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98%的人都搞错了!不要再傻乎乎的人云亦云了!管理其实是管事,不是管人!
( [4 V* C G# \这得回到管理的根本目的——管理即绩效,绩效包括效率与效益。 通俗而言,就是把事情做好。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资源把事情做得最好。 目的是事,而不是人。 管事是科学,科学有规律可言;管人是艺术,艺术需要天赋。 不是每个管理者都可以成为艺术大师,但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科学学习,取得管理绩效。 除了事与人,还有物。 管理实际上是人、物、事三者的辩证关系,就是确保人和物的结合能做出最有效的事来。
) W& y9 X1 b9 D4 z在职场,我们常听领导说:把人给我管住了。 有的领导会故作高深,让下属揣摩心意、领会意图,喜欢有悟性的下属。 这些都是管理水平不够的表现,因为管理其实需要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因为管理者所做的决定是需要下属去执行的。 只有清晰的知道意图,才能有效的做出行动。 管理者要明白,他面对的是事情,目的是要解决问题,管人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 如果没有清晰的认知,必然会导致本末倒置。 从管理是管事,管理即绩效这个基本认知出发,我们再看企业管理中最常见的三个对立话题,自然明白其背后的逻辑。 一、功劳与苦劳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吃过的盐多过你吃过的米;我和老板打江山的时候,你还在幼儿园读书呢。 人们往往在关注自己的付出,而不关心产生的效果。 尤其年轻人进入职场的时候,常常听到这些倚老卖老,贩卖汗水的言论。 实际上,只有功劳才会产生绩效,苦劳只能博得同情,商业世界最不需要的就是同情。 管人会导致企业过分关注人的付出,管事,才能把握住绩效的本质。 反过来思考:如果公司不付你工资,但老板每天都对你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你是否也能接受? 老板说:我没工资也有真心啊! 二、能力与态度 天天早来晚走、加班加点的员工和准时上下班、从不加班的员工,你更喜欢谁? 很多企业老板特别推崇员工加班,以为这样的员工态度端正,工作诚恳,一定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益,因此公开表扬此类员工,赞赏加班行为。 态度也很重要,可惜态度并不会产生绩效,态度要转化为能力才产生绩效。 天天加班的人,可能是工作能力有问题,不能胜任,只好通过加班来弥补;而准时下班的人,正说明胜任岗位,能高效完成工作。 过于关注态度,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优秀的员工在8小时内就能完成的事,为什么要通过加班来完成,这是对公司资源的浪费,也是对优秀人才的驱逐,最后留下来的,就是一群态度良好但做不了事的人。 不要过于关注管人,而要从管事的结果去看人的表现,首先是事情要做好了,才去考虑人的问题。 三、才干与品德 德才兼备是首选,但一定要面临选择时候,我们需明白一点: 才干能产生绩效,品德需要转化,才能产生绩效。 企业不是圣人疗养院。 企业是需要持续性盈利的社会组织。 4 p6 y1 O8 c/ g/ e1 Q Q% R
那,是不是就不用考虑人的因素了? 在黑与白交界处,不是泾渭分明一条线,是连绵不绝一望无际的渐变的灰。 灰的两端有极少部分的纯白与纯黑。 管理是管事 ,表示 本质思考和关注点是事(绩效);但事最终还得人来做,所以我们要理解人,激活人,赋予权力、提供资源、分享利益,最终把事做成。 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不要奢望把人管死。 人希望被尊重而不是被管理,人是管不住的。 7 n& B$ i* f9 r6 r- I
|