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 _# g8 X8 v. \% ]2 n' V
上图是一个NMOS的截面图。MOSFET的核心是位于中央的MOS电容,左右两侧是它的源极与漏极。源极与漏极的特性必须同为NMOS或是同为PMOS。 图中NMOS的源极与漏极上标示的「N+」代表着两方面涵义:(1)N代表掺杂(doped)在源极与漏极区域的杂质极性为N;(2)「+」代表这个区域为高掺杂浓度区域(heavily doped region),也就是这个区域的电子浓度远高于其他区域。在源极与漏极之间被一个极性相反的区域隔开,也就是所谓的基极(or基体)区域。如果是NMOS,那么其基体区的掺杂就是P型。反之,对PMOS而言,基体应该是N型,而源极与漏极则为P型。 对这个NMOS而言,真正用来作为沟道、让载流子通过的只有MOS电容正下方半导体的表面区域。当一个正电压施加在栅极上,带负电的电子就会被吸引至表面,形成沟道,让N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电子可以从源极流向漏极。如果这个电压被移除,或是放上一个负电压,那么沟道就无法形成,载流子也无法在源极与漏极之间流动,也就是可以透过栅极的电压控制沟道的开关。 假设工作的对象换成PMOS,那么源极与漏极为P型、基体则是N型。在PMOS的栅极上施加负电压,则半导体上的空穴会被吸引到表面形成沟道,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空穴则可以从源极流向漏极。假设这个负电压被移除,或是加上正电压,那么沟道无法形成,一样无法让载流子在源极和漏极间流动。
3 [- A( o/ O2 i/ {6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