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绩效奖金设计的三大误区
4 E, J7 u! Q( M4 X u x1 H# a5 T/ p y
7 |; x! n+ I: H, f: t6 l 误区一:绩效奖金一定要强制拉开差距% h( E. l4 ^+ `) p% p5 C. E' @/ T
7 q4 B+ s( @" v* f7 x/ z* }" M% _
如果员工得到的绩效奖金都差不多,那就是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起不到激励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强制分布,拉开差距。* H2 e: \7 {; V% T% u9 j
结果:矛盾在绩效奖金等级之间和各等级内部产生。考核分数相差不大,但硬被分在不同的等级。或者,同一等级内部首位和末尾员工的绩效差异被掩盖。; z; n0 E! j7 X, n7 j% ?# T0 y
误区二:向业务人员和重要岗位倾斜% ?! R2 }5 I2 y9 N4 C$ C
在绩效奖金的分配中,为了体现企业对业务人员和重要岗位的重视,直接向业务部门和业务人员进行倾斜。倾斜的方式一般有两种:第一,固定地给予业务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额外绩效奖金;第二,给予业务人员更高的绩效奖金系数(见表2)。第二种方式是目前各类企业所普遍认可和正在使用的。2 }* {! [4 H8 E8 \- A- Q7 g7 J; ?" d7 k( Q# s
结果:拿着更多的奖金和更高的系数,业务人员即使不努力,也比其他人的奖金多,等于进了“奖金保险箱”;而非业务人员满腹牢骚,工作积极性受挫。
, C+ p0 F& ~2 h- U 误区三:绩效奖金只与个人考核得分挂钩
* C M x# q8 p8 { }/ f “绩效奖金的计算越简单越好,而且要直接到具体的个人,最好是员工自己知道得了多少分就能算出得多少钱。”& w8 `2 U0 j4 l1 m& A7 k/ }% q; F4 m7 R
# v% i( Z8 \) M1 G8 I+ i, M
' Z3 T7 c( k% ~5 O1 p* u' M) w, h 结果:在大多数强调团队合作和团队业绩的企业中,直接导致团队内部合作性减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严重到恶意竞争、相互拆台。(' T& N0 Y0 q* v+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