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焊锡珠(SOLDER BALL)现象是表面贴装(SMT)过程中的重要缺陷,主要发生在片式阻容组件(CHIP)的周围,由诸多因素引起。焊锡珠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电子产品的外观,也对产品的质量埋下了隐患。 本文为大家简单解析一下锡珠的形成原理及应对方法。 一 焊球的分类根据锡珠的发生个数和大小,可以分为4种情况。 单个焊粉的情况下,直径为10~40μm,如果大小有50μm以上,则认为是多个焊粉融合。
二 助焊剂内锡珠形成原理・加热时锡膏坍塌 在加热时锡膏出现坍塌,但并不是完全连接两焊盘(见0.1mm位置),而是在绿油桥中形成薄薄的锡珠(见0.2mm位置)。
・助焊剂流出 随着溶融时助焊剂流出,较迟溶解的焊粉流出。
三 常见锡珠形成原因 ①回流焊温度曲线设置不当; ②助焊剂未能发挥作用; ③模板的开孔过大或变形严重; ④贴片时放置压力过大; ⑤焊膏中含有水分; ⑥印制板清洗不干净,使焊膏残留于印制板表面及通孔中; ⑦采用非接触式印刷或印刷压力过大; ⑧焊剂失效。 四 常见防止锡珠产生方法PCB线路板上的阻焊层是影响锡珠形成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选择适当的阻焊层能避免锡珠的产生。使用一些特殊设计的助焊剂能帮助避免锡珠的形成。另外,要保证使用足够多的助焊剂, 这样在PCB线路板离开波峰的时候,会有一些助焊剂残留在PCB线路板上,形成一层非常薄的膜,以防止锡珠附着在PCB线路板上。同时,助焊剂必须和阻焊层相兼容,助焊剂的喷涂必须采用助焊剂喷雾系统严格控制。 1、尽可能地降低焊锡温度; 2、使用更多的助焊剂可以减少锡珠,但将导致更多的助焊剂残留; 3、尽可能提高预热温度,但要遵循助焊剂预热参数,否则助焊剂的活化期太短; 4、更快的传送带速度也能减少锡珠。
: n5 K0 H4 o& @5 g& \ f& Z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