A% H) d9 v; B4 l
而是通过接地线(这个天线,导体即天线)在机箱内部产生的巨大辐射,从而对机箱内部的系统产生干扰。犹如我们在执行异常测试时,对于内部系统敏感情况摸底测试一样,看看哪里比较脆弱。通过你这样的接地,
0 ?- A& U) k% e' h说明内部还有有些电路对于静电比较敏感,还会有金属外壳可以进行屏蔽,否则的话系统在有静电放电的过程中,
( \1 L/ w! G8 c# K) K4 t! p有些电路模块还是需要存在局部加强屏蔽。# B6 B/ [% L% z) u# L ~8 C! U
我想你看了这个案例之后,你一定会理解接表面与内部之间的差异在哪里!
8 v' x$ }. r1 r. F. a3 O' [ S7 w=======================================* K/ G6 I4 l# A6 N
接地线接出来的辐射 【现象描述】 某产品进行辐射发射测试时,发现其不能满足要求,具体现象是30 – 300 M压频段内出现严重超标,最大辐射点的幅度超过 CLASS B限值线 20dB之多。 【原因分析】 经过检查发现,该设备的直流供电电源线布线情况如下图所示,即直流电源线(包括0V 与 48 V线)和接地线从金属外壳进人设备后,连接到接线端子。接地线从 A 点引出屏蔽壳体,再由 A 点接至外壳的G点, 然后由 A 点接出一根整机系统的接地线接系统保护地(图中黑粗曲线)。 关于共模辐射问题,已经在其他案例中有所描述,构成共模辐射要有两个必要条件: •共模驱动源,如两个金属体之间存在的RF 电位差; •共模天线。如一极是设备的外部接线端;另一极是设备内部PCB的地线等。 在本案例中, 实际上已经有了构成共模辐射的必要条件。 【处理措施】 从分析可知,要解决共模辐射的问题,可以从形成共模辐射的两个必要条件入手。既 然本案例中线缆AG是驱动源,较长接地线是天线,那么只要将其中一部分取消或将两者的关联关系断开,就可以解决共模辐射问题。下图分别示出了两种解决方案,左图所示的方法是断开了共模噪声源与天线之间的关联关系,由于G点的电位是零,接地线不被噪声源UAG所驱动,所以不能形成辐射。右图所示的方法是减小驱动源电压的方法,将AG之间的连线改成很短的线相连,使UAc=0,从而降低辐射。 " P0 F: l# N$ t
$ Y' c0 G6 z8 M5 v: t: v
6 q2 N/ ], V2 _& s. ^, p5 w
- E6 N \$ \: o( ^7 ^
7 f1 _+ d5 n$ J( c! T' d
& T( s" n8 b, m
+ a. c/ P% C* c3 p2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